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打牛式點評《樂隊的夏天》

...



(二)指手劃腳點評樂隊與主唱,超級大樂迷和專業歌迷

1. 樂隊與主唱:

上周“樂夏”播出後,有一首歌大火并上了熱搜,就是瓦依那與任素汐合唱的《大夢》。這首歌從一個人上學唱到八十八歲,在簡單而憂郁的旋律中,每段都重複怎麼辦這句話,唱出草民和普羅大衆的無奈無助無力甚至哀傷,想起這個多災多難和不幸可憐的民族,有一種令人悲天憫的感動和難受!

瓦依那樂隊的歌返樸歸真,無論旋律、歌詞和樂器及服飾都簡單而自然,正如他們從都市退隐鄉村的生活,

猶如注入樂壇的一股清泉……正如主唱,以前在山裡沒進城之前隻是看到滿山都是竹子,但從城裡返鄉後,發現那不是一根根笛子嗎……

三季“樂夏”參賽的樂隊我粗劃為四類型:俗、達、雅、洋。

第一種俗,就是接近瓦依那這種民間民謠民族類的,諸如二手玫瑰、五條人、九連真人、安達等樂隊。地域的也是地域的,民族的還是民族的。

第二種達,屬于本土的原創的前衛的搖滾。如以新褲子、刺猬為代表的搖滾鬥士。這類樂隊除了音樂和節奏的叛逆和激烈外,更彰顯其歌詞的尖銳和爆發!

第三種雅,更偏向文藝、都市和流行。如痛仰、達達、馬賽克等。他們分别演唱的《西湖》、《南方》和《莫裡森與雜貨鋪》等很慢搖和動聽。

第四種洋,以第二季冠軍“重塑雕像的權力”為标杆的諸如“Joyside”、盤尼西林”、“clike#15”等則更歐美範和國際化,歌詞都以英語演唱,更接近現代音樂如搖滾、爵士和黑人音樂的海外本源。尤其對幾乎聽不懂英文的我及這類聽衆,反而弱化了歌詞的意義更彰顯了音樂的純粹和魅力。

參加三季樂夏的樂隊共91支,兼容了各種風格和層次,我隻是憑着看了第一遍的最初印象、感覺和喜歡寫出大概的分類和評論。難免以偏概全、挂一漏萬……

在這段樂評的結尾我想說說純屬個人的兩個偏好:一是女鼓手石璐,我把她比喻成女哪咤(好象昨晚石璐重回Nova heart與馮海甯二度合作演出時那英也脫口而出這個評價)。無論她打鼓吋的氣場還是她的觀點都張揚出一種女權式的飒爽和驚豔。二是“八仙飯店”的主唱王帆在重新演繹張雨生的冷門歌曲《單身旅行》時的洋氣和妖氣,那種美人魚和青蛇混合式的氣質和形體,特别是那種遊離、缥缈、幽冷、空虛和絲滑的發音和腔調讓人有一種身不由己、欲罷不能的吸力、快感和難忘……

看三季“樂夏”令我仿佛恍如回到曾有幸叁與其中的、由朦胧詩人和評論家徐.敬. 亞先生策劃并發起的,由《深圳青年報》與《詩歌報》聯合推出的那場驚世駭俗、風起雲湧的“ 中國詩壇1986”現代詩群體大展”,引發魚龍混雜的來自全國的數萬青年詩人的回應,吸引64個詩歌流派100多位詩人攜口号、主張和詩作參展發布,最終結集出版了那本著名的先鋒詩歌紅皮書《中國現代主義詩群大觀》。

2.超級大樂迷:由于這類嘉賓都是家喻戶曉的明星式人物,過多的品頭論足有嘩衆取寵之嫌。所以隻寫三位,其他忽略。

a. 張亞東:專業擔當。

他與窦唯合作也坦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