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的報恩,揭示了人類婚姻的本質(《聊齋志異》裡的《小翠》)

《小翠》這個故事,影響最大的大概要算是八十年代魏慧麗和徐少華主演的電影了。當時的魏慧麗才二十六歲,明豔不可方物,徐少華也隻有二十四歲,比他出演唐僧時還要少年風華。電影劇本基本遵從了原著,服飾造型也美輪美奂,現在看來都毫不過時。

因為這個故事太出名,所以讀者也都有個定見,覺得故事諷刺了王太常夫妻不能知恩圖報,人不如獸。但為何如此,不如我們先重溫一下劇情。

...

太常是個官名,漢朝時為九卿之一。以後各代設太常寺,置卿和少卿各一人,掌管宮廷祭犯禮樂等事。這位姓王的太常不知是卿還是少卿,這不重要。蒲松齡之所以給他這麼個工作職位(或者說,單位),一來是為了諷刺此人不知禮,二來是為了叙事稱呼方便,這麼差勁的人品,不配有名字,但又需要稱呼他,就拿官職來代替吧!

王太常幼時午睡,有個狐狸來他房裡躲避雷劫。有關雷劫,是修仙的動物定期要遭受的劫難,躲過去就升級,武力值加強,躲不過去就game over了。這事兒以前講《嬌娜》那個故事時說過。

狐狸遇到雷劫,如果身邊能有個人間的貴人(一般是做官的),雷公就不好意思來劈了。所以嬌娜一大家子人就找了發迹做官的書生孔雪笠去幫忙保護。而這隻狐狸是個單身狗,沒法抱團取暖,隻能自己四處尋找貴人,最後摸到了小王的卧室裡,躲過一劫。

後來小王長大,少年中進士,一路從知縣一直做到監察禦史。他生個白癡兒子叫元豐,十六歲了還不分公母,所以娶不到媳婦。有個虞老婆子帶了女兒上門,主動要求給元豐做媳婦。這女兒名叫小翠,“嫣然展笑,真仙品也”。

小翠聰明伶俐,會看人臉色,女紅也很好,隻是貪玩。她用布做了足球帶着元豐和丫鬟玩,稍有現代教育常識的就會知道,這是在訓練孩子的感統能力。可是老王夫婦是古代凡人,很愚昧,對此無法理解。有一次,球打到老王臉上,傻兒子去撿球。老王就發起了孩子脾氣。

古代男人隻負責養家,不知該怎麼親子,所以中國自古以來都是喪偶式育兒。一旦父子狹路相逢,就必須擺出君臣主仆一樣的架勢來。但是元豐傻,不知為臣子該怎麼做。老王自從救了狐狸雷劫,就被家裡父兄視為有出息的貴人,從小被慣到大,一路順遂,也沒體驗過體育競技中的肢體沖撞和傷害,所以這一下暴跳如雷。

就為了報複兒子踢球踢到他,他自己撿了石子去打兒子。傻兒子自然打不過他,被打哭了。老王打赢了還不算,還叫老婆來罵小翠。這一幕,老王表現得比元豐更像一個熊孩子。

然後小翠給元豐化妝,在這個過程中教他識别和體會顔色,結果又被婆婆罵,小翠不為所動。婆婆見兒媳并沒有因為挨罵而壞了心情,她的心情就更壞,于是暴打兒子。小翠這才求饒。看來小翠比元豐的父母更疼惜他。

小翠用零食哄元豐,帶着他玩cosplay遊戲,霸王别姬,昭君出塞的劇情,他們都玩過。這是一種很好的啟發孩子通過角色扮演來了解曆史和人情世故的方法。感覺小翠其實是個醫治自閉症的專家。

王太常有個政敵王給谏住在鄰近,一直嫉妒他,想找茬。王太常束手無策,惶惶不可終日。在三年一次的官吏考核前,小翠假扮吏部尚書訪問王太常,故意給王給谏看見,使之誤以為吏部尚書與老王關系不一般,從而不敢再暗算。老王起初怕小翠惹來麻煩,後來發現是個喜出望外的結局,也暗自高興。

過了一年,朝中罷相,在這個敏感時期,偏有人寫了一封私信給王太常,誤送到王給谏家裡。王給谏便借機要挾,向他借一萬兩銀子,王太常拒絕了。王給谏又親自上門來談,王太常偏偏此時找不到官服。王給谏等待的時候,小翠故意跟元豐玩皇帝和妃子的cosplay。王給谏見元豐身穿皇帝的龍袍冠冕,就哄騙他脫下衣冠,帶走了。

王太常得知,立時吓懵,和夫人拿着棍棒去打小翠。小翠緊關房門,王太常要拿斧子劈門。小翠笑着指出,您留我一條命,可以由我來承擔刑罰,要是打死了我,就成了殺人滅口死無對證了。王太常吓得趕緊把斧子扔了。

王給谏向皇帝揭發王太常謀反,有龍袍、皇冠為證。皇帝打開驗看,皇冠是高梁稭子編的,龍袍是個破舊的黃布包袱皮。皇帝責怪王給谏誣陷好人。皇帝又把元豐叫來一看,是個白癡。皇上笑說這樣的傻瓜能當皇帝嗎?

王給谏指控王太常家有妖人。司法官吏把王家的丫鬟仆人拘去審訊,大家都說:“哪有妖人?隻有個瘋颠媳婦和一個癡呆兒子,整天鬧着玩兒罷了。”街坊四鄰也是這樣說。

于是判王給谏誣告,充軍雲南。從這以後,王太常才發覺小翠不是常人。後來王太常又升了官,唯一遺憾的就是沒有孫子。元豐成親三年,與小翠都是分床睡。夫人搬走他的床,小翠也各種撩撥,終是不通人事。

後來小翠借洗澡的機會,給元豐添加熱水,把他燙死了。王夫人來找小翠拼命,此時元豐醒來,一通發汗之後,變成了一個智力正常的人。小夫妻恩愛和諧。

後來王太常被王給谏遺黨彈劾罷官,還要受處分。他家中有個廣西巡撫贈送的玉瓶,價值幾千兩銀子,準備拿出來行賄以減輕處罰。小翠喜歡這花瓶,常拿在手裡玩,不小心摔碎了。

老兩口正為丢官煩惱,一聽此事,齊聲責罵小翠。小翠憤而出走,臨行前說明自己不是凡人,來此一為報救母雷劫之恩,二為她與元豐有五年塵緣。

老王夫婦總算明白自己過分了,眼看着兒子害了相思病,想趕快為他續弦,元豐不肯,找畫師畫了小翠肖像供奉。

兩年後,元豐偶然經過自家郊外花園,聽到牆内笑聲,竟然是小翠和她的大姐。小翠不肯回婆家,元豐就留在園裡陪小翠。

婆婆親自來道歉,她依然不肯回去。過了一年,小翠容貌聲音漸漸與以前不同了,雖然比從前更美,但與畫像簡直判若兩人。她說自己不會生育,勸元豐在家另娶一個,以後兩頭跑。

元豐于是跟鐘太史家的小姐訂了親,發現鐘小姐的外形言行都與小翠一模一樣,而小翠留下一塊玉玦,再不回來了。

王太常救老狐狸時還是個小孩,救狐仙完全是無心之舉,自然也沒指望對方報答。但老狐狸精心策劃了這一場母債女還的行動。按照多數狐狸報恩的套路,冤有頭債有主,誰欠債誰來報答,最常規的做法應該是老狐狸自己化作美女來給老王以身相許,哪怕是做個妾呢?治療自閉症兒子,戰勝政治敵人,這種事情,相信老狐狸做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

然而老狐狸不肯,在之後的三十多年裡,她與王太常沒有任何交集。大概王太常人品實在差勁,老狐狸也受不了與他共同生活,即便是報恩也不行。她選擇在之後的歲月裡嫁個如意郎君,生個孩子來報答他家。她沒有選擇年長的穿綠裙的長女,而選擇了年幼的小翠。理由是小翠與元豐有五年塵緣,大概是八字掐算的吧?

小翠就這樣被孝道綁架着,被母親忽悠着,來王家報恩了。其實元豐模樣心地比他老爸強多了。後來王太常被罷官,鐘太史卻依然願意把天仙般的女兒嫁給王元豐做續弦,就足以證明元豐個人條件相當不錯。

小翠的母親甚至幫她想好了退路:讓她一開始就變化做鐘小姐的模樣,對虞小翠來說,因為有了鐘小姐來替代她,她就可以淡出元豐的生活,讓他漸漸不再想她。對于鐘小姐而言,這種莞莞類卿的婚姻能确保她一進門就獲得夫君喜愛,但她永遠隻是個最佳替代品。

這對小翠和鐘小姐雙方,不知是幸運還是不幸。

王太常雖然位及人臣,卻并非什麼好人,他與王給谏的争鬥,本質上是狗咬狗。所以,狐狸報恩也隻肯保全他的性命,卻不肯保全他的官職。

蒲松齡認為

一狐也,以無心之德,而猶思所報;而身受再造之福者,顧失聲于破甑,何其鄙哉!月缺重圓,從容而去,始知仙人之情,亦更深于流俗也!

然而,狐狸的報恩,未必是出于道德,更可能是出于因果。這一世欠了對方,如果不償還,勢必影響今後的修行。

王太常夫婦之所以後來表現得知恩不報,人不如狐,主要還是因為他們是凡人中的俗人。

俗人是講究門當戶對的。起初小翠過門時,王太常夫婦是又驚又喜,因為這是唯一一個肯嫁給他家傻兒子的姑娘。雖然他家門第高,但元豐的個人條件使他連一個小戶人家的姑娘都難以娶到。一個連性别意識都沒有的傻子,誰會願意跳這個火坑?所以,小翠是他家的天使。因為小翠的條件是優于元豐的。

後來時間長了,習慣成自然,老夫婦就開始對兒媳看不順眼起來,起初不好意思直接責打,就拿兒子撒氣。後來小翠的戰術越發令他們驚恐不解,于是開始責打起來。因為他們潛意識裡想着,既然這個窮家美女肯嫁給元豐,那麼自然也會有類似條件的美女願意趁機嫁入豪門,當初真該多挑揀一下。這個時候,他們覺得瘋瘋癫癫的小翠跟傻兒子其實也條件相當,而小翠又沒有門第,所以并不值得珍惜。

後來小翠幫助王家解除了政治危機,太常夫婦也意識到小翠不是凡人,但是小翠不肯承認,他們也就自己安慰自己,這大概是誤打誤撞才解決了政敵吧?不然一個小姑娘哪來這麼深的心機謀略呢?所以,小翠的功勞,被他們簡單抹殺了。因為人是不願意輕易承認别人有恩于自己的,這會增加太多心理負擔。

再後來,小翠治好了元豐,不但不會讓太常夫婦感激涕零,反而令他們更加嫌棄她。因為元豐智力正常之後,就成了翩翩濁世佳公子,倒是小翠配不上元豐了。而且小翠婚後四年沒有生育(雖然實際同居隻有一年),而元豐又獨愛小翠,越發讓他們心裡窩火,覺得優質股被賤賣了。後來因為花瓶責打小翠,并非偶然,花瓶的事,是他們一直尋找的一個契機。

小翠說過,公公罵她一輩子生不出孩子來。作為公公,這樣直接咒罵兒媳是很失體統的。進士出身的王太常真是白讀了聖賢書。

而在小翠這一邊,就更加委屈。本來她來報恩就是出于孝道,對王家沒啥感情基礎,照顧元豐完全是出于對殘疾人的愛心。玩鬧是她改進元豐智商情商體能的方法,同時又是打擊政敵的鋪墊,不但得不到老王夫妻的理解支持,反而要天天挨打受罵。在這種衆人皆醉我獨醒的狀态下運籌帷幄的小翠,本身也面臨着巨大壓力。雖然她是狐仙,可并未修煉千年,她也不過是個十六歲的少女而已。跟這幫低智商凡人共處已經夠勉為其難了,還要被對方歧視,明明該是她歧視對方才對。

所以,這樁婚姻一開始就是彼此看不上對方,因為各有各的為難,所以各自抱着屈尊的心态結為連理。王家夫婦想着給兒子找個伴兒生個娃。小翠母女想着報了恩滿五年就一刀兩斷。

而後來王家夫婦知道了小翠是狐仙,這才改變了态度,婆婆還登門道歉求諒解。因為她意識到,仙人能給家裡帶來的好處,是尋常富貴人家無法給與的。

小翠那邊也發生了變化:她愛上了元豐。眼瞅着自己照顧治療了三四年的小傻瓜突然變成了深情帥哥,她哪裡舍得離開呢?雖然挨罵使她憤恨,不想再見公婆,但與元豐還有一年的緣分,所以她主動來郊外别墅等待他。

然而狐狸媽媽的法力強大,安排好的計劃也是不能改變的。小翠做出了最後的抗争,她逐漸變回了自己的本來相貌。她不想再頂着鐘小姐的臉,為他人做嫁衣裳,她問元豐自己跟原來那個,哪個更美。元豐承認小翠現在更美,但他還是認原來那個小翠,現在這個,他覺得陌生。小翠笑着燒去了元豐為她畫的像,那是鐘小姐的畫像。她以前為元豐做的一切,都成為鐘小姐過門時的感情加分。而真正的她自己,與愛人漸行漸遠。

其實現實中很多婚姻也是這樣,原配把一個相遇于微時的毛頭小夥培養支持成一個雙商極高又富有魅力的成熟成功帥哥,最後隻能是便宜了新歡。

最後,小翠離去,元豐娶到了門當戶對的鐘小姐,皆大歡喜。隻有門當戶對,才能天長地久。王家不知情時,嫌棄小翠出身微賤,等小翠的狐仙身份暴露,王家開始上趕着挽留小翠。而小翠那邊又開始嫌棄王家了。

人類是多麼膚淺啊,不但不能知恩圖報,而且嫌貧愛富,過河拆橋,就連深愛了那麼久的癡情公子,也隻是個被一張臉就能騙過的視覺動物。

小狐狸的心碎了一地。

小翠的高智慧,是愚昧的人類永遠無法理解的。而像她公公那樣的人,居然也能升官掌權,而且天雷都不敢劈他,反而要劈死狐仙,真是太沒有道理了!

小翠花了五年時間在人間,五分之三多的時間都是在報答公公對母親的恩德,換言之,她是在盡孝。隻有不到五分之二的時間是在享受她自己的愛情。這大概也是世俗婚姻的真相,在婚姻中,你能享受到與愛情相關的部分是比較少的,更多是家庭責任和解決各種問題。而一旦你解決了該解決的問題,自以為獲得了解脫,可以充分享受愛情時,卻發現愛情其實也很脆弱,僅僅靠着愛情,也無法維系婚姻。

如果小翠不走,等元豐和鐘小姐生出孩子來,他們這份初戀的愛情也必将消磨殆盡。元豐家的危機已經解決,小翠的美貌,鐘小姐也有,那是元豐先入為主的審美,後來小翠變回本來面目,即便再美,元豐還是念舊。而且鐘小姐還有生育能力,這是小翠所不具備的。人類的婚姻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彼此有對方需要的價值。小翠對于王家來說,就是拉完了磨的驢,所以小翠要趕在自己完全成為一個多餘的人之前離開。

與其說,這是一個知恩不報的狐仙故事,不如說,這是對人類婚姻本質的露骨注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