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哪吒,這個渾身帶刺的少年提醒我:打破偏見的枷鎖,才是重塑命運的關鍵

               

...

看完《哪吒2》,從電影院裡出來,兒子問我:“媽媽,哪吒和敖丙,你更喜歡誰呀?”

其實,這兩個角色我都喜歡,一個用張揚反抗世界,一個以克制背負衆生;一個打破先天惡名,一個掙脫後天枷鎖。

哪吒像燃燒的火焰照亮黑暗,張揚地向整個世界宣告自己的存在,而敖丙則如深海中的明珠,在重壓下折射出複雜的人性光譜。

但我更加欣賞哪吒,這個渾身帶刺、滿腔熱血的少年。

敖丙是這樣評價他的:

儀态懶散但意志堅定;個頭矮小但内心強大;相貌醜陋但心地善良。

眼眶發黑鼻孔朝天牙還缺了一顆,但在敖丙心中他就是很好很好的人。

那個踩着風火輪,手持火尖槍的少年,心地善良,意志堅定,最主要的是内心非常強大。


...

他擁有敢于打破成見的勇氣。

申公豹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但哪吒做到了。

哪吒,一個魔丸轉世的孩子,自出生以來,便遭受着世人異樣的眼光,人人對他避之不及。

他沒有朋友,甚至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他每天都很努力想要融入人類這個大家庭裡,渴望被大家接納,結果卻被所有人排擠。

哪怕他冒着生命危險去救人,最後還是被認定是傷害别人的妖怪。

面對命運的不公以及人們冰冷的偏見,哪吒曾經很憤怒地反抗過,也氣餒過。

在與命運的對抗過程中,他終于覺醒了:生而為人最珍貴的,從來不是改寫命運劇本的結局,而是在對抗熔爐中将自己鍛造成不滅的火種,重塑了自己的命運。

他說:“以前,我一直在躲、在藏,直到無路可走,我才明白,該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因此,在那牢不可破的偏見面前,他開始慢慢接納自己,拒絕被标簽定義,勇敢去突破世俗的成見,勇敢去做自己。

衆人都覺得,隻有成仙成佛才是一條通往成功的星光大道,哪吒卻不這麼認為,他甯願暴露身份,也不願意屈服仙家,憤怒地把無量仙翁醜陋的面具撕扯下來。

當無量仙翁威脅他說:“仙家雄霸天下,依附強者才是唯一出路,否則天地雖大,也讓你們無路可走。“

哪吒卻不屑地說:“去你的鳥仙,小爺是魔,那又如何?前方無路,我就踏出一條路,若天地不容,我就扭轉乾坤。”


...

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是偏見,我們大部分人每天循規蹈矩,約定俗成的做事,任由别人的偏見束縛着自己而沒有勇氣去反抗。哪吒身上那股敢闖敢為,無所畏懼的精氣神正是我們所缺乏的。

一個朋友,生了2個女兒,2個女兒都特别優秀,但她的公婆和父母經常對她說,不管怎樣一定要想辦法再生一個男孩,沒有男孩以後沒人給你養老送終,沒有男孩會被别人瞧不起,逢年過節在祖先面前擡不起頭之類的話。

上一輩重男輕女的封建思想就像一把無形的枷鎖,死死地把她關在思想的牢籠裡。

事與願違,朋友努力了好多年,有好幾次成功懷孕,隻不過她發現不是男孩就去醫院堕胎。

幾次堕胎後,四十多歲的她發現自己怎麼也懷不上了,但她依然不願意放棄生男孩的念頭,本來想做試管,醫生卻告訴她,她的子宮已經經不起折騰了。到最後,男孩沒生到,還把自己健康的身體搭上,落下一身病根。

如果這個朋友,早一點明白,重男輕女隻不過是老一輩人對女孩的一種偏見,不去相信那些女孩不如男孩這些鬼話,勇敢一點擺脫這些荒唐的老舊思想,做自己,也不至于把自己折騰得那麼慘。

村上春樹說:“帶着成見去看人看世界,就好像戴着有色眼鏡看風景一樣,永遠看不到真實的美麗與寬廣的世界面貌。”

什麼神仙妖魔,隻不過是禁锢異族命運的枷鎖,成見就像一層厚重的迷霧,蒙蔽了我們認知的視野,讓我們在真假難辨的迷宮中徘徊迷失。

每個人都應該把自己命運的選擇權緊緊拽在自己的手中,不應該懼怕他人異樣的眼光,更沒必要在意别人的閑言啐語。

世俗的枷鎖,一旦掙脫,你就能成為自己人生的王者,掙不脫,便隻能淪為愚蠢的犧牲品,在痛苦和悔恨中蹉跎一生。

寫在最後:

叔本華說:“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并非是事物的虛幻假象,也不是人們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人們此前積累的偏見。”

有時候,我們看不清真相,是因為我們不敢去打破偏見的枷鎖。一直順着偏見生長,會讓我們的人生錯失很多美好的事情。

隻有勇敢走出自己的偏見,接受事物的普遍性和多樣性,才有可能沖破偏見的枷鎖,重塑自己的命運。

願我們都有對抗偏見的勇氣,有沖破枷鎖的能力,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