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識人才
當年,有一次李鴻章向曾國藩推薦三個年輕人,他請他看給三個人安排什麼職務。曾國藩這個人非常有智慧,他知道來意之後,先不出來,在暗中看三個人的神色,看他們怎麼樣。過了很久曾國藩才出來,與三個人交談了幾句話就讓他們退出去了。然後他對李鴻章說:“第一個年輕人可以讓他負責後勤;第二個年輕人可以派給他一個虛職,不能委以重任;第三個年輕人大将之才,前途不可限量啊。”李鴻章大惑不解:“請問仁兄,你是怎麼看出來的?”曾國藩說:“第一個年輕人目光低垂,不敢仰視,問話有一句答一句,老實忠厚,但魄力不夠,适合做後勤;第二個年輕人看似很恭敬,‘是是’,很恭敬,但東張西望,言語機靈,獻媚投機,不堪重用,這種人不能用啊;第三個年輕人目光凜然,話雖不多,卻敢于直抒己見,與我意見相左(就是哪怕跟曾國藩意見不一樣),也不卑不亢,是大将之才,這個人可以委以重任。”果然第三個年輕人就是當年擔任台灣巡撫,在中法戰争中保衛台灣的民族英雄——劉銘傳。
你們以後跟人家講話,去找工作interview[注:面試]的時候,人家問你:“這個事情你能做嗎?”“可以,我會做。”——不敢仰視别人。你要有信心,“我會做!可以做!”“好,這個人行。”對不對?要盯着人家看。
第二個年輕人看似很恭敬,‘是是’,很恭敬,但東張西望,所以你和人家講話的時候,和老闆講話的時候,老闆說,“這個事情我派你去”,你說,“是啊是啊,老闆”,心不定,言語機靈,獻媚投機,不堪重用,這種人不能用啊。
第三個年輕人目光凜然,話雖不多,卻敢于直抒己見,與我意見相左(就是哪怕跟曾國藩意見不一樣),也不卑不亢,是大将之才,這個人可以委以重任。果然第三個年輕人就是當年擔任台灣巡撫,在中法戰争中保衛台灣的民族英雄——劉銘傳。
人的一生總在得失之間,很多人将得失寫在了臉上,你跟他一講話,你已經看出來這個人的成功和失敗。很多人一輩子的失敗都寫在了臉上,人家說:“你好嗎?”“好……”你說能好嗎?所以,從得到生命的那一刻起,我們的一生其實已經在得失中徘徊。記住師 父的話,得到了不要狂喜,因為得到了也會失去;失去了不要傷心,因為得失都會重現。得失随緣,懂得有所得必有所失。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