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道不遠人:(二)人類文明及其發展之道

...

...

...

...

...

...

...

...

...

(二)人類文明及其發展之道

人類文明源于人對物質和精神的需求、追求。人類文明發展史既是人類對物質世界及精神世界的探索、研究曆史。下面就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人類文明的大緻發展形式進行簡單的介紹。

一、部落文明

人類初始與天地萬物同源,衍生于“道”,遵循于“道”,順應自然,四時有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草木瓜果、蟲魚鳥獸為養,以雨露甘泉為哺,仰食于天,取之于地。因循于地,依樹、崖、洞而居,群居以禦猛獸,采摘甘草瓜果、捕獲獵物分而食之。遇電閃雷鳴、狂風暴雨、山崩地裂則疑為神靈,敬畏有加,奉天地山川若神明,祈禱保佑以求平安。

上古之時,有燧人氏效仿山火鑽木取火,以火煮食拒獸。有神農氏嘗百草興耕種藥醫,播種五谷。據《山海經·海内經》記載:“炎帝以羊為主要肉食,以牛為圖騰,圈養牛羊家畜,教人農耕,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集市。黃帝則開始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們打井。”

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相互争戰融合而成炎黃部落,于渭水、黃河流域奠定華夏文明之基。自此,部落之間相互争戰融合,開啟部落文明由盛轉衰之旅——進入農耕文明及畜牧文明。

二、畜牧文明

部落文明時期,捕獵吃不完的蟲魚鳥獸進行人工圈養,逐漸将一部分野生動物家養化。一部分部落走上了蓄養牛羊等動物的旅程,開啟了畜牧文明。

牛羊等家畜的飼養依四時變化、草木榮枯而自然增減,養殖地點固定不動則不利于牛羊繁殖生長。天地萬物因循于“道”,順應自然,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萬物遵循于“道”,仰食于天,取之于地,順應四時,草木枯榮有序,動物則或遷徙、或冬眠以應四時變化。牛羊等家畜雖已馴化家養,但動物之本性不可變,仰食于天,取之于地,天寒地凍之時,地無所取之食,居無禦寒之所,繼續呆在原地,唯死一途。于是牧民們也隻能順應其性,跟着遷徙。所以畜牧民族因物而動,居無定所,随遇而安,善于探索,勇于實踐。遇天災地禍則避而遠之,疾病傷痛、缺醫少藥則祈求于天、禱告于神,希望得到天、神的庇佑保護。故畜牧文明在精神世界方面多信奉宗教、信奉上帝、神靈。

三、農耕文明

神農氏嘗百草、播五谷、興農耕、研醫藥,奠定華夏農耕文明之基,炎黃部落繼承神農之志,開啟華夏農耕文明模式。據《山海經·海内經》曰:“炎帝以羊為主要肉食,以牛為圖騰,圈養牛羊家畜,教人農耕,發明醫藥,發明陶器,開辟集市。黃帝則開始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們打井。”于渭水、黃河流域奠定華夏文明之基。

農耕文明以播種五谷、興農耕為主,以圈養豬雞牛羊等家畜家禽為輔,以醫藥方術解病患傷痛,以星象占蔔以明四時變化、吉兇禍福。農耕文明所在之地,水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氣候适宜,四季溫差變化不大,适宜于大多數農作物生長,農作物也宜于儲存,解決了因季節變化而導緻的食物短缺問題。于是開始建築房屋以避風雨、防寒保暖,蓄養的家畜家禽也不再因為食物短缺、天寒地凍而遷徙。自此,農耕民族開始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天長日久,農耕民族家土情懷誕生,為以後的家國情懷奠定了基礎。

在精神方面,農耕文明研究醫藥以解病痛,觀察星象、研究占蔔以明四時陰陽、吉兇禍福,雖然依然敬畏天地山川若神明,但是卻立天子以替天行道,置九卿、諸侯輔助天子以司天下。所以,農耕文明雖然依舊敬畏神靈,但是已開始向人文精神世界發展,“道”成為其思想理念核心。“道”以其包容天地萬物,尊道貴德,順應自然的思想理念,賦予中華民族以樂觀向上、虛懷若谷、崇德尚能、寬厚包容、敦厚樸實、熱情好客等優良品德。

四、西方文明

畜牧民族善于探索、勇于實踐。蒸汽機的發明宣告工業革命步入曆史舞台。蒸汽機,發電機,電動機,交通運輸,海運航空,通訊,信息技術,IT網絡,書寫下西方科技文明蓬勃發展的曆史詩篇。在此期間,誕生了牛頓、愛因斯坦、哥白尼、亞裡士多德、誇美紐斯、馬克思等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為西方世界的精神文化注入了新鮮、豐富的能量,然而以追逐物質利益為導向的西方文化卻僅僅将這些科學家、思想家的理論思想應用于科技發展,卻較少應用于人文素養方面的建設。所以,在西方物質文明蓬勃發展的同時,其精神方面仍然滞留在對宗教、神靈的信仰方面,緻使很多西方民族陷入神學迷霧而不能自拔。少數科學家、思想家,如馬克思、恩科斯等雖然對此有所覺醒,但奈何其思想觀念始終被排斥在主流統治思想理念之外,而無所作為。

随着科技文明的蓬勃發展,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國與國之間的相互依存越來越顯著,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相互交流越來越頻繁,經濟、文化得到了迅猛發展。人們在享受豐富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意識到精神文明對于人類生活的重要性,開始了對精神文明的探索、建設之旅。

五、東方文明

炎黃部落誕生的農耕文明經曆三皇五帝、夏商周,在物質和精神方面都達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

在物質方面,農工商學兵有了明确的劃分。不僅是農業,在冶煉、陶器、絲綢等領域也有了長足的發展,并形成了商貿交易模式。

在精神方面,有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大學,并形成了系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周朝時期,周公旦建大學、興教化。《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設太蔔以管理、研究星象、占蔔、祭祀等活動。建守藏室以儲藏各種典籍,設太史儋以管理、研究各種典籍,為天子、九卿及諸侯管理、統治天下提供信息資料。在此時期,“道”成為華夏文明精神世界的核心理念。随着周朝的衰落,守藏室被毀,各種典籍有的被燒毀,有的流入民間。作為守藏室之史的太史儋——老子,在失望之下離開了周王室。萬幸,老子一生研究、感悟前人經典智慧,留下華夏文明“道”大成之作——“五千言”。自此,華夏文明進入低迷期。

西周衰落,華夏文明進入低迷期,各諸侯國争霸天下。諸子百家為安天下計,依據殘存典籍,積極探索,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在學術上形成百家争鳴的局面,其實卻是對華夏文明——“道”的迷失而出現的一種迷茫。

秦始皇吞并六國統一天下,卻由于以武立國,精神文化領域缺失,物質匮乏,民不聊生,最終導緻滅亡。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以黃老之學統治天下,經曆文景之治使物質、文化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漢武帝興兵匈奴、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再次導緻方興未艾的華夏文明遭受重創。漢武帝為了進一步強化中央集權,儒家的大一統、仁義思想和君臣倫理觀念與武帝時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相适應。自此,各朝各代在思想領域,儒家取代了以“道”為核心思想理念的統治地位。自此,以“道”為核心理念的華夏文明從明面上退出曆史舞台,被迫以道教、風俗文化、家訓族規等形式散落民間,進入百姓日常生活。孔子曰:“道不遠人。”《周易·系辭上傳》曰:“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

梁武帝時期,達摩大師将佛教引入中國,在梁武帝的推動下印度佛教與華夏文明初步融合,唐朝玄奘法師西行印度取經宣揚佛法,進一步将印度佛教與華夏文化相融合,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文化。繼而實現唐朝在政治、經濟和文化全方位的豐碩成果——大唐盛世。

老子曰:“反者道之動。”盛極而衰,天之道也。在封建統治時期,儒家文化始終占據統治階級的主導文化,佛教文化帶來的繁榮猶如昙花一現,随後也步“道”文化之後塵,以佛教形式進入民間百姓生活。一直到清朝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在西方強大的物質、軍事的打壓下,中華文明在物質、精神層面雙雙墜入谷底。

1919年,“五·四”運動一聲炮響,震醒了沉睡的東方巨龍。中華兒女踏上了救國救民的曆史征程。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是以能為百谷王。”中華民族自此展開了向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學習的熱潮,尋求強國富民之道。1949年10月1日,中國共産黨将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領導炎黃子孫站起來,重回世界偉大民族之林,自此開始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之旅。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社會主義,樹立文化自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華文明在物質、精神上雙雙取得巨大進步。為人類文明大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六、人類文明大成

人類文明大成?何謂大成?老子曰:“上德如谷,大白如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刑,大成若缺,道褒無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大成若缺,不成而成,是謂大成。“道”,尊道貴德,道隐而德顯。萬物遵循于“道”,負陰而抱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陰陽相濟,合乎于道,知止不殆。人類文明則包含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方面,精神文明隐而不顯,物質文明顯而不可計。唐太宗李世民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觀曆史上諸多文明興衰更替,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皆是人類文明的兩個不同方面的顯現,隻談精神文明而不言物質文明屬于形而上學的空談,強調物質文明而淡化精神文明将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所以唯有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協調發展才是人類文明發展之道。精神文明屬于内在的、本源性的東西,物質文明屬于外在的、衍生性的東西。老子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恒德不離。恒德不離,複歸于嬰兒。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恒德乃足。恒德乃足,複歸于樸。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恒德不貣。恒德不貣,複歸于無極。樸散而為器,聖人用而為官長。夫大制無割。”由此可知,物質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标志,但是精神文明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保證、源泉。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精神文明才是人類文明良性發展的根本、源泉。

...

地球有人類文明記載以來,從最初的部落文明到現代的科技文明,乃至以後的人類文明大成,經曆無數歲月,産生了很多種不同的文明。如,古巴比倫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瑪雅文明,華夏文明等。在衆多文明中,唯有傳承于華夏文明的中華文明得以流傳至今,其他的文明都在曆史長河中消逝無蹤,幾不可查,唯從遺留古迹中方可窺之一二,也難覓其蹤尋其影。即便是華夏文明也多有缺失,唯從衆多古迹、諸子百家典籍、風俗文化、宗教禮儀等方面方能了解一二大概,但也難窺其全貌。

古之文明,雖不可知、不可見。但是天地萬物皆衍生于“道”,皆遵循于“道”,故在下勉強以“道”之所指,效仿先賢強而容之,以為後世學者參考、借鑒一二。若有不是、不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不吝賜教!

止一       

2023年10月2日于大理


參考書目

1、【春秋】老聃 著:《老子》,梁海明譯著,遼甯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2、止一 著:《“1+1”教學》,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注:文中觀點純屬止一個人一己愚見,不代表任何人及其思想。若有不是之處,請一笑置之!

簡書同号有連載,

有緣之人等你來。

尊道貴德明要妙,

恬淡虛無道門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