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淑敏原來你是這樣小肚雞腸的人?!
你有過被冤枉或委屈嗎??
畢淑敏原來你是這樣小肚雞腸的人?!
畢淑敏
有一個故事,來自作家畢淑敏寫過的一篇文章《翻漿的心》。
畢淑敏從西藏回家探親,在路上遇到一個渾身是土,穿着破爛的男子想要搭車。
圖文無關侵删
男子聲稱自己的妻子生了孩子,沒奶水,他跑出來借了點小米,趕回去給孩子熬米湯喝,要不然孩子就會活活餓死。
出于憐憫,畢淑敏讓男子上了車。
車子啟動以後,司機告訴畢淑敏,說他以前有個同事,遇到一個很可憐的人搭車,結果上車以後,殺害了同事,甩在了沙漠,然後獨自開車離開了。
畢淑敏聽完立刻心裡一沉,她回過頭再去打探剛上車的男子,發現男子正手腳麻利地搬動她的提包,提包裡裝的是她給父母買的禮物。
為了不讓男子得逞,司機加快了速度,因為車子劇烈的颠簸,男子隻能緊緊把提包抱在懷裡。
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在男子正準備離開時,畢淑敏叫住了他。
她要檢查一下自己的提包裡有沒有少東西。
爬到車廂,畢淑敏發現自己的提包被結實的綁在木條上,捆綁的那根繩子正是男子用來紮米口袋的繩子。
原來,是她原本捆綁提包的繩子斷裂了,男子靠近提包,是想用自己的繩子重新把提包固定起來。
了解清前因後果的那一刻,畢淑敏說,自己的心淩空遭遇寒流,凍得皺縮起來。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别以為隻有自己才被偏見傷害,你用偏見去拒絕這個世界的時候,世界可沒空抱怨你,世界隻會把你晾在一邊。”
人人都不喜歡偏見,可人人都會有偏見。偏見仿佛一副有色眼鏡,戴上了它,世界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顔色。
你有沒有(被)說過:原來你是這樣的人!
你可能在電視中或者生活中聽到過這樣的話,“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啊”,潛台詞,“原來我把你認錯了”,“我之前看走眼了。”
可能隻是因為對面的人做了某一件事,他就認為,唉,原來你是這樣子的人。
這代表的含義是什麼呢?
原來的那個你,他不是真的你,現在你才是真的你。
可能是你做了一件之前沒做過的事情,尤其是讓對方不滿意的事情,你發了一篇新的文章……
好像他終于發現了什麼才是真實的你,所以他就要把你原來在他心目中的那個印象覆蓋掉。
我曾經也那樣對人下結論,現在我在訓練自己不要這樣做。
幸福,從轉念開始
人人多面
從“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到“原來你也有這一面”,我轉變了看待他人的視角。
你看這個區别在哪裡呢?
原來你是這樣的人,我們其實是假設,好像有一個真實的自我,那我根據這個真實的自我做反應。
原來你也有這一面,他說的其實是人是很複雜的,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面相。
你看,一個讨好型人格,他有時候也會有攻擊性的,一個我們認為軟弱的人,他有時候也會反抗的,反抗起來也會變得很英勇。
所以其實人是有很多面的,我們自己也是有很多面。
你會發現說,噢,原來他也有這一面,隻是這一面在這樣的關系、這樣的情景中會表現出來。這個時候你對這個人的豐富性也會有更深的理解。那有更深的理解呢,你就不會把人在幻想中幻想成一個好像、很固定的形象。
如果不然,一定是這樣,他符合你心目中的形象就特别的愛他,特别的崇拜他,要麼就不符合這個所謂你頭腦中想象的,你認為的真實的、他該有的自我形象,你就對他憤怒失望。
弄清楚這點,我們就會少很多的極端的愛和極端的恨,我們就會多一點好奇、理解。
它是接近和愛的開始,從接受一個人的豐富性開始。
這個事是蠻重要的。
從原來你也是這樣的人,到原來你也有這一面。
如果我們接受了呢,背後也隐含着人的轉變是怎麼來的。
我們要把自己從一個舊的自我,完全變成一個新的自我,完全變成不一樣的人嗎?
其實也不是。
而是,我們要豐富我們作為自我的面相。
不同的面相,是在不同的情境中、不同的關系中,能夠表現出來我跟原來的不太一樣的那一面,而且是可以被接納認可的。
這不意味着你原來的哪一面消失了,它隻是意味着你的自我變得更豐富了。
當你自我變得豐富的時候,你就慢慢知道,有些時候我可以溫柔,有些時候我可以憤怒,有些時候我可以悲傷,有些時候我可以陽光,有些時候我可以膽怯,有些時候我可以勇敢,有些時候我可以魯莽,甚至有攻擊性。
這都是你。
這樣的話,你才能變得更靈活,也才能更接納自己。
所以,無論是我們對自己态度,還是對别人的态度,從“原來你是這樣的人”到“原來你也有這一面”的轉變,是對“自我”很重要的觀念轉變。
希望每個人都平和的待人,也被平和以待。
你有過被冤枉或委屈嗎?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