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論語》第四篇裡仁(1~13)

1、子曰:“裡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孔子說:“居處在講仁德的地方才是好的,如果選擇的住處不在講仁德的地方,怎麼能說是明智的呢?”


環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對人的成長非常重要。孟母三遷的故事早已為人熟知,那還隻是孩子成長的環境。對于一個成年人,其道德品質及行為能力的變化,也與環境有密切關系。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環境的好壞,也直接影響人們生活的質量及個人安全。

這還隻是小環境,大一點的,有國内環境,還有更廣大的,國際環境。我們置身其中,每個人都擺脫不了,那就隻有大家齊心協力,想辦法把環境改造得更好。


2、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說:“那些沒有仁德的人不可能受得了長久地處在貧困的境地,也不可能有能力長久地處在安樂的境地。有仁德的人能安于堅守仁德,有智慧的人則會利用仁德,也促進了仁德的實行。”


仁,本意是愛,是與人為善。後來被儒家發展成“仁心、仁德、仁政”,成為儒家的核心思想。個人的道德品質修養要仁,是為仁德;執政者的施政理念要仁,是為仁政;而仁心是仁政和仁德形成的本源,也是孔子所追求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3、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

孔子說:“隻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夠正确地喜愛人,才能夠正确地厭惡人。”


從仁心的基礎上出發,發展到仁德。隻有個人有了仁德,才知道什麼樣的人值得去愛,什麼樣的人應該憎惡。仁愛的本質是“親親”,進而“泛愛衆,而親仁”。仁德的本質是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并以此遠惡親善、去惡揚善。而要遠惡親善、去惡揚善,就必須先分清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故此。


4、子曰:“苟志于仁矣,無惡也。”

孔子說:“如果一個人立志修養仁德,就不會有邪惡了。”


有了仁心,就不會有邪欲,就會逐漸養成仁德。上一章是對人,本章是對己,都是強調修養仁德的作用。


5、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孔子說:“财富和地位,是人們所向往的;如果是用不正當的手段得到它,君子是不接受的。貧窮與低賤,是人們所厭惡的,如果是用不正确的方法來擺脫,君子甯可不擺脫。君子如果違背了仁德,又怎麼能擁有成為君子的好名聲呢?君子沒有哪怕吃一頓飯那樣短的時間内離開過仁德,匆忙緊迫時也一定是這樣,颠沛流離時也一定是這樣。”


仁,應發自内心。隻有發自内心,才能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隻有有了仁心,才能保持自己的高尚道德品質。


6、子曰:“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孔子說:“我沒有見過全力崇尚仁德的人,也沒有見過全力憎惡不仁德的人。全力崇尚仁德的人,沒有比他更好的;全力憎惡不仁德的人,他對待仁德,不讓一星半點不仁德的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有誰能把自己一天所有精力都用在仁德上嗎?我還沒有看見力量不夠的。大概要全力崇尚仁德全力憎惡不仁德但又精力不足,這樣的人是有的,隻是我還沒見過。”


這一章,不同的解讀也特别多。但因為前面一個“未見”、後面一個“未之見”,我作了如上翻譯。在這裡把“好仁者”的“好”,作了全力崇尚來解讀,把“惡不仁者”的“惡”,作了全力憎惡來解讀。這樣,前後意思就通順了。

實質上,仁德是一個人高尚的道德修養,是通過其行為體現出來的,而不是刻意做出來的,也不是可以做得出來的。在本章末尾,孔子對找借口為自己不仁德行為辯解的人進行了無情的嘲諷。


7、子曰:“人之過也,各于其黨。觀過,斯知仁矣。”

孔子說:“人們所犯的錯誤,有不同的類型不同的性質。觀察一個人所犯的錯誤,就可以知道他是否仁德。”


從這裡可以看出,孔子對錯誤的認識是客觀的,是一分為二的。對于錯誤,要看其性質,及所犯原因。有的錯誤,是可以改正的;有的錯誤,一旦犯了,就罪無可恕。

人是可以逐漸進步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人也是可以改過自新的;甚至,人還是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正确區分錯誤、正确對待錯誤,對自己如此,對别人亦如此。


8、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孔子說:“早晨悟得真知,就算當晚死去也了無遺憾。”


知識、道義、真理,對于一個無限要求上進的人,對于一個不斷探索的人,有多麼重要!


9、子曰:“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孔子說:“讀書人有志于追求真理,如果把穿得不好吃得不好看作恥辱,那就不值得和他談論。”


生活無非就是兩個方面,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這兩種生活,對于每個人都非常重要,但不同的社會,人們對它們有不同的要求。對于經濟落後物質匮乏的社會,誠如孔子所言,一個讀書人,一個立志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士大夫,當然應該以精神方面為本。但在一個經濟非常發達的社會,我們肯定既要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同時也有享受豐厚物質生活的權力。


10、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無适也,無莫也,義之與比。”

孔子說:“君子對于天下的事情,不要求一定要怎樣做,也不要求一定不怎樣做,隻要符合正确的道義就行了。”


孔子是客觀的,也是通權達變的,既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在這裡,衡量一切事物的标準,是正确的道義,這就是根本。這種堅持原則,又靈活變通的處事方法,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永遠行之有效!


11、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孔子說:“君子心中想的是仁德,小人心中想的是田土;君子心中想的是規則,小人心中想的是私利。”


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一個心懷天下的人,心中想的當然是仁德,是規則;而與之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樣是讀書人,如果無仁無德,唯利是圖,肯定為世人所唾棄。孔子這裡所說的小人,肯定不是普通的貧民百姓,肯定是屬于統治集團的。

放到我們今天,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遵紀守法,也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做到的。

 

12、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說:“做事隻為追求私利,必定招來很多怨恨。”


三觀裡面,價值觀是基礎。養成正确的價值觀,就能公私分明,公平公正。如此,怎會招來怨恨。


13、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孔子說:“能用禮制和謙讓來治理國家嗎?用禮制和謙讓治理國家有什麼困難嗎?不能用禮制和謙讓來治理國家,那要禮制做什麼呢?”


本章亦有多種解讀。

按其文義,“何有”,應該承接前文“能以禮讓為國乎?”,所以我譯成“用禮制和謙讓治理國家有什麼困難嗎?”,這個提問是遞進式的。通過這兩個提問,說明當時社會各諸侯國自行其是,根本不遵行禮法制度。

“如禮何”,意思是拿禮制怎麼辦呢?背後意思就是,那要禮制做什麼呢?所以,在此處我幹脆直白表達了。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來,對于禮崩的程度,孔子是非常氣憤的,甚至有些絕望。

“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是從正面設問;“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是從反面設問。這樣一正一反,通過從兩方面設問來強化用禮制和謙讓治國的重要性。

不過,西周和東周,都是周天子的天下。各諸侯國,都是天子宗親。所以周公旦制禮作樂,對周朝的統治是有積極意義的。但這個禮,是受時代和親緣關系等多方面因素限制的。我們現在奉行的是,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這無疑更加科學進步智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