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胡蘭成

廠裡要打地坪,裝修出來一個包裝車間。

我和阿爽一起,把原本包裝台周圍的很多雜物整理出來。

然後看到了那本書,2023年讀過的最值得推薦的《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書很厚,上下兩冊加一起,超過十公分厚度。

我很喜歡的新媒體作者西風說過一句話,他說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理念。(大意如此)

我已經差不多五年不再寫文章了,我看我五年前寫的文章和現在有什麼區别?

以前力求寫作的意境,一定要撰寫優美的、打動人心的文字,形成一種主旨,也很講究遣詞造句。

現在呢?

一句話都不想用修辭,能寫的多直白就多直白。

因為已經不需要再通過寫文章來證明“他也許是一個很有才華的青年”這件事。

我有我的職業,有既定的謀生技能,以前可能還想着寫作也許會帶來金錢。現在想想,那不是可笑嗎?

昨天晚上在和世豪深夜唠嗑的時候,還在感歎,賺錢這個事,是一定要講賽道的。

中國最頂尖的作家,年收入大概是千萬的量級。

而中國最頂尖的商人,一年賺的錢,大概夠最頂尖作家從春秋戰國開始,寫到現在賺的所有錢加一起,都不夠。

前段時間,讀曾國藩的傳記。我發現關于其寫日記有一個很有趣的插曲。

他在翰林院上班的時候,就開始寫日記了。但是有前輩聞達提醒他,寫日記不是為了記錄生活的流水賬。

是為了保持自律的每日自省。

所以,其實我每日寫在公衆平台的文字,基本可以歸為日記體的随筆。

要說寫作,其實我最愛的便是針砭時弊的雜文。(小時候的偶像是韓寒和李敖嘛)

但是現在的大環境下,可能嗎?

不可能。

用詞稍微不當一點,直接就封号了。

當然,這也是客觀的現實,作者沒有不接受的餘地。

魏晉時不也是這樣嘛,我幹脆就這樣安慰自己。

今年開始重新讀書以後,非常偏愛傳記和曆史。

基本不再讀小說了。

因為小說徹底被電影和新媒體取代了。一部偉大的文學小說,可以非常深刻的刻畫人性的最深處,帶給人的觸動亦非常動容。

但是一部偉大的電影作品,帶來的這種觸動,絲毫不會弱于小說。

勵志的小說有嗎?

《平凡的世界》

但是《平凡的世界》帶給人内心的鼓舞,是遠遠不如《當幸福來敲門》。(一部勵志電影,所謂人生必看十佳勵志影片)

傳記不一樣,雖然也會有人物傳記類的電影,比如這陣子正在熱映的《奧本海默》,但是如果有人為奧本海默寫傳記的話。

通過閱讀奧本海默傳,能夠更加立體的了解奧本海默,包括衍生圍繞的時代背景,人物沖突。

如果以後的白話文小說,還能有一個很好的方向的話,或者會形成一個新的流派,到下個世紀,人們寫21世紀中國文學史的時候。

嚴歌苓必有一席之地,但是不一定會被寫成領軍人物。

因為她不混嚴肅文學圈。

是的,就是那個寫《小姨多鶴》和《陸犯嫣識》的嚴歌苓。

其實前幾天剛開始日更的時候,我内心是很強抑着憤怒的。

我非常想寫時事政治。

因為從1840年,我們開始積弱以來,“現實主義”基本都是永恒的主旋律。

五四那一撥,還有八十年代那一撥。

中間雖然也會穿雜着鴛鴦蝴蝶派和武俠小說的流行,但是大多數時候,文字的創作者更多還是關心現實的狀況。

金庸為什麼這麼火?

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明報的主筆。明報報紙銷量不好,他寫武俠小說,提高銷量,希望更多人能夠看到他發表在明報上的論政文章。

他年輕時,曾經渴望成為一名外交官,實實在在的為大義增加一份力量,而不是成為職業文人。

十年動蕩期間,他發表過支持小平同zhi的文章。

《笑傲江湖》基本上80後90後家喻戶曉,如果不是改開,這本書一定會被封印。

因為《笑傲江湖》裡對人物的影射太明顯了。

魔教就是魔教,魔教哪怕做了好事也是妖魔。

魔教教主東方不敗就不是個男人。

任我行是個男人。

他在暗無天光的地下室被囚禁十多年,一朝終于得救。

剛被解救的時候,他非常躊躇滿志,他認為日月神教這些年被東方不敗搞得烏煙瘴氣。

手下也全部都是一群馬屁精,整天在那裡叫嚷:

日月神教,千秋萬載。東方教主,一統江湖。

任我行重新奪回教主的位置後,整改了嗎?

改了。

改成了:日月神教,文成武德,澤被蒼生,任教主壽與天齊。

......

金庸真是膽大包天,要知道《笑傲江湖》成書的年代,可是???

下午,看到擎晴的動态,力推了一本書。

張均的《張愛玲十五講》,張均是當代學者。

我在網上看了下他的百科資料,70後,還很年輕的文學史教授。

學術類的書,比較燒腦,一下午也沒翻幾頁,電商那邊工作又那麼多。

但是覺得還是蠻有趣。

我看到張均教授在寫這本講義的時候,還不到四十歲。

書裡面比較有亮點的是,在叙述張愛玲生平的時候,夾帶了很多私貨。

這種私貨恰恰也是作者本人治學觀點的直接投射。

對張愛玲的惋惜感很重,但是點評因此也不夠客觀,總是有一種隐隐約約的上世紀30年代左翼作家的風格。

但是換個角度,張愛玲能在1940年代的上海成為現象級作家,确實也有許多作家不肯在淪陷區的日僞刊物上發表作品有關聯。

一個不喜歡沾染立場,隻寫男女情愛的作家,其實完全沒有必要站在立場的角度去判定她。

我還是個文藝小青年的時候,讀不懂張愛玲,但是要面子啊,對外也總是宣稱我很喜歡張愛玲的書。

其實,我看了都頭暈。

就像人說的,少年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李宗瑞。

現在的情況,确實能夠看明白張愛玲的小說了。

從個人主觀的角度來看,和丁X、蕭X完全都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

說反了,應該是丁X和蕭X和她根本就不是一個量級的選手,就從文學創作的水平而言。

一個李鴻章宰相的後人之女,愛上汪僞政權第5号人物,胡蘭成。

這個愛情故事,今天聽起來也很動人。

聽起來很簡單,其實這件事做下去需要付出蠻大的勇氣,換位思考下。

張愛玲沒有錯。

以前我不知道,我以為她和胡蘭成搞事情的時候,已經是三四十歲中年女人了。

看張均教授的書,我才意識到,張愛玲和胡蘭成搞事情的時候才20歲。

20歲什麼概念?

擱今天那就是大二小學妹啊!

一個快40歲的老渣男,還是個文藝男中年,撩到張愛玲太沒有什麼奇怪了。

張愛玲的第一次戀愛,就是和胡蘭成,是的。也是第一個男人。

張教授的書裡對胡蘭成的女人有個大約的統計,他一共有過8個女人。

我當時就笑了,張教授一看就是從小就隻會好好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學霸,他可能很懂文藝評論與文藝研究,懂胡蘭成的寫作風格。

但他絕不懂胡蘭成。

當後人能通過史料統計他有8個女人的時候,他絕對睡過N個女人,用現代的網絡名詞,絕對是百人斬的選手。

梁朝偉的演技太好了,在《色戒》裡把易先生演得很出神入化。

老老實實的好好學生,真的很難想象,渣男和渣女可以渣到什麼程度。

我小時候也看過胡蘭成寫的《今生今世》。

有個很冷的知識,網上很流行的一句話“願使現世安穩,歲月靜好”,這句話就是胡蘭成寫的。

一個人,身居高位,又有點文學的才華,再加上深情的ip人設,張愛玲頂不住太正常不過了。

因為撇開職業的光環,張愛玲知名女作家的身份。

其實天底下,女人對男人的訴求是大緻無二的,不論她是女博士,還是女農民。

所謂情緒價值嘛。

但是這本《張愛玲十五講》确實很值得熬夜苦讀,能夠提供一個很好的視角,更加客觀和理性的看待,張愛玲這個曾經的現象級作家。

尤其是張均教授的學術撰寫能力,雖然是學術類的書籍,但是可讀性非常強。

讓我覺得還很搞笑的冷知識,就是。

胡蘭成是浙江嵊縣人,就是今天的紹興市嵊州,和我現在的紹興諸暨是同一個市。

1946年,他作為大漢奸在鄉下躲避追捕,就是在諸暨鄉下的親人家中。

我問佳傑(他是本地人),你知道諸暨有個地方叫斯宅村嗎?

他說,知道啊,在東白湖(鎮)。

我哈哈大笑,和他說啊,曆史啊曆史,真有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