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王陽明,我的體會
在粵語中,“八卦”的本意是到處說是非、饒舌。現代漢語中,“八卦”一詞也用于形容荒誕低俗或沒有根據的新聞。
這幾年參加過不少和王陽明有關的讀書活動或者論壇、講座,總體感覺偏負面。
因為那一些分享者、演講者、表達者,說來道去無非是王陽明的生平、轶事,以及對王陽明的各種贊譽。
談到什麼是“格物緻知”,什麼是“知行合一”,什麼是“緻良知”時,就故作高深,羅列、堆砌的都是一些所謂“學術”語言,聽起來全是一些語無倫次的車轱辘話,他們表達的是一種居高臨下的态度:你們還不懂嗎?反正我懂了。
我們知道理查德.費曼是愛因斯坦之後又一個偉大的物理學家,他提出來的“費曼學習法”風靡全球,他的一個重要觀點就是簡化語言:“嘗試簡化你的描述,不要用學術化或抽象化的詞語。複雜的東西用簡單的話說,用自己的話,重新說一遍,讓外行人能聽得懂。”
有人用一句話概括費曼學習法:就是學任何東西,如果你能用簡單的話,用自己的話,不帶行話術語,說給八十歲的老太太聽,說給八歲的小孩聽。當這些人都聽懂了,你就把這個概念搞明白了。
所以說,那些所謂陽明學者、大咖實際上根本就不懂王陽明,他們的實力所在就是從故紙堆裡翻找王陽明的八卦故事。
作為曆史人物,王陽明肯定有其曆史局限性,我們學習王陽明不是學習語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是要學習王陽明語言、文字背後所表達的思想。
孫中山認為王陽明心學有消極作用,王陽明主張“緻良知”,認為“良知”是人人先天具備,不學而知的本能,自然,不存在“知難”問題。這導緻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注意力轉而“緻良知”,而消極于對客觀世界的探索和改造,反而廢了務實笃行。
這個不能全算王陽明的錯,而是後人根本就沒有讀懂王陽明,因為這不是王陽明的核心思想。
因為對人體科學不了解,對人類學習行為了解不夠,所以王陽明認為人是生而知之的,那我們知道人體科學,我們知道人是生而無知需要後天學習的就行了。
《明朝那些事兒》裡提到一個定律:在正德年間,千萬不要得罪王陽明。因為作為一般的社會人,總是受習俗、道德、法律、欲望和成見的影響,而王陽明卻“不在三界中,跳出五行外”,不受影響,逍遙自在。
“此心不動,随機而動”就是寫照。
從王陽明的生平我們可以看到王陽明是一路學習成長的,他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和提升。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假如王陽明沒有英年早逝,他的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思想一定更豐富、更有高度。
學習王陽明,千萬不要被一些“磚家”帶偏,哪怕他頭上的帽子再大,什麼“學者”“博導”“專家”“名師”的,都不要被他吓倒,我們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既要虛心求教又要大膽質疑。
我們質疑王陽明的語言和文字并不是要否定王陽明,而是要通過思辨學到王陽明的思想精髓并學以緻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