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朋友圈有壓力?壓力來自哪裡?

...

網絡
鄭重聲明:本文系原創首發,文責自負。

我一直是個“朋友圈控”,特别是生了孩子以後,曬娃成為日常,而且一直沉浸在朋友圈的互動中。雖然未曾謀面,但是總感覺一直在跟一些人連接,這份連接也滿足了我的分享欲,讓我維持了這份美好。

直到某天突然看到一個觀點:你炫耀什麼,說明你就缺什麼。

這個觀點像一塊石頭一樣壓過來,讓内心敏感的我瞬間焦慮了,心想着新的觀點來襲,我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内心到底缺什麼了。從那以後我發朋友圈都很謹慎,每發一次都會斟酌一下發送的内容,有沒有攻擊性,或者有沒有表現出自己的脆弱。這種謹小慎微讓我漸漸沒了興緻,後來幹脆就不發了。

不發朋友圈,讓我感覺到像是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朋友,似乎我們好久沒聯系了,我很想跟“他”分享自己的生活。可是當我想要恢複“聯系”的時候,那個聲音又來了,硬生生的把我的興緻堵回去。

後來我才發現,内在的糾結是因為自己是一個不能自洽的人,不能處理内在的不同自我之間的矛盾。一直被一個自我打壓,也就是“超我”。這個超我似乎是一種“權威”的聲音,也是一種文化背景,這個文化背景叫做——做人要低調。

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我們的内在就隻能在它的框架裡思考,我的總結如下:

1、投射

在這樣的思維框架之下,我們會形成一套邏輯:曬朋友圈=炫耀——炫耀會招來嫉妒——“嫉妒”會傷害他人自尊——然後他人會遠離我。這套邏輯是我自己的總結,也許還有很多因素。

如果持有這套邏輯的人,其實就是赤裸裸的投射,我認為别人會産生嫉妒,是因為我自己也會嫉妒。

關于投射,心理學專家武志紅形容的最貼切,他說投射就好比你有一個挂衣服的鈎子,别人想在你這裡挂衣服的時候,如果你沒有鈎子,那麼對方就沒地方挂,也就無法投射了。這個比喻很接地氣,就是說,如果你身上沒有這個特質,那麼别人的嫉妒你就get不到。這種負面投射,常常會讓自己困在自我之殼裡。

2、嫉妒的源頭

可是,我的嫉妒心是怎麼來的呢?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我發現自己一直是個普通的孩子,從小到大,父母很少認可我,也很少被表揚,雖然沒有明确地說我不好,但是從他們的神情中,我看到了失望,還有放棄。

長期被暗示“你不是一個優秀的孩子”以後,自己也認同了父母,認為自己真的一無是處。假如父母再誇别人家的孩子,我們的嫉妒心就産生了。如果我們自己不成長,那麼就會困在父母的評價裡,無法擺脫,無法突破,也會一直嫉妒他人。如果不成長,我們就很難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因為每個人都有優點,需要我們自己去發掘。

3、爽透不能

“爽透不能型人格”是精神分析師曾奇峰發明的,我特别喜歡。這個詞是這麼解釋的:

有一種人的人格,永遠不要讓自己爽透,成就個五六分就可以了,幸福也是個五六分,而且這樣的人他們對自己的幸福快樂有極強的識别能力,隻要是高于了他們已經設置的程度的時候,他們一定會做一些糟糕的事情讓自己幸福程度下降或是成功率下降。

也就是說,“爽透不能”是一種對自我的壓制,相當于給自己設置了一種快樂的阈值,如果超過了快樂阈值就會自動被打壓。“爽透不能”這個詞讓人感到很憋屈,我認為這部分打壓也是“超我”。

自我分析了一番,問題似乎水落石出了,原來我們要對抗的不是那個“别人”,而是自己的自戀,還有自己頭腦中的幻想。

放下執念,就會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大的影響力,真正關注你的也沒有那麼多人,自己有能量了,吸引來的也是相同能量的人,和同頻的好友分享自己的喜悅,本來就很快樂,沒有那麼多羁絆。努力做一個“爽透”的人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