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風雲——評《大明江山三百年》

明朝作為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因其落幕時的濃厚悲劇色彩以及由此引發的華夷變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由明初太祖驅逐鞑虜,到崇祯朝河山易主,十六任皇帝治下的大明經曆了風雲三百年。本書是本通俗作品,從洪武開國講起,依次叙述了靖難之役、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土木之變以至萬曆怠政、啟桢兩朝的故事,中間穿插如特務制度、七下西洋、貨币改革、明末黨争等專題,最後以簡短的一章概述了南明史事。全書截取明史片段,夾以議論,總體以政治史為主,兼及明代經濟文化。每章穿插若幹小貼士,講述如王恭廠爆炸、三言二拍、秦淮八豔等朝野八卦,作為對正文的補充。

有明一代,皇帝大多昏聩,時有權閹肆虐,加上宮鬥頻繁,政争紛起,頗多可寫之事。三百年時光中,名臣名将叠出,特别明朝後期,明清于關外征戰,攻伐不止,謀略紛呈,戰事波及朝鮮、蒙古諸部,又與明末農民戰争互為起伏,整個東北亞大陸陷入戰亂,士民流離,多少悲歡。至于甲申國變,殉國者有之,投靠者有之,彷徨者有之,流落者有之,天崩地解之際,人生種種,人心種種,如書中引《桃花扇》所言,“把五十年興亡看飽”。

但受篇幅之限——全書三百餘頁,算下來一年對應一頁——有關叙述有浮光掠影之嫌,如明清之戰一章不過7頁,叙述萬曆至天啟時期,明清在關外的争奪,這隻能是粗粗帶過。而叙述崇祯失國的一章亦不過10頁,實在無法說盡崇祯一朝經曆的民變、遼事和黨争。故而對深度讀者來說,本書大約是不能解渴的,而對初步讀者來說,史事線索繁雜,又可能如墜霧中。譬如這一章叙述祖大壽降清,似乎祖大壽在袁崇煥死後就降清了,下一段講述松錦之戰時,卻不曾提及錦州守将正是祖大壽。另外,在議論時,作者似乎受近年來網絡影響,對東林黨評價不高,指其為地主富商的代言人,并稱魏忠賢秉政期間一掃遼東戰場頹勢,信用孫承宗、袁崇煥等人,并贊同天啟所言“(魏忠賢(可計大事))”,這恐怕也不是持平之論。

全書整體淺易,語言流暢,閱讀體驗尚可,可以作為了解有明一朝的讀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