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讓你愛的人受苦》讀書筆記
Hi,你好啊!我是梅花K,一名小縣城中學英語老師,也是一名心理咨詢師。熱愛生活,熱愛寫作,希望我的文字能夠帶給你溫暖和治愈。
《舍得讓你愛的人受苦》是華語知名作家張德芬老師寫的書,我第一次讀的時候,感覺字字是金句,如獲至寶。後面我又陸陸續續讀了幾遍。當你在夫妻關系,親子關系中有痛苦,你需要來讀讀這本書。
在關系中受苦,很多時候是源于自己沒有界限。看完這本書,你會去反思自己,在生活中自己是否做了一些越界的事,背負了他人所有命運,讓自己和他人都受苦。
愛,是需要智慧的。 愛,是需要練習的。
下面給大家分享我摘錄的金句,大家可以先大體了解一下。如果喜歡,再去讀整本書。
1. 如果你一輩子都是唯唯諾諾、沒有主見,受父母牽制的孩子,那父母永遠無法學會放手讓你成長,學會尊重你,學會讓你在心理上獨立地生活。如果你一輩子都在埋怨父母小時候沒有善待你,在你的負面反應和抱怨下,他們永遠學不會檢讨當年的行為,并且看到自己的錯誤而對你真心地感到抱歉。因為你負面的看法和感受,會讓他們起防禦之心,隻想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辯護,無法真誠得回到内心去面對自己真實的感受。
2. 其實,我們所有的關系都是環環相扣的,你自己強大了,回歸到自己的中心,能夠舍得讓你愛的人受苦,也願意自己去承擔痛苦,你就長大了,智慧就開啟了,内在的力量就增強了,而你愛的人也會随之收益。
3. 信念是很可怕的東西。當你根深蒂固地相信某種想法時,它就是你的主人,主宰了你的生命,讓你不能以最快樂幸福的方式生活,甚至理直氣壯地傷害周圍的人。随時檢視自己的信念非常重要,這麼做會讓你更自在與自由,而不是像一部機器一樣地生活。
4. 著名的心理學家,也是我心目中的大師榮格說:“You have to feel, in order to heal.”翻譯成中文是:“你必須去感受,才能夠得到療愈。”和你的傷痛面對面坐着,不要害怕,就是這樣看着它,感受它在你身體裡攢動,心口的抽動或是腹部的痙攣、肩膀的緊縮,就是這樣和它們共處于當下。看它們會停留多久。
5. 《于是,當你》
于是,當你遭遇挫折時,我不會立刻要你振奮,
我會,陪你一起,去感受你的挫折,
因為,挫折,是生命的 一部分,
很重要的一部分。
于是,當你含着悲傷的淚水,
撫着胸口說“痛”時,
我會,默默地、凝視着,你的痛,
去感受你的痛。
如果可以,我會,輕輕拍着你的背,
撫慰那個痛……
于是,當你發現自己過去的閃亮時刻(獨特經驗),笑開了臉時,
我會,跟着你笑,興奮地問:
“你是怎麼辦到的?”
于是,當你找到自己的力量、感到躍躍欲試時……
我會,跟着你振奮開懷,與你一起,
享受内在力量的滲透與飽滿。
6. 真正讓我們受苦的永遠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我們的念頭和情緒。老老實實在每個當下看到自己的所有妄念,忍痛去體驗身體因情緒而引起的不适,這樣才能慢慢放下,才會成長。苦已經受了,如果沒有得到成長,就太虧了。痛苦是成長最好的肥料,感謝老天不斷造就我,讓我一層層地脫落自己虛假的外殼——那些不是我的東西。
7. 想要回到空,想要體會空,就必須還原它被破壞之前的原貌。路徑很簡單:不要選擇二元中的任何一元,更不要執着于任何一元,隻是接受、包容。也就是說,對我們生活中發生的所有因緣、外相都一視同仁地看待。誰能做得到?做到的人就是明白人、覺醒者了。
8. 美國作家傑德.麥肯納說:“把世界當舞台,把自己當舞台上的人物角色,但是知曉真正的自己不是角色,而是那個永垂不朽的演員。
9. 在生活中,每天檢視那些來到你生命中的人、事、物(尤其是你不喜歡的),然後問自己:“我為什麼要創造它們?我想經曆什麼?學會什麼?放下什麼?”從這個方向和角度去思索,會讓你接受生命的責任,成為一個情緒上成熟的大人。接下來不可避免的“副産品”就是自由和喜悅。
10. 想要幸福,我們需要先放下對幸福的執念。具體有三步:斷,停止負面的思考模式;舍,順從自己的心,割舍既有;離,松開“多就是好”的念頭。
11. 我覺得幸福取決于我們和自己思想相處的能力。在靈修的過程中,我還是一如既往地用“多就是好”态度拜訪上師、閱讀書籍、收集法門。學到最後,自己都累了。我發現沒有一個上師可以真正幫到我,沒有一本書可以拯救我,沒有一種法門可以帶給我想要的那種自在和快樂。于是,我放下了。不再追尋、不再盼望,而是願意在當下和自己諸多的不完美,内在的各種陰影、負面情緒及念頭好好相處。
12. 你愛自己嗎?檢驗标準就是你一個人會不會感到無聊。因為當你跟你愛的人在一起時,哪怕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說,挨着他坐着就很開心了。那對自己呢?愛自己要先從當下每一刻好好陪伴自己開始。去感覺你的身體:姿勢、溫度,它是緊繃或放松?疼痛或舒适?随時把注意力拉回來放在自己身上,放松。愛上自己後,生命中的所有問題都搞定了。
13. 即使在外在環境最糟糕的情況下,你都有權利去看到并且欣賞美麗,不要剝奪了自己與生俱來的這種權利。
14. 在最無助、痛苦、糾結的情況下,一定要看到有其他的可能性。他離開你了,你除了傷心欲絕外,還有碰到更合适你的人的可能性。事業失敗了,你除了顔面盡失還要承擔後果外,還有另起爐竈的可能性;親人過世,你痛心疾首,但傷痛總有愈合的可能性。在最黑暗的谷底,不要放棄任何其他的可能性,一定要看見這一點!
15.我們都害怕失去愛、害怕永遠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害怕自己會永遠孤單、害怕得不到愛和擁抱、害怕得不到支持。它們就像黑夜魅影,時時啃噬我們的神經。當内在力量夠了時,我們就能有勇氣去接受:我會失去愛,我會孤單,我會得不到支持,但我會愛自己,我會陪伴我自己,我會支持我自己。那麼情勢就會逆轉了。
16. 我相信,我們自己的幸福快樂是我們可以給自己愛的人的最好禮物。
17. 我們用各種物質享受、人生成就、人際關系,甚至靈性追求,來遮住自己内心那個無底的大黑洞。沒有用的,生命始終會制造各種情景強迫你去面對心中的這頭野獸。唯有高度覺知的觀照才能讓你慢慢看清黑洞的本質,接受它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不用逃不用躲,舒舒服服地安心歇一歇吧。
18. 我們内心的糾結大部分都源于我們的孩童心态—— 覺得委屈,覺得對方“應該”要怎樣,要找人為我們的情緒埋單而不是自己去負責。如果有一天,你厭倦了這樣的戲碼,願意長大成人,就有希望改變。成人願意享受孤獨,願意接受痛苦,而不去逃避或是要别人負責,願意承擔委屈而不一定要去讨回公道。你準備好長大了嗎?
19. 當你的能量跟任何一個人牽扯不清的時候,你都不會快樂,不管那個人是你的配偶、孩子,還是你的父母。當你不快樂時,他們也不會快樂,所以送給親人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們去經曆自己的事情,讓他們為自己的喜、怒、哀、樂負責,而不是由你來負責。
20. 自己先成長,自己先積攢足夠的内在空間,内在力量,去承擔和接納你讓别人過 他自己生活的那種痛心、愧疚、自責,然後你就長大了,就有了跟多的内在力量。
這本書金句很多,今天隻分享一部分。改日再連載。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點贊關注哦!
- 上一篇 春天就在身邊
- 下一篇 《孫立人傳》分享07:仁安羌大戰是争取來的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