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是為了什麼

昨天看了一個視頻,是我很喜歡的曲曲直播切片。裡面一個西安30歲女孩連線,說自己博士剛畢業,不知道該去哪就業,或者是趕緊找人結婚。

一問結婚的對象,一個是北京一所高校的副教授,年收入30萬,沒房沒車,家裡也很普通,一個是山東縣城的同學,去一個小地方做醫生,要把她也遷到山東當地去。她自己内心很糾結,覺得兩個對象都太普通了,但是又覺得自己已經三十了,再不嫁人就更不值錢了。

像這樣的女生我也遇到過幾個。曲曲說了非常犀利的判斷,說她讀那麼多年書,難道就是為了嫁給一個沒房沒車,家庭如此普通的人,過這種生活嘛?真是振聾發聩啊。這女孩的父母收入高、又有社會地位,所以女孩一直很聽父母的話,好好讀書,再找個高校或者醫院做個普通人,再嫁一個普通人。這種生活穩定但是太無趣了。而且,曲曲一針見血指出她因為一直在讀書,對這個社會、男人都毫無認知,就按照父母的指示在生活,這樣的生活會很痛苦的。

我身邊的案例明擺着的,和這個女孩很像,就是一家心理機構的老闆的女兒,父親社會地位很高,學曆見識各方面都很高,家裡收入也高。但是父母過于照顧孩子,讓她讀了研究生,就回來自己家的機構工作。後來父女兩經常因為機構工作中的問題而對抗,所以女孩脫離了機構去找了個高校做普通心理老師。然後就開始面臨婚戀問題。因為從小對男性很少接觸,對男性懷有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經常拿對象和自己的父親來比較。導緻遇到的性格好的對她好的,她看不上,她覺得好的,又都是渣男。本來如果要是遇不到合适的對象,那麼就先工作再等着緣分到來也是可以的。但是她感受到父母期待的壓力,所以内耗極大,一遇到條件可以的,就急着想要推進婚戀。但面對好的對象,她又因為自身條件優越而不願意主動給對方提供情緒價值,好的對象自然就不願意找她。一般的對象願意跪舔她,但是往往也有各種索求。她卻又因為家庭經商的關系,對利益看得很重,不願意讓他人占便宜。所以對方占不到好處,也就逐漸放棄。這樣的情況下,就隻好一直單着。越拖越内耗。

如果在家庭教育中,隻一味的按照求穩的目标去培養孩子,那麼孩子的一生雖然是穩定的,但卻是毫無自我價值感的。雖然看似平穩,卻喪失了生命的活力,失去了快樂的能力。她自己無法感受到幸福,自然也無法帶給未來自己的小家庭幸福。

當下社會個個求穩,以至于穩定收入的工作變得條件非常苛刻,比如高學曆。但是女孩在追求高學曆的過程中,自身的婚戀價值是會嚴重貶損的。而且女孩一直在讀書,最後又不去學以緻用,隻是去一個普通的事業單位,找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然後找一個穩定收入的男人結婚,那又何必讀到那麼高學曆呢?聰明才智根本毫無用處,直接成了家庭主婦,被一個普通男人給綁定了。中間花費的求學時間和自己的聰明才智都白白浪費。

所以曲曲說得很好,人生規劃要以目标為導向,如果我們人生的目标是活出真我的風采,就應該讓孩子多去嘗試,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讀書隻要達到基本就業标準就可以了。不需要一直讀書,而是要多去嘗試各種生活方式。去體驗去試錯。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