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唐詩《題某公宅》-貫休

宅成天下借圖看,始笑平生眼力悭。

地占百灣多是水,樓無一面不當山。

荷深似入苕溪路,石怪疑行雁蕩間。

隻恐中原方鼎沸,天心未遣主人閑。

...

作者生活的年代,大大小小的軍閥們割據一方,彼此相互争戰不休,人民颠沛流離、苦不堪言。然而,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們卻仍然生活奢侈,争相建造豪宅大院。

又一所豪宅落成,作者有感于此,寫下這首詩。

豪宅建成,人們都前去觀賞,更多的人無法親身前往,也要借來圖紙和圖畫一觀,看後紛紛感歎自己目光短淺。“悭”本意是小氣、吝啬,這裡可作目光短淺理解。

豪宅占地廣闊,宅院周圍和庭院裡有很多池塘和水灣,宏偉的樓宇,不論哪一面都可以直接觀賞山景。

劃小船蕩入水池中,荷葉叢叢,荷花豔麗,好似到了苕溪一般;走入假山亭榭,怪石嶙峋,錯落有緻,真使人疑心自己是否步入了美麗的雁蕩山。

隻是,中原各地此時戰亂紛紛,兵戈四起,恐怕上天也未必讓豪宅的主人們如此悠閑享樂吧?

通讀全詩,可以看出,作者雖然将那些高官們的宅邸形容得如此漂亮豪華,但是詩的主旨仍然是對此加以反對和嘲諷。國家和社會如此混亂,人民如此流離痛苦,每個人都應該盡自己的力量加以改善,更不應該隻顧自己奢華享受。

苕溪:tiáo河川名。源于浙江省天目山,分東苕和西苕,于吳興縣彙合,注入太湖。秋時兩岸多苕花,其白如雪,故稱為「苕溪」,風景非常秀麗,也稱為「苕水」。

雁蕩山:浙江省著名風景區,以山峰險峭著名。

作者貫休(832-912):浙江蘭溪人,唐末五代著名畫僧,唐亡後于晚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為“禅月大師”。貫休同時以詩著名,有《禅月集》存世。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