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讀本書】《我們生來熱烈而自由》
【基本介紹】
《我們生來熱烈而自由》,作者李程遠,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酷威文化2023年11月出版,10.4萬字。
作者是位自媒體人。90年出生的他,在29歲的時候,邀請學生時代的夥伴參與錄制視頻節目,共同講述了《三十,而立》。因為他很想知道,“後來最初的我們,到底過得怎麼樣了?”
懷抱創業野心卻隻當了小領導的老李說:"理想,真沒什麼理想。"
想實現樂隊夢,現實卻給他沉重一擊的小吳說:"隻要快樂比痛苦多,那就是值得的。"
小飛搞砸了所有事,做過最正确的決定是把自己從深淵裡拽回來,他說:"請接納自己的做不到,請學着原諒。"
大雨有打藍球職業賽的夢想和能力,卻因确診心缺陷,被命運的大鐮刀把他和他職業的事切開,他說,“不到最後一刻,永遠不要放棄”
……
書中22個故事,展示了22種人生。
【閱讀感受】
很長一段時間,讀的基本上都是管理類的書。框架,模型,平台,概率,邏揖,系統……腦中充斥的都是這些。
随意中翻開了這本閑書,然後就陷進去了。
在那些文字中,看到了當年的自己,曾有的心境,那些喜怒哀樂,那些悲歡離合,曾經心的悸動,然後漸漸漠然的那些心路曆程,各人走過的路各有不同,可為什麼總能在别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是一個時空的閘口,把年少的自己傳送到了面前。
有的人,離得近;有的人,隔得很遠,他們的故事,就是故事。可是有的人,明明和我也很不一樣,可是他的故事卻撞進了我的靈魂最深處。
以為是一次很輕松的閱讀,未曾想卻因此失眠。輾轉反側中,自己那些青蔥歲月的點點滴滴,争相湧現出來,從一個人到另一個人,從一個場景到另一個場景,跳躍來跳去,扯來扯去,漸漸織成了一幕幕的網狀圖,越來越密匝,越來越沉實。那些人,那些場景,那些故事,如此真切,之間隔着的二三十年時光象是一下被切掉了,那一段歲月就那麼嫁接了過來,直接呈現在眼前。
好不容易從回憶裡掙脫出來,突然間啞然失笑:自己這是怎麼了?一個半百之人,竟被那些才剛邁進而立之年的人“洗腦”了,和他們共情起來?
想起了當年自己在畢業冊上留的贈言,“前途未蔔,鳥兒卻奮力往前飛”。而當時的“前途未蔔”,現在已大體有了答案。
一路走來,有夢想,有生活,有堅持,有妥協,有意氣風發,有一地雞毛……一路走來,我們都在試圖理解和探尋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想成為怎樣的一個人,我能成為怎樣的一個人。一路走來,我們都在試圖理解和探尋現實是怎麼一回事,我會與現實怎麼遭遇,我要在現實中怎樣定位。
我們生來熱烈而自由?那是青春的底色和神韻。再平凡再普通再謹慎再質樸再笨拙的人,在他的青蔥歲月,都會有過那麼一點光。有的如煙火,因轉瞬即逝而愈加燦爛;有的如火炬,持續穩定熊熊燃燒;有的如火種,可成燎原之勢或已成燎原之勢,而時間最終會給出答案。
但我們怎麼可能等時間給答案,青春本就是肆意生長的季節,如同四月,自有一股摧枯拉朽、欣欣向榮的力量,那裡面有悸動,也有陣痛。然後,我們開始展現出各種生長的形态,有的長成了樹,有的長成了花,有的長成了草,有的長成了藤,有的長出了刺,有的立在高山上,有的陷在泥潭中,有的成了一道風景,有的混迹周邊自洽滋潤……
這時候,我忽然就想起來了席慕容的那句詩,“生命原是要/不斷地受傷和不斷地複原/世界仍然是一個/在溫柔地等待着我成熟的果園。”可是,轉眼我又覺得這詩太柔太禅意,配不上現實折騰的粗粝,也抵擋不了時間鋒刃的淩厲。
不斷受傷和不斷複原後,我們終究長成了自己想要或者自己讨厭的樣子;而更多的時候,沒有絕對,或許想要的多點或許讨厭的多點。
這是時間的力量;也是細水長流、兇狠的生活的饋贈。
- 上一篇 連載(398)《 知易行易 》 —— 讓你一天擁48小時
- 下一篇 遊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