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馬傳103
悟空跳上高峰,即縱雲趕上看時,乃是太白金星。走到身邊,用手扯住,口口聲聲隻叫他的小名道:“李長庚!李長庚!你好憊懶!有甚話,當面來說便好,怎麼裝做個山林之老魇樣混我!”金星慌忙施禮道:“大聖,報信來遲,乞勿罪!乞勿罪!這魔頭果是神通廣大,勢要峥嵘,隻看你挪移變化,乖巧機謀,可便過去;如若怠慢些兒,其實難去。”行者謝道:“感激!感激!果然此處難行,望老星上界與玉帝說聲,借些天兵幫助老孫幫助。”金星道:“有!有!有!你隻口信帶去,就是十萬天兵,也是有的。”
大聖别了金星,按落雲頭道:“适才那個老兒,原是太白星來與我們報信的。”師父道:“徒弟,快趕上他,問他那裡另有個路,我們轉了去罷。”行者道:“轉不得,此山徑過有八百裡,四周圍不知更有多少路哩,怎麼轉得?”師父道:“徒弟,似此艱難,怎生拜佛!”行者道:“他這報信,必有幾分虛話,隻是要我們着意留心,誠所謂以告者,過也。”八戒道:“又有甚商議?”行者道:“沒甚商議,你且在這裡用心保守師父,沙僧好生看守行李,等老孫先上嶺打聽打聽,看前後共有多少妖怪,拿住一個,問他個詳細,教他寫個執結,開個花名,把他老老小小,一一查明,吩咐他關了洞門,不許阻路,卻請師父靜靜悄悄的過去,方顯得老孫手段!”沙僧隻教:“仔細!仔細!”行者笑道:“不消囑咐,我這一去,就是東洋大海也蕩開路,就是鐵裹銀山也撞透門!”
好大聖,唿哨一聲,縱筋鬥雲,跳上高峰,扳藤負葛,平山觀看,那山裡靜悄無人。忽失聲道:“錯了!錯了!不該放這金星老兒去了,他原來恐唬我,這裡那有個甚麼妖精!他就出來跳風頑耍,必定拈槍弄棒,躁演武藝,如何沒有一個?”正自家揣度,隻聽得山背後,叮叮當當、辟辟剝剝梆鈴之聲。急回頭看處,原來是個小妖兒,掮着一杆“令”字旗,腰間懸着鈴子,手裡敲着梆子,從北向南而走。仔細看他,有一丈二尺的身子。行者暗笑道:“他必是個鋪兵,想是送公文下報帖的。且等我去聽他一聽,看他說些甚話。”好大聖,撚着訣,念個咒,搖身一變,變做個蒼蠅兒,輕輕飛在他帽子上,側耳聽之。隻見那小妖走上大路,敲着梆,搖着鈴,口裡作念道:“我等尋山的,各人是謹慎堤防孫行者:他會變蒼蠅!”行者聞言,暗自驚疑道:“這厮看見我了,若未看見,怎麼就知我的名字,又知我會變蒼蠅!”原來那小妖也不曾見他,隻是那魔頭不知怎麼就吩咐他這話,卻是個謠言,着他這等胡念。行者不知,反疑他看見,就要取出棒來打他,卻又停住,暗想道:“曾記得八戒問金星時,他說老妖三個,小妖有四萬七八千名。似這小妖,再多幾萬,也不打緊,卻不知這三個老魔有多大手段。等我問他一問,動手不遲。”好大聖!你道他怎麼去問?跳下他的帽子來,釘在樹頭上,讓那小妖先行幾步,急轉身騰那,也變做個小妖兒,照依他敲着梆,搖着鈴,掮着旗,一般衣服,隻是比他略長了三五寸,口裡也那般念着,趕上前叫道:“走路的,等我一等。”那小妖回頭道:“你是那裡來的?”行者笑道:“好人呀!一家人也不認得!”小妖道:“我家沒你呀。”行者道:“怎的沒我?你認認看。”小妖道:“面生,認不得!認不得!”行者道:“可知道面生,我是燒火的,你會得我少。”小妖搖頭道:“沒有!沒有!我洞裡就是燒火的那些兄弟,也沒有這個嘴尖的。”行者暗想道:“這個嘴好的變尖了些了。”即低頭,把手侮着嘴柔一柔道:“我的嘴不尖啊。”真個就不尖了。那小妖道:“你剛才是個尖嘴,怎麼柔一柔就不尖了?疑惑人子!大不好認!不是我一家的!少會少會!可疑可疑!我那大王家法甚嚴,燒火的隻管燒火,巡山的隻管巡山,終不然教你燒火,又教你來巡山?”行者口乖,就趁過來道:“你不知道,大王見我燒得火好,就升我來巡山。”
小妖道:“也罷!我們這巡山的,一班有四十名,十班共四百名,各自年貌,各自名色。大王怕我們亂了班次,不好點卯,一家與我們一個牌兒為号。你可有牌兒?”行者隻見他那般打扮,那般報事,遂照他的模樣變了,因不曾看見他的牌兒,所以身上沒有。好大聖,更不說沒有,就滿口應承道:“我怎麼沒牌?但隻是剛才領的新牌。拿你的出來我看。”那小妖那裡知這個機括,即揭起衣服,貼身帶着個金漆牌兒,穿條絨線繩兒,扯與行者看看。行者見那牌背是個威鎮諸魔的金牌,正面有三個真字,是小鑽風,他卻心中暗想道:“不消說了!但是巡山的,必有個風字墜腳。”便道:“你且放下衣走過,等我拿牌兒你看。”即轉身,插下手,将尾巴梢兒的小毫毛拔下一根,撚他把,叫“變!”即變做個金漆牌兒,也穿上個綠絨繩兒,上書三個真字,乃總鑽風,拿出來,遞與他看了。小妖大驚道:“我們都叫做個小鑽風,偏你又叫做個甚麼總鑽風!”行者幹事找絕,說話合宜,就道:“你實不知,大王見我燒得火好,把我升個巡風,又與我個新牌,叫做總巡風,教我管你這一班四十名兄弟也。”那妖聞言,即忙唱喏道:“長官,長官,新點出來的,實是面生,言語沖撞,莫怪!”行者還着禮笑道:“怪便不怪你,隻是一件:見面錢卻要哩。每人拿出五兩來罷。”小妖道:“長官不要忙,待我向南嶺頭會了我這一班的人,一總打發罷。”行者道:“既如此,我和你同去。”那小妖真個前走,大聖随後相跟。
不數裡,忽見一座筆峰。何以謂之筆峰?那山頭上長出一條峰來,約有四五丈高,如筆插在架上一般,故以為名。行者到邊前,把尾巴掬一掬,跳上去坐在峰尖兒上,叫道:“鑽風!都過來!”那些小鑽風在下面躬身道:“長官,伺候。”行者道:“你可知大王點我出來之故?”小妖道:“不知。”行者道:“大王要吃唐僧,隻怕孫行者神通廣大,說他會變化,隻恐他變作小鑽風,來這裡-着路徑,打探消息,把我升作總鑽風,來查勘你們這一班可有假的。”小鑽風連聲應道:“長官,我們俱是真的。”行者道:“你既是真的,大王有甚本事,你可曉得?”小鑽風道:“我曉得。”行者道:“你曉得,快說來我聽。如若說得合着我,便是真的;若說差了一些兒,便是假的,我定拿去見大王處治。”那小鑽風見他坐在高處,弄獐弄智,呼呼喝喝的,沒奈何,隻得實說道:“我大王神通廣大,本事高強,一口曾吞了十萬天兵。”行者聞說,吐出一聲道:“你是假的!”小鑽風慌了道:“長官老爺,我是真的,怎麼說是假的?”行者道:“你既是真的,如何胡說!大王身子能有多大,一口都吞了十萬天兵?”小鑽風道:“長官原來不知,我大王會變化:要大能撐天堂,要小就如菜子。因那年王母娘娘設蟠桃大會,邀請諸仙,他不曾具柬來請,我大王意欲争天,被玉皇差十萬天兵來降我大王,是我大王變化法身,張開大口,似城門一般,用力吞将去,唬得衆天兵不敢交鋒,關了南天門,故此是一口曾吞十萬兵。”行者聞言暗笑道:“若是講手頭之話,老孫也曾幹過。”又應聲道:“二大王有何本事?”
小鑽風道:“二大王身高三丈,卧蠶眉,丹鳳眼,美人聲,匾擔牙,鼻似蛟龍。若與人争鬥,隻消一鼻子卷去,就是鐵背銅身,也就魂亡魄喪!”行者道:“鼻子卷人的妖精也好拿。”又應聲道:“三大王也有幾多手段?”小鑽風道:“我三大王不是凡間之怪物,名号雲程萬裡鵬,行動時,抟風運海,振北圖南。随身有一件兒寶貝,喚做陰陽二氣瓶。假若是把人裝在瓶中,一時三刻,化為漿水。”行者聽說,心中暗驚道:“妖魔倒也不怕,隻是仔細防他瓶兒。”又應聲道:“三個大王的本事,你倒也說得不差,與我知道的一樣。但隻是那個大王要吃唐僧哩?”小鑽風道:“長官,你不知道?”行者喝道:“我比你不知些兒!因恐汝等不知底細,吩咐我來着實盤問你哩!”小鑽風道:“我大大王與二大王久住在獅駝嶺獅駝洞。三大王不在這裡住,他原住處離此西下有四百裡遠近。那廂有座城,喚做獅駝國。他五百年前吃了這城國王及文武官僚,滿城大小男女也盡被他吃了幹淨,因此上奪了他的江山,如今盡是些妖怪。不知那一年打聽得東土唐朝差一個僧人去西天取經,說那唐僧乃十世修行的好人,有人吃他一塊肉,就延壽長生不老。隻因怕他一個徒弟孫行者十分利害,自家一個難為,徑來此處與我這兩個大王結為兄弟,合意同心,打夥兒捉那個唐僧也。”
悟空聞言,心中大怒道:“這潑魔十分無禮!我保唐僧成正果,他怎麼算計要吃我的人!”恨一聲,咬響鋼牙,掣出鐵棒,跳下高峰,把棍子望小妖頭上砑了一砑,可憐,就砑得象一個肉陀!自家見了又不忍道:“咦!他倒是個好意,把些家常話兒都與我說了,我怎麼卻這一下子就結果了他?也罷也罷,左右是左右!”好大聖,隻為師父阻路,沒奈何幹出這件事來。就把他牌兒解下,帶在自家腰裡,将“令”字旗掮在背上,腰間挂了鈴,手裡敲着梆子,迎風撚個訣,口裡念個咒語,搖身一變,變的就象小鑽風模樣,拽回步,徑轉舊路,找尋洞府,去打探那三個老妖魔的虛實。
入深山,依着舊路正走處,忽聽得人喊馬嘶之聲,即舉目觀之,原來是獅駝洞口有萬數小妖排列着槍刀劍戟,旗幟旌旄。這大聖心中暗喜道:“李長庚之言,真是不妄!真是不妄!”
原來這擺列的有些路數:二百五十名作一大隊伍。他隻見有四十名雜彩長旗,迎風亂舞,就知有萬名人馬,卻又自揣自度道:“老孫變作小鑽風,這一進去,那老魔若問我巡山的話,我必随機答應。倘或一時言語差訛,認得我啊,怎生脫體?就要往外跑時,那夥把門的擋住,如何出得門去?要拿洞裡妖王,必先除了門前衆怪!”你道他怎麼除得衆怪?好大聖想着:“那老魔不曾與我會面,就知我老孫的名頭,我且倚着我的這個名頭,仗着威風,說些大話,吓他一吓看。果然中土衆僧有緣有分,取得經回,這一去,隻消我幾句英雄之言,就吓退那門前若幹之怪;假若衆僧無緣無分,取不得真經啊,就是縱然說得蓮花現,也除不得西方洞外精。”心問口,口問心,思量此計,敲着梆,搖着鈴,徑直闖到獅駝洞口,早被前營上小妖擋住道:“小鑽風來了?”行者不應,低着頭就走。走至二層營裡,又被小妖扯住道: “小鑽風來了?”行者道:“來了。”衆妖道:“你今早巡風去,可曾撞見甚麼孫行者麼?”行者道:“撞見的,正在那裡磨扛子哩。”
衆妖害怕道:“他怎麼個模樣?磨甚麼扛子?”行者道:“他蹲在那澗邊,還似個開路神;若站起來,好道有十數丈長!手裡拿着一條鐵棒,就似碗來粗細的一根大扛子,在那石崖上抄一把水,磨一磨,口裡又念着:“扛子啊!這一向不曾拿你出來顯顯神通,這一去就有十萬妖精,也都替我打死!等我殺了那三個魔頭祭你!他要磨得明了,先打死你門前一萬精哩!”那些小妖聞得此言,一個個心驚膽戰,魂散魄飛。行者又道:“列位,那唐僧的肉也不多幾斤,也分不到我處,我們替他頂這個缸怎的!
不如我們各自散一散罷。”衆妖都道:“說得是,我們各自顧命去來。”假若是些軍民人等,服了聖化,就死也不敢走。原來此輩都是些狼蟲虎豹,走獸飛禽,嗚的一聲都哄然而去了。這個倒不象孫大聖幾句鋪頭話,卻就如楚歌聲吹散了八千兵!行者暗自喜道:“好了!老妖是死了!聞言就走,怎敢觌面相逢?這進去還似此言方好;若說差了,才這夥小妖有一兩個倒走進去聽見,卻不走了風訊?”你看他存心來古洞,仗膽入深門也。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