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錯的詩詞: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有人提問關于思念的詩詞,下面居然有人回答“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一天不見就特别想念,應該說是“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或者“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盡管去找相思的詩詞,跟“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有什麼關系?

...

這句詞出自金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别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裡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莺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原文是“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不是“直教人生死相許。”

作者寫這首詞時,隻有16歲。年少不知愛情滋味,所以他寫的是問句。

...

那時他遇到一個捕雁的人,對方說“我今早捕到一隻雁,另一隻已逃出網,竟然在空中悲鳴不止,後來自己投地而亡”。

大雁的愛情,需要比翼雙飛。千山暮雪,遷徙路途漫漫,哪有形單影隻的雁?

都是成雙成對的。

寒來暑往,幾度春秋,它們一起長途跋涉,一起看春暖花開,一起在看過無數風景後,奔赴死亡。

也因此,大雁被視為忠貞不渝的象征。後世人男方下聘禮時,總會有一對大雁,以祝福新人的愛情,至死不渝。

...

生死相依的愛,情比金堅。這是16歲的元好問聽了大雁的故事後,理解到的愛情。

原文寫的是大雁,實際隐喻的何嘗不是人類的愛情呢?

隻是,能做到生死相許的人類,除去文學作品中的人物,現實中寥寥無幾罷了。

可悲,可歎啊。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