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尖沒飯吃

自從當上了家庭主廚,買菜做飯這檔子事兒,便成為日常。

做為老主顧,與家附近的菜市場裡那幾個固定檔口裡賣青菜、幹調、水産和水果的老闆們都成了熟頭熟腦的朋友。

他們都摸透了我的脾氣,有好的,從來不給我拿次的。

從他們手裡買的東西,質量從來都是他們掌控的事情,所以,我從來都不擔心。

價格也是他們摸着良心掂量的事兒,他們不說,我也不問。

年前這段時間,菜市場裡面的所有青菜價格,來了一次預料之中的突然瘋漲。

我最喜歡吃的當地産的小旱黃瓜,一市斤達到了十塊錢。

就算是平時最不喜歡吃尖兒椒,價格竟然創下了曆史新高,每公斤達到了二十多塊錢。

幾個買菜的朋友都像一家人一樣地設身處地勸我,一個工薪階層掙倆錢兒不容易,還是忍一忍,别花大價錢,趕這個時氣,偏偏吃這口東西。他們認為不值當的。

時氣不好,買賣人賺點兒錢很都難。

尤其是硬靠着時間,更得靠着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人氣兒,做以分角來計算收益的小買賣人,賺到的那點兒辛苦錢,就更加的不易。

放過有賺錢的機會不賺,誰都懂,這無異于從自己身上剜肉。

日子長了,人情世故也就越來越直白。他們的心,換來的就是像我一樣的所有顧客對他們的信任。

不問價、不看秤、隻看人。

買貨、付款,走人。

就是這麼簡單。

時間倒退到從前,可不是這麼簡單。

别小看這些掙錢不多的買賣人,他們的眼睛“毒”得狠。

是不是常客?夠不夠精明?能不能糊弄?他們隻要搭上一眼,就能看出來個八九不離十。

買的沒有賣的精,千真萬确。

曾經無比大呼的我,就是在無數次的“糊弄與反糊弄”的反複鬥法中,才逐漸學會怎麼樣面對這些人的。

我的體會就是,如果遇到陌生的市場,先不要急着出手。先看貨的質量,再看買貨的人數。

通常檔口或者攤位前聚集在一起買菜的人數越多,證明這個攤販兒,就越講究誠信。

上當受騙,隻能是一次兩次。

事不過三,那些靠一次兩次坑騙别人的商家,一定會随着時間的流逝,被市場淘汰的。

以現代人越來越高的智商和情商,誰都不可能輕易作賤自己。

攤販兒和商家,想要在市場上立得住個兒,信譽一定是那塊質地最好的金字招牌。

人們早已經參透了那句無比通透,但話糙理不糙的老話兒:

“人尖沒飯吃,狗尖沒屎吃。”

凡是人品賊尖溜滑,把錢看得比自己親爹還親的人,是掙不到什麼錢的。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