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要求
南開大學教授齊老師曾經分享過一個觀點:要求别人像你一樣,就是人性最大的愚蠢。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他深知,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同,看待事物的角度和立場自然不同。
一味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不僅會失去這個朋友,也會讓事情的走向超出自己的控制。
朋友曾經分享過自己的戀愛故事。
她說自己剛畢業的時候,談了場痛徹心扉的戀愛。
前男友是大男子主義,特别喜歡在一些小事情上彰顯自己的權力。
朋友喜歡吃辣,但男生覺得吃辣不健康,會刺激腸胃,于是絲毫不顧朋友是重慶人,一出門約會就拉着她吃清淡的粵菜。
朋友周末的時候喜歡約閨蜜去逛街,但男生覺得,大好的年紀不能用來放縱,于是不顧她已經和閨蜜約好了,強行拉着他去圖書館看書。
那個時候的朋友,雖然心裡不滿,但也一直覺得男生都是為了自己好,覺得男生懂得好多啊。
直到談婚論嫁時。
按照女生這邊的習俗,男方至少要給八萬八的彩禮,如果可以的話,還得加上一套房的首付。
當然女方的陪嫁也少不了,陪嫁一輛車就不說了,如果男方首付不夠,女方也願意一同承擔。
朋友和媽媽都覺得,這樣還算公正公平。
沒想到男生不幹了,他覺得自己被明碼标價了。
那段時間,一有機會,他都會在女生面前念叨着,誰家結婚都沒要彩禮,誰家結婚都沒買房子。
張口閉口都是女生太物質,隻看到了錢,卻絲毫不顧他們之間的情分。
一段段站在道德制高點的輸出,讓朋友頓時對這個男生産生了厭惡之心。
是啊,一個隻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動辄就對對方提出各種要求的人,你又能要求他婚後做到怎樣的包容與體諒呢。
也是那個時候,朋友真正看清了這個男生的真面目,也真正弄清楚了先前的他對自己的并非關心,而是掌控。
後來,這段關系也就這麼結束了。
其實你看這世間,真正能夠處理搞關系的人,都是有一顆同理心的人。
他們懂得為對方考慮,知道要尊重對方的觀點,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包容,要比強行改變更利于一段關系的發展。
如此,才會促成一段健康的關系。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