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魯亞克,不說再見
凱魯亞克是美國“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被許多人奉為精神領袖。這本他的自傳體小說《在路上》,也被很多年輕人奉為“追求自由”的聖經。
作者三次橫跨美國,混迹于社會底層,幾乎什麼職業都幹過。
1951年,最後一次橫跨美國的旅行結束後,他把自己關了三個星期,為了不讓靈感中斷,他一邊服用緻幻劑,一邊聽着爵士樂,在一卷30米長的卷筒紙上一氣呵成,打下了即興式的自傳小說《在路上》。
而今天,我半倚在床上,用3個小時打下了這篇讀書筆記。
我想到了《Rent》裡的波西米亞,想到了“再見傑克,再見我的凱魯亞克”,我想到了“數字遊民”,我想到了“隻有自律,才能自由”……
我想到了迪恩莫斯利安,我甚至想到了老迪恩莫斯利安,呢個我們從未找到的迪恩的父親,我想念迪恩莫斯利安。
文中對第二次旅行描寫最為詳細,我、瑪麗露和迪恩。
“我”是一個旁白式的角色,但我認為隻有“我”是真正自由的。
“我”在瑪麗露走了之後,曾有一段非常落魄的時光。
沒有吃的,隻能靠撿垃圾為生。但同時他又是如此自由。隻要有鉛筆,廢紙和煙,他就能笑出來。
寫作是他的賴以生存。
“我”像是《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裡克蘭德,不需要金錢、名譽和女人,隻要有心中所愛,就有了月亮。
電影《在路上》
文中的女性角色很多,但是大多處于一種十分悲劇的,無法擺脫被抛棄和玩弄的“花瓶”位置,除了“瑪麗露”。
這個愚蠢又可愛的女人。
當三個人一起在美國公路那輛破舊的皮卡上,脫下衣服,感受風和速度的時候。
我在這個女人身上看到了自由。
然而,她也逃不掉被抛棄,逃不掉結婚,和生子......
電影《在路上》
這可能也是那個時代女性的一個縮影吧
相比于男性,女人更難以自由
電影《在路上》
“迪恩把三分之一時間花在台球房裡,三分之一蹲監獄,最後三分之一花在圖書館。”
迪恩是個騙子,文中有五次,在狂歡之後,在你誤以為他會一輩子和你在一起不會遠離的時候......
他抛棄你,并回歸了正常的生活。
但你無法讨厭迪恩。
是的,你無法讨厭他。他的生命是如此的鮮亮,如此閃閃發光。
到底怎樣活着才算是沒有虛度這一生呢?
是一生勤勤懇懇,受人尊敬的活着?亦或是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光宗耀祖?
我想,對于迪恩來說,是自由的,像煙花一樣的活着。
電影《在路上》
畢竟,誰不想去流浪呢?
最近,本來應該是我的畢業旅行
我在一年前就興緻勃勃的計劃着我的畢業旅行,我要去一趟日本,完成和閨蜜大學畢業時的遺憾;我還想要去青海,去天空之境穿着紅衣拍一張照;我還想要去北疆看一看遼闊的草原和那些绮麗風景
我一向覺得自己是不切實際的,雖然我的外在是所有人都羨慕的,高材生、好工作、家庭幸福
但我的内心總有一種奮不顧身的欲望,一種抛下一切去流浪的欲望
但是,我沒有膽量。
是的,膽量。
我無數次查找去做義工的帖子,然後又放棄;我查找結伴旅行的帖子,然後又放棄。
我在我熟悉的模式和安全區中呆的太久了,久到我以為那就是最好的了
如果一個人的理想主義、自由主義已經成為了他賴以生存的養料,比如作者、比如迪恩,他們的生命就是在一次次的流浪中獲得意義的,那麼他會有膽量的。
也許你不敢做隻是因為這件事還沒那麼重要,或者隻是你沒膽量罷了
但是文中的四個人物結局并不美好
個人主義是什麼?自私又是什麼?
上一輩人被教導要負責、要付出,許多人為了子女辛辛苦苦一輩子,還要搭上全部的繼續攢一套婚房,到老了隻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兒女身上。
我們這一輩人,不懂回報、不懂奉獻,經常會被批評沒心沒肺,是沒長大的,是垮掉的,是被人“羨慕”的“後浪”。
誰過的幸福一點呢?
人,隻是這個曆史長流中小小的一粒沙,你飄向那裡是被時代社會所裹挾的。
如果,如果,有一點點可能,你想不想讓你的人生往你想要的方向扭轉一點點呢?你想不想你的人生往所有人都沒有去過的地方扭轉一點點呢?那樣我們是不是就獲得了一點點自由?
我想,重要的不是終點,也不是什麼路上的風景。
而是,在路上......
————————————————————————————————————————
歡迎關注我的豆瓣主頁:超難玩
微信公衆号:PHarder
學習技巧|自我管理|讀書筆記
歡迎關注我的公衆号PHarder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