火的威力

鑽木取火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更了不起的是勞動人民。火與空氣和太陽一樣存活在人們每一天的生活中,必不可缺。

官渡大戰、赤壁之戰、夷陵大戰是三國時期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出奇制勝的都是用火攻。

官渡大戰是曹操和袁紹雙方在官渡相持了一個多月。日子一久,曹軍糧食越來越少,兵士疲勞不堪。曹操也有點支持住準備退兵時,原袁紹的謀士許攸因向袁紹獻計不被采用,反被狠狠地責罵一通,後投奔曹操,給曹操獻計一一火燒袁紹放在烏巢的糧食。放起一把火,把一萬車糧食燒得個一幹二淨。正在官渡的袁軍将士聽聞烏巢起火,都驚慌失措,袁紹手下兩員大将張郃和高覽帶兵投降。曹軍乘勢猛攻,袁軍四下逃散。剩下八百多騎兵向北逃走。經過這場決戰,袁紹的主力已經消滅。

赤壁之戰是孫權劉備聯合戰曹操。東吳的老将黃蓋得知曹軍将船隻都連接起來,無法靈活機動,便心生一計:用火攻。周瑜采納了他的意見,還用苦肉計的方法來實施,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些船因為被鎖連在一起,一時無法解開,遇火便一齊燃燒蔓延開來,風強火猛,曹軍打也撲不滅,頓時亂成一團,燒死和淹死的人不計其數,孫劉聯軍乘勢駕船猛殺過去。就這樣,赤壁之戰大敗曹操。

夷陵大戰。孫權與劉備的荊州之争,導緻關羽父子喪生,使得原來就有矛盾的孫劉聯盟徹底破裂了。劉備傷心至極,不聽衆人勸告。同時,由于張飛的暴躁,被他的部将叛變,殺了張飛投奔東吳而去。一連喪失兩位兄弟,劉備痛苦萬分,決計要消滅東吳。蜀軍很快打到夷陵,巫峽到夷陵有六七百裡,劉備在江岸南側沿路紮寨,豎立木栅。在漫漫山地上,蜀軍設置了幾十座營寨,聲勢浩大,蜀軍士氣旺盛,而且又占據有利地形,易守難攻。但東吳大将陸遜就決定按兵不動。陸遜當時才二十多歲,資曆較淺,他的手下都是身經百戰、戰功卓著的名将,見陸遜隻是堅守不出,各個都很生氣。雙方相持了半年之久。待蜀軍放松又很疲勞時,宣布向蜀軍進攻。也用火攻。一天夜裡,陸遜命令士兵,每人拿一捆茅草,沖入蜀營,順風點火,發動攻勢。當時正值盛暑天氣。風猛火烈,蜀軍的營寨頓時陷入一片火海之中。陸遜兵分四路,一連攻破蜀軍四十餘營寨。劉備軍隊邊打邊退。一直退到夷陵西北的馬鞍山。陸遜命令吳軍圍住馬鞍山發起猛攻。一萬名蜀軍一下子全部潰散。死傷不計其數。劉備帶着殘兵敗将突圍逃走。逃到了白帝城。夷陵大戰蜀軍幾平全軍覆沒。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