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談怪論 18:問陰陽

...

...

...

...

...

...

...

...

...

懶:“長者,請問陰陽?”

黃帝:”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而為雲,天氣下而為雨;雨出于地氣,雲出于天氣。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裡,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複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髒。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陰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懶:“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人亦應之。陰陽之數不可計,為之何?”

岐伯:“陰陽者,數之可十,惟之可百,數之可千,推之可萬,萬之大不可勝數,然其要一也。天覆地載,萬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陰處,名曰陰中之陰;剛出地者,命曰陰中之陽。陽予之正,陰為之主;故生因春,長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則天地四塞。陰陽之變,其在人者,亦數之可數。”

懶:“此以天地之道辨陰陽之理也,以天道之陰陽析人之陰陽也,治人事天,其一也。故《陰符經》曰:‘觀天之道,執天之行。’老子曰:‘法天象地,道法自然。’《道》曰:‘以天地萬物之道論人之道,以聖人修身養性之道促天地萬物和諧發展之道。’是也。”

推薦拙作!

1、止一 著:《“1+1”教學》,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2、【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讀 :《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3、【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讀 :《道》,全球華人出版社,2023年11月。

4、止一 編著:《素問》,https://www.jianshu.com/nb/54413944,2023年10月12日。

注:文中觀點純屬止一個人一己愚見,不代表任何人及其思想。若有不是之處,請一笑置之!

簡書同号有連載,

有緣之人等你來。

尊道貴德明要妙,

恬淡虛無道門開。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