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漂族C(11)十年之約
馬玉鳳幫大兒子家用十年的時間帶大了兩個孩子,二兒子徐濤家的寶寶出生時她主動提出:“不管你們要幾個孩子,我也幫你們帶十年,一碗水端平。”
從此,馬玉鳳離别老伴隻身來到北京肩負起了繼續帶孫輩的重任,也就小長假和春節才能回家鄉和老伴短暫團聚,個中滋味不可言喻。
01
馬玉鳳和老伴都是邯鄲鄉下的農民,夫妻兩個共同養育了三個子女,大女兒初中畢業就外出打工,二十歲經人介紹就步入了婚姻;大兒子技校畢業不想過早九晚五的打工生活,索性購買了一輛大貨車跑運輸;小兒子從小就愛學習,高考考到北京一所不錯的大學。
大兒子結婚的時候,馬玉鳳夫婦像大多數父母一樣給兒子在宅基地上修一院房子,緊接着結婚幾乎花光了全部的積蓄。婚後兒媳婦跟着兒子跑運輸,即便生了女兒也是交給馬玉鳳幫帶,小夫妻繼續奔波在路上。
小兒子還在上大學,無奈之下老伴外出打工掙錢供小兒子上學,家裡的土地隻能流轉給别人經營。
孫女剛滿5歲,大兒子夫婦決定要個二胎,馬玉鳳也希望大兒媳婦再生個兒子,兒女雙全湊成好字。
造人計劃如願完成,兒媳婦不負衆望,十月懷胎終于生下二胎,是個兒子滿足了全家人的願望,馬玉鳳帶孫輩的勁頭更大了。
徐濤不但長得一表人才,讀書又好,大學裡遇到了心儀的女孩阿丹,兩個人感情不錯。
阿丹來自東北,家境優渥,從小到大學習的動力就是想走出東北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高考所有的志願都是北京。大學畢業的時候義無反顧留在北京發展,吃苦受累也在所不惜。
本來計劃回家鄉城市發展,為了愛情,徐濤也咬牙留在北京。
剛工作的時候,薪資待遇不高,徐濤和阿丹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苦日子:“親愛的,委屈你了。”
有情思溫飽的年齡哪管那麼多:“隻要和你在一起,苦點、累點算什麼。”
即便和别人合租,能在一起兩個年輕人依然甜甜蜜蜜,一碗牛肉面兩個人也能吃出大餐的氣氛。
02
工作穩定下來,阿丹帶徐濤回東北見家長,徐濤的外型和談吐、最主要對女兒好讓父母滿意,隻是家庭條件讓父母擔心。
“叔叔、阿姨請你們放心,我會努力工作,讓阿丹幸福的。”沒有實力傍身,徐濤能做的就這些,其實自己内心又有多少底氣?
“爸媽别擔心,我和他一起打拼,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阿丹也積極幫助徐濤說話,又對父母撒嬌,“我們會好起來的。”
女兒喜歡,父母還能說什麼?
徐濤的父母對阿丹也滿意,這年頭願意和男孩子一起打拼的人很少,阿丹願意和家庭條件不好的兒子在一起,自然讓馬玉鳳夫婦欣慰。
雙方父母聚在北京商談婚事的時候,馬玉鳳開門見山:“我們有兩個兒子,我們給大兒子在老家修了房子,小兒子在外地發展,我們經濟上也支持一部分,能力有限隻能支持在老家蓋一院房子的錢……”
“實在相幫孩子們多一點,你看農民這收入……”徐濤的父親說着這些話,有點手足無措的樣子,着實讓兒子心疼。
馬玉鳳夫婦的态度讓阿丹父母很受用,為了女兒将來的幸福也開啟了大手筆:“買房這事,我們幫一部分,孩子們就輕松一點。”
阿丹和徐濤對望,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還是徐濤機敏趕忙接上話茬:“謝謝二老對我倆的支持,等我們條件好了……”還錢這個事徐濤還是沒有勇氣說出來。
氣氛有那麼一瞬間尴尬,馬玉芬趁機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經濟上幫不上大忙,将來需要我的時候我來出力,怎麼幫大兒子一定也盡力幫助小兒子。”
婚事敲定後,在徐濤家鄉舉辦了鄉村婚禮,然後又回到東北擺酒,阿丹和徐濤的小日子才真正開始。
婚後不久,兩個人取得了北京購房的資格,根據預算小夫妻在順義按揭了一套兩居室,公積金加商貸還款壓力不算大,要孩子也提上了日程。
03
阿丹備孕比較順利,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臨産前馬玉鳳早早來到兒子家中照顧兒媳婦。
生産還算順利,阿丹父母忙于生意不能親自照顧女兒,提前給女兒請了月嫂,阿丹母女出院母親便返回了家鄉忙碌,馬玉鳳協同月嫂照顧兒媳和孫女。
徐濤每天下班盡可能地照顧阿丹,雖然父母不在身邊,阿丹的月子做的還算舒心。
休完産假,阿丹順利回歸職場,畢竟高昂的房貸壓在身上,還有寶寶的開銷不允許她回歸家庭。
此時,馬玉鳳大兒子一家在縣城買了房子,兒子也該上幼兒園,一家四口定居縣城,馬玉鳳也沒有後顧之憂。
年齡關系,馬玉鳳老伴也結束了外出打工生涯,把流轉出去的土地全部收回來自己耕種,守着土地心裡踏實。
而馬玉鳳沒有能力給兒子經濟上更多幫助,隻能在帶娃方面幫忙,況且已經用十年的時間幫大兒子家帶大兩個孩子,豈有不幫小兒子的道理?
幫大兒子帶孩子的時候是在老家農村,兒媳婦和自己生活習慣差不多,沒有太大的分歧,老伴打工回來還能經常見面,最主要的是周圍鄰居都熟悉,蔬菜都是純天然的。
可是幫助小兒子家帶孩子壓力頗大,一切按照兒子兒媳的要求做也沒關系,關鍵是每天憋在鬥室裡除了偶爾和老家人視頻一下,内心是孤單的。
第一個春節孫女還小,不方便回老家過年,老伴帶着特産逆而上到小兒子家過年,,沒幾天就受不了對着馬玉鳳感歎:“你天天就過這樣的日子,也沒有人和你說話時間長了非憋出毛病不可。”
“那怎麼辦?兒子兒媳下班也累,回家逗逗孩子又各自忙碌,好像兒媳婦在電腦上寫東西,兒子做什麼咨詢,說是能掙點錢。”馬玉鳳忍不住歎息,“也就能幫助帶帶孩子,别的咱又幫不上什麼。”
“哎……”老伴一聲長歎,也不好多說什麼。
寶寶還不到一歲,将來上幼兒園需要接送,小學也是個事情,他們下班晚,孩子怎麼辦?馬玉鳳想想就頭大。
如果把孫女帶到十歲,自己也成了老人,這些年老伴一個人留在老家吃不好,有個頭痛腦熱怎麼辦?
十年之約,像一根繩子套在馬玉鳳身上,無力掙脫!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