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烏進孝身份揭秘!黃柏木作磬槌子?莊家人有意思?黑山村
【 紅樓日月:連載192】
(接上文,劉姥姥解謎:莊家人,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認木頭,茄鯗)
10.20 烏進孝:張獻忠
黑山村的烏進孝,反面是“老砍人頭”的張獻忠,早有人解出過。因烏進孝隻出場一次,信息不多,我們便結合史料和書中透露的關鍵信息,認出此人為什麼是明末的農民軍頭領張獻忠。
烏進孝
53回,祭宗祠前,人回:“黑山村的烏莊頭來了。”
賈珍道:“這個老砍頭的!今兒才來!”
禀帖上是“門下莊頭烏進孝”,賈珍笑道:“莊家人有些意思。”
賈珍強調:莊家人!有意思!有什麼意思?請讀者仔細考慮。
如果寫“黃巾村的黃莊頭來了”,讀者一看便知,這說的是黃巾農民軍頭領。
黃巾、黑山,都是“漢末”著名的農民起義軍。黃巾是漢末最大的農民軍,《後漢書皇甫嵩傳》載:“自黃巾賊後,複有黑山、黃龍、白波、左校……之徒,并起山谷間,不可勝數。……賊帥常山人張燕,乃與中山、常山、趙郡、上黨、河内諸山谷寇賊更相交通,衆至百萬,号曰黑山賊。”黑山位于太行山脈南端,故史書稱之為黑山軍。
黑山村的烏莊頭:姓烏,強調“黑”,一開始就指明了“黑山”。黑山村的“村”,烏莊頭的“莊”,都指明是“莊家人”!頭:頭領。
再看名字:進孝。進孝、獻忠,進獻、忠孝,古人常說,家國之間,“忠孝難兩全”。以家比國,“獻忠”之名,不就是“進孝”嘛。
所以黑山村的烏莊頭烏進孝這個名頭,體現了農民軍頭領張獻忠的特征。
“衆至百萬,号曰黑山”的黑山軍,還不是漢末最大的農民軍,規模最大的是黃巾。這點同張獻忠,明末農民軍,最大的是李自成。黑山軍首領張牛角、張燕,也都姓“張”,也同張獻忠。
78回,賈政說姽婳将軍林四娘,也說到:“誰知次年便有‘黃巾’、‘赤眉’一幹流賊餘黨,複又烏合,搶掠山左一帶。”明确用漢末的“黃巾”,比指“流賊”。黃巾、黑山,李自成、張獻忠,都是一樣,被官方稱為“流賊”。《明史》列傳第一百九十七,是《流賊》,“盜賊之禍,曆代恒有,至明末李自成、張獻忠極矣!”“獨志其亡天下者,立李自成、張獻忠傳。”《流賊》便是李自成、張獻忠傳。
張獻忠有個特征,“老砍人頭”,所以賈珍說“這個老砍頭的!”指的就是“老砍人頭”的張獻忠。呂思勉在《中國通史》中“明清的興亡”一章,也寫到張獻忠“一味好殺”。
張獻忠還有個特征,著名的養子,《明史》中也記錄了其“養子孫可望、艾能奇、劉文秀、李定國等皆為将軍”。後來聯合永曆抗清,尤其是李定國,“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賈珍見到烏進孝,第一句問候“你還硬朗”,第二句就問兒子,賈珍道:“你兒子也大了,該叫他走走也罷了。”烏進孝說:“他們可不是都願來見見天子腳下世面?他們到底年輕,怕路上有失,再過幾年就可放心了。”也能看出,是多個兒子,還沒出場。
賈珍說:“今年你這老貨又來打擂台來了。”打擂台有多種意思,最本質的意思是:向我來挑戰,跟我來打鬥。賈珍後面又重複:“你們又打擂台,真真是又教别過年了!”
為什麼會出現“打擂台”的情況?烏進孝也明确說了:年成實在不好!半年水澇,碗大的雹子,四五尺深的雪。賈珍也說,超過兩成報了旱澇,烏進孝道:“爺的這地方還算好呢!”
對話中明确說到天災,這些在第七章“時代環境”中都讨論過,符合明末清初的小冰河期,是中國曆史上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四次小冰河期,前三次分别是商末、六朝、南宋,每次都伴随着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所以“碗大的雹子”,“四五尺深的雪”,并非小說誇張,明末實際的天災,比《紅樓夢》中的描述嚴重得多!這裡隻是點到為止,并未寫實,以免太露,但已能讓讀者看出這個特殊的天災時期。所以烏進孝說“小的并不敢說謊”,也是作者強調:真實!
賈珍一句:“不和你們要,找誰去!”說的天經地義,理所當然!誰又為農民着想?從烏進孝上供的單子,可知“莊家人”稅賦之重。到了天災嚴重,交不起稅賦,隻剩餓死的地步,“莊家人”隻能造反,否則沒有活路。
賈珍笑道:“所以他們莊家老實人,外頭不知裡暗的事。黃柏木作磬槌子——外頭體面裡頭苦。”
張獻忠也焚毀過皇陵和皇陵的松柏樹。崇祯八年,張獻忠“乘勝陷鳳陽,焚皇陵”,“事聞,帝素服哭,遣官告廟”。所以賈珍說“他們莊家人”,“黃柏木”,反面是指皇陵、松柏樹,被張獻忠“他們莊家人”焚毀之事。
這跟劉姥姥“認木頭”,說一定是“黃松的”一樣,黃松指北京的皇陵、松柏樹,被李自成燒了。“黃柏木”指鳳陽的皇陵、松柏樹,被張獻忠焚了。兩者也可相互驗證,并驗證烏進孝反面這個張獻忠。
未完,連載【紅樓日月】
(點擊正文前的頭像或賬号名,進入連載目錄)
- 上一篇 我讀《墨子》每天一篇之一七九(天志2-7)
- 下一篇 每個書家有每個書家的特殊作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