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魯迅身上學習極度認真專注的治學态度

最近,老闆一直在強調一個問題:統一思想。他認為統一思想太重要了,企業發展壯大的前提是團隊成員能做到思想統一。越來越多的企業老闆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意義,但統一思想這個事情怎麼操作是個難題,總不能強行地要求大家必須和領導思想保持高度一緻。思想統一不能用制度來約束,隻能通過文化來啟迪。所以,當我看到《民族魂·魯迅傳》這本書時,立刻有了閱讀的欲望。從小學開始,就知道魯迅用文化點亮人心,用文學啟迪國民劣根性的事迹,卻僅限于一點點記憶碎片,魯迅究竟是如何做到,經曆了哪些困難和挫折,還需在書中找到答案。

《民族魂·魯迅傳》最初出版于1983年,随着時間堆疊,幾經再版。本書作者是陳漱渝先生是北京魯迅博物館副館長兼研究室主任。著有《民族魂:魯迅傳》《假如魯迅活到今天——陳漱渝講魯迅》《本色魯迅》等20餘種。這本書以時間和地點為軸,從魯迅成長、求學、工作、愛情一路走來經曆的故事如實道來。讓讀書在了解史事的基礎上認識到魯迅的精神。

文化點亮人心,文化的載體是什麼?文學作品是最好的載體,正确的思想通過文學作品的傳播,猶如汩汩細流流進人的心田,一點點地滋潤,滋養,培育出嶄新的思想新苗。

魯迅先生在日本留學期間,和同學們一起看幻燈片,看到越南人殺害中國人,中國同胞圍觀時麻木不仁的神情深深觸動魯迅,他想到醫學可以救治人的身體,卻拯救不了國民的靈魂。一個民族如果思想麻痹了,沉淪了,是最可怕的,也是最可悲的。有着深深愛國情懷的年輕魯迅決定要用文學為手術刀,對陳腐的民族精神開刀。他做到了。

那個年代熱愛文學的青年很多,其中也不乏有魯迅這樣的熱血青年,卻隻有魯迅做到了民族魂,為撰寫出有深度有力量的能點亮人心的文學作品,魯迅付出了什麼努力?

魯迅校書,單是一部《嵇康集》,不知道校過多少遍,參照很多同類主題版本,不厭其煩精讀,詳細注解每一個細節,成為最完善的校本。魯迅喜歡的文章,他會反複誦讀。他不僅整理古文,還收集整理古碑,研究文字,也研究圖像。魯迅好友許壽裳先生撰寫的《魯迅傳》中講到,魯迅研究佛經,用功極猛!極猛這個詞很貼切地表現出魯迅先生做事情極認真的态度。正因如此,所以魯迅才能撰寫出那些有力量的文學作品啟迪人性。

反觀現在,短視頻的盛行把人們的專注力切割地七零八落。一個沒有文化的農村大媽在鏡頭前跟大家唠唠嗑,有了流量掙了錢。很多人搞讀書直播,卻隻是在鏡頭前擺着一本書,根本不講書的内容,隻是跟大家講如何用讀書直播掙錢。一些網紅在鏡頭前做一些沒有營養的動作,有了點擊率就有了錢。這些現狀讓人們的思想越來越短視,越來越趨利化。

當下,我們應該學習的不一定是魯迅的作品,而是魯迅的精神。魯迅這種做事情極度認真專注的精神。我們欠缺的也是這種精神。

結合我的工作,我想,統一思想,首先要找到一個載體,通過這個載體讓思想流動起來,歸攏到一個出口。這個載體可以有讀書會,新員工培訓,集體複盤,内訓師培養等。

接下來是執行。首先确立執行的标準和原則要極嚴肅認真,學習魯迅極度認真專注,用功極猛的治學态度。比如我們的讀書會,開始大家比較熱情參與,逐漸熱情下降了,就不想參加了。如果随波逐流,讀書會這個事情就會不了了之,以後再舉行什麼學習型活動,流産的讀書會就讓溜進人們的記憶中,會自動化思維認為這個事情也不行。所以,用極認真的态度去對待這件事情時,大家也會認真起來。态度是會感染彼此的,能量是會傳遞的。今天再看魯迅,我們更應該從魯迅做事情的态度上學到更多。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