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談寫作》:沒有生活,就沒有語言。

喜歡文字,但卻用不好文字。文字内容往往寫得較為膚淺、沒有深度,帶着求知的欲望,我迫切地翻開老舍先生的《老舍談寫作》一書,發現收獲不是一般多!老舍先生,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語文課本裡我們曾學過的文章《趵突泉》、《林海》、《貓》......還有《駱駝祥子》、《茶館》等文學作品,均出自老舍先生之手。


...

《老舍談寫作》精選老舍先生關于談寫作的幾十篇文章,讓我們系統地了解老舍的創作思想,該怎麼動筆寫作、怎麼觀察事物、怎麼寫一段對話、怎麼做生活的積累等等,内容全面,可操作性強。但由于自身理解能力的局限性,我未能很好地吸收整本書的内容,所以隻總結了以下我認為比較有用的三點:

1)要多寫大白話,寫大衆看得懂的文字,盡可能簡明扼要,光靠辭藻堆砌,華而不實。

老舍先生說,說得明白正确,比亂用一些修詞好的多;說得簡單有力,比說得啰蘇累贅好的多。

因為不必要的形容,不但不能教文字美麗,反倒破壞了文字的簡單樸實。

文字是用來表達信息,是人類最重要的輔助交際工具。然而,在這個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文字的意義正發生改變。

如去年上映的《年會不能停!》,影片中一系列“職場黑話”營造了大量笑點,極具諷刺意味。對齊一下顆粒度、拉齊水位、通曬、抓手、打通底層邏輯......每個字都認識,但連在一起卻看不懂,極大程度地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本。然而,這些隐晦的專業詞彙,卻在互聯網中流行開來。大家似乎以為,用上這些詞語,就顯得更高端。

老舍先生:字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全看用的恰當與否。

存在即合理,我們不能全盤這些“職場黑話”存在的意義,在特定的專業性場合,它們還是發揮着重要的積極意義。恰如各行各業的專業術語,準确、簡潔的特點,精準傳遞信息,提高溝通效率。

但是一旦用在不合适的地方,不但失去文字原有的意義,反倒弄巧成拙。好比我們剛開始學寫文章時,我們總喜歡用上一些看似高端的詞彙,随意引用文學經典詞句,以顯得文章有内涵有深度。

對此,老舍先生在談到學生腔裡如是寫到:若是隻貪轉文,有現成、生動的話不用,偏找些陳詞濫調來敷衍,便成了毛病。而為避免此病,在寫文章的時候,必須多想多練多念多修改。

2)文字要多想多練多念多修改,才知道是否流暢。

一篇好文章的産生,必定是經過反複推敲琢磨出來的。沒有經曆一番勤學苦練,是難以寫出好文章的,多想多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在這裡,要着重說說多念多修改。

“文章必須修改,誰也不能一下子就寫成一大篇,又快又好。怎麼修改呢?我們應當先把不必要的話,不必要的字,狠狠地删去,像農人鋤草那樣。不要心疼一句好句子,或一個漂亮字,假若那一句那一字在全段全句中并不起什麼好的作用。”

為多修改就須多念自己的文章。檢查一篇文章文字是否流暢,要念出來,不僅要念自己聽,還要念給别人聽,讓朋友檢查下文字的流暢度。念起來不嘹亮,不幹脆,聽着不起勁,就要多修改。

除了要多念自己的文章,還要多念别人的作品。前者的“念”是朗讀,而後者的“念”是閱讀。光自己寫,而不多念别人的作品,不容易進步。

念别人的作品是為豐富自己的經驗,要從别人的作品中學來寫作的方法,而後運用這方法去自己創作。這就是閱讀的重要性了,當然切忌葫蘆畫瓢,不要為照貓畫虎地去套别人的套子。

3)寫作要真情實感地寫,多閱讀,從生活來,要到生活中去......

關于這點,老舍先生在書中提及多次。沒有生活,就沒有語言。

如老舍先生寫《駱駝祥子》,起因是老舍先生聽了兩個朋友說了有關車夫與駱駝的故事,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從小就與底層民衆接觸,老舍先生對勞苦大衆的生活狀況和心理有着較深入的了解,不僅如此,老舍先生還細化到主要的人事物上,如:随時随地觀察路上的車夫,專門向朋友打聽駱駝的生活習性......“

在曆史中的确有沒有讀過什麼書而能寫出很好文章來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并不很多,而且他所寫的也都是積多年的經驗與困苦而成,并非偶然。”

可見生活經驗對寫作的意義重大,為此,我想起了最近比較火的兩位女作家。

一位是跟随母親在新疆漂泊不定,四處為家,先後獲得人民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當代作家,近期大火的《我的阿勒泰》原著者——李娟,高三退學,跟着媽媽學裁縫。

一位是鐘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中國作家榜年度作者......長期生活在社會底層、身體帶有殘缺、生活充滿非議的當代詩人、作家——餘秀華,高中畢業賦閑在家,聽從家人安排,19歲領證結婚。

兩位女作家,雖然沒有接受過高等院校的正規教育,但她們曆經滄桑、飽受生活困苦,對生活,對情感,都有着非一般的感悟。當然光有這些,是不足以寫出好文章的,但正是這些生活的苦,激發了她們創作的靈感,豐富了她們寫作的素材來源,誕生了一篇篇具有深遠社會意義的文章/詩篇。

寫到最後

我喜歡文字,但我知道自己寫得不好,較為膚淺,沒有深度,所以我讀老舍先生的《老舍談寫作》。光讀一本書不夠的,還有讀更多,填補那極其缺乏的人生閱曆。

不僅要多讀,還要多寫。盡管寫得不好,但不怕,多寫多讀,總會有進步。

“這樣高高興興地,不圖名不圖利地往下幹,一定會有成功那一天。難道這還不是躍進麼?好吧,讓咱們都興高采烈地幹吧!放開膽子,先有什麼寫什麼,有多少寫多少,咱們就會逐漸提高,寫出像樣子的東西來。不怕動筆,筆就會聽咱們的話,不是嗎?”

看,老舍先生也是這麼說的!

話不多說,有時間還是讀書寫字去!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