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行舟》柒拾貳:精妙的比喻背後是藏着作者對文體的精細鍛造

文/翻滾吧小七

《紙上行舟》是80後寫作者黎幺的一部短篇小說集,其中集結了8篇與時間有關的作品。

這些小說,在語言上比較緊湊、跳躍,行文中廣泛應用修辭手法。因為,作者認為“所有的修辭現象與自然的風雲流變擁有同樣的實在性”。這種寫法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個人的文學觀。

在黎幺的眼中,比喻甚至不是一種修辭,而是一種很自然的和物質等同的存在。我想,正是由于作者這種獨特的看世界的方式,使得他的小說中,充滿了各種奇奇怪怪的比喻。

這些大大小小的比喻,讓整部小說形成了一種荒誕離奇的文風。以至于,大部分讀者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都會有一種“看不懂”的感覺。

所以,坦率來講,黎幺的這本小說讀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它肯定不會是大衆所喜歡的那種熱門小說,而是隻能屬于少數人的特殊愛好。

...

《紙上行舟》封面

個人認為,幾個短篇小說中,把比喻用得最出神入化的,莫過于開首那篇戲仿《西遊記》的《柒拾貳》。

下面,我們以《柒拾貳》為例,深入解讀一下小說中那些精彩紛呈甚至令人叫絕的比喻。

比喻1

“在猿猴之中,孫稱得上是聰明絕頂了,但他顯然更為倚重力量一一一棍頭劈空的勁風如同透明的缢獸:比如一頭撲擊羚羊的豹。

一種戰鬥本能使他把最平常不過的社會交往都變成了動作電影。闖禍,這個詞相較于他的所作所為,都顯得過于消極了。他從未緻力于任何建設性的事務,他隻對這類行為的反面感興趣:破壞與拆解。”

段落開頭的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它将一陣風比作一頭撲向羚羊的豹。

這樣的比喻,從正常思維看來,是非常不符合邏輯的,但細細想來,卻發現:這樣寫,恰恰能很好地表現孫一棍子劈下去的那種強大的力量感。

孫的這種巨大驚人的力量,更好地表現了他的“戰鬥本能”,即已将最平常不過的社會交往都變成了動作電影。戰鬥、破壞、拆解,就是他的日常!

...

86版《西遊記》裡孫悟空的形象
比喻2

“安靜的晌午,白色牧群蠶食藍色原野,孫又做夢了。夜的黑色翅膀撲打他的眼睛,在石頭子宮裡憋出來的哮喘在夢境裡變成一隻大狗,死命追咬他的腳後跟。

對于他來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聯想,靈魂的形體總是對應于某種動态,鳥的靈魂是風。夢中的山不是花果山,夢中的洞不是水簾洞。夢裡的死不是死,是一個跌倒的慢動作,永遠挨不着地。”

這一段描繪了孫的一個夢境。

“夜的黑色翅膀撲打他的眼睛”,這裡将黑夜比喻成一隻長着黑色翅膀的鳥。“夜”一樣的大鳥用翅膀撲打着他的眼睛。

這種感覺既奇幻,又壓抑,仿佛能感受到我們睡覺時做一個噩夢卻怎麼也醒不過來的那種沉重的恐怖!

而夢裡,“石頭子宮裡憋出來的哮喘”變成了一隻大狗,死命追咬他的腳後跟。

這又是一個非常奇妙的比喻。它将在母體子宮裡的憋悶和喘氣比喻成一隻在孫的屁股後面緊追不放的大狗。

作者在這裡運用了一種類似通感的比喻,将這種急促、驚恐、心慌的感覺具象化了。本來,這些感覺是隻能體驗卻不可言傳的。而這種通感化的比喻,讓它們有了形象生動的畫面和身臨其境的場景。

至于為什麼要這樣寫,其實作者已經緊随其後地給出了答案。

這些都是正常的聯想。因為,靈魂的形體總是對應于某種動态,就像鳥的靈魂是風。

這裡,又巧妙呼應了剛才的那個比喻——“夜的黑色翅膀撲打他的眼睛”。原來,那隻撲打孫的眼睛的“鳥”,也可以理解成一陣風。在這裡,“鳥”與“風”早已脫離了它們原本的物質形态,而具備了某種精神上的同一性。

所以,夢裡的山便不是實際意義上的花果山,夢裡的洞也不是孫真正居住的水簾洞。“山”和“洞”可能都對應着某種與感官相連的動态。

而夢裡的死,則一定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死。它是一種“跌倒的慢動作”,呈自然落體的進行時,因此會有一種永遠挨不着地的感覺。

這裡,作者對于“夢裡的死”的描寫,我讀來很親切,因為自己在生活中是有的親身體驗的。

從小到大,夢裡的死大多不是血腥場面,而幾乎都表現為自高處墜落。所以,夢中的死亡最恐怖的不是最後的那一下,而是永遠處在往下掉的進行狀态。

未知的恐懼,是最大的恐懼。正由于你總是掉不到地上,才最是可怕。沒完沒了的恐懼,是最大的折磨,因為你會發現自己永遠處在“掉下去”的狀态下。

...

比喻3

“而在孫看來,唱歌是在發情期才需要做的事情。歌詞的内容繁瑣而無趣,為了押韻用上了衆多歎詞、語氣詞,還有很多并不必要的重複,無非是想要告訴他,山上有仙人。仙人名叫須菩提老祖,喜歡像腌生棗一樣把一千個弟子浸泡在他的教誨裡。”

讀到這裡,孫的師傅——須菩提老祖,終于隆重登場。然後,這裡出現了一個我非常喜歡的比喻。

在這裡,它把1000個弟子比喻成一堆生棗,而師傅的教誨則可能是用來腌制棗子的白酒。

新鮮的紅棗,經過白酒多日的浸泡,會變得和以前不一樣,甚至升華進化成一種風味獨特的全新美食。

孫,就是那一顆生棗,混沌未開,野性未馴,心智尚未啟蒙。果然,經過師傅須菩提老祖的一番點撥,孫從此脫胎換骨,進化為一代齊天大聖!

所以,作者使用的這個比喻,雖然初看不盡合理,怎麼能把人比喻成“生棗”呢?

但是,當你想清楚了“教育人”和“腌生棗”在本質精神上的共通之處,就可以領悟這個比喻的美妙!

...

敦煌酒棗
結 語

雖然,我們這裡僅以《柒拾貳》為例,但從《紙上行舟》裡其他幾篇短篇小說,如《猛犸》、《機械動物志》中,我們同樣也會發現:

作者黎幺對比喻手法的運用,不是為了炫技,而是為意境表達和主題表現服務的。

你可以天馬行空,但必須萬變不離其宗!

比喻再新奇,叙事再跳躍,表達的深層内核也是和文本主題相符的本質精神。

所以,絕妙的比喻就像身體的一部分,是和小說本身融為一體的。

作者簡介:翻滾吧小七,情感美文領域創作者,熱愛寫作,專注成長,解讀情感,願與你共情。原創不易,盜版必究。歡迎點贊并關注哦。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