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話少了,是一種境界

  古語有言:“急則有失,怒則無智。”

  當一個人處于憤怒、暴躁的狀态中,就會失去理智的思考,很容易口不擇言。

  那些在沖動下說出口的話,往往會造成難以預料的後果。

  幾年前,我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曾和一位同事起了争執。

  當時我倆共同負責制作一期産品廣告,我負責文案與腳本,他負責拍攝和剪輯。

  但拍攝過程中,我們卻在很多想法上産生了分歧。

  有次我急了,當着整個團隊的面沖他吼道:“之前溝通得很明白了,你到底能不能配合,不行就換人!”

  這句話頓時把場面弄僵了,這位同事直接黑了臉,撂擔子不幹了。

  結果領導把這個項目交給了别人,我也跌到了低谷,不僅績效被扣了,還挨了一頓罵。

  雖然當時是因為工作沒達到預期效果,心裡煩躁。

  但這樣充滿情緒的氣話,沒解決問題不說,還給了我一次慘痛的教訓。

  莎士比亞說:“誰能夠在盛怒之下保持穩定,在激憤之間保持清醒,誰才是真正的英雄。”

  少說氣話,冷靜面對生活中的摩擦,你才能從容應對各種困境。

  美國前總統林肯出身底層,父親是一個鞋匠。

  在一次競選講演中,有個參議員突然打斷他,并公然譏諷:“林肯先生,我希望你記住,你是鞋匠的兒子。”

  觀衆都以為林肯會大怒,沒想到他隻是笑了笑:

  “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另外我要是做總統,肯定比不過我父親做鞋匠。”

  說完這句,他便接着繼續自己的演講。

  正是這種怒而不言的脾性,使得林肯在政壇如魚得水,最終登上總統之位。

  很認同林語堂的一句話:生氣時,甯可少說一句,也别多言一字。

  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

  若總是情緒上頭,常說氣話,隻會讓矛盾愈演愈烈,讓局面加倍僵化。

  越是憤怒之時,越要克制自己,管好自己的嘴巴。

  少說氣話,永遠保持平和心态,你會發現,人生中90%的事都能被輕易化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