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臉沒皮

  知乎上有個提問:有哪些令人醍醐灌頂的人生真相?

  高贊回答說:太要臉的人活不好,習慣沒臉沒皮,人生才能豁然開朗。

  生活中,有許多高敏感、高自尊的人,面子太薄,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外界的一點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百般内耗,萬般糾結,最終積郁成疾。

  而另一些人,卻有一顆穩定的内核,看似魯鈍,卻活得輕松自在。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和劉姥姥,便是如此。說兩個典型場景。

  一次黛玉生病時,正在房中歇息,忽聽有人叫嚷:“你這個不成器的小蹄子,你是一個什麼東西,整天跑到這院子裡頭混攪。”

  内心敏感的黛玉聞言,覺得對方指桑罵槐地暗指自己賴在賈府,委屈地哭暈了過去。

  但實際上,别人隻是在教訓自己的外孫 女。

  另一個場景是,某天劉姥姥特意拉着一車親自種的蔬菜瓜果,去賈府給大家嘗嘗鮮。

  賈府的人眼高于頂根本看不上,不僅嘲笑她寒酸,還在她頭上插花捉弄、取笑她。

  劉姥姥不怒不惱,反而插科打诨,自嘲自己是頭大母牛,逗得衆人哈哈大笑。

  黛玉心思敏感、臉皮薄,别人無心的一句話都會令她黯自神傷,最終在日日憂思中香消玉殒。

  劉姥姥活得“沒臉沒皮”,一生樂天知命,健康高壽。

  心理學上有個說法,叫“不穩定的高自尊”。

  意思是一個人把自尊建立在他人的評價上,一旦别人說他不好,對他不恭,就會心态失衡。

  生活中,我們可能也會有這樣的經曆。

  因為面子薄,害怕被拒絕,所以遇事總是畏首畏尾,猶豫不決;

  擔心自己的行為不符合别人的期待,總在過度自省、反思,陷入糾結與内耗。

《養生要集》中講:多思則神怠,多念則志散。

  心事太重,會消耗精神能量,思慮過重,病痛會找上門來。

  活得粗糙一些、鈍感一些,才能心無挂礙,輕松自得。

  作家蔡瀾,一向是個不太在乎臉面的人。當年拍電影,有人譏諷他“三腳貓功夫”,後來做美食節目,又有人說他“濫竽充數”。

  可他一概不往心裡去,反倒是樂呵呵地,繼續忙着寫書、旅遊,去各地品嘗美食。

  對外界的種種非議,他都做到了“入耳不入心”,因此一生活得快樂自由。

  作家馮唐曾說:幸福是不多想,自在是沒臉皮。

  活得通透的人,不會為無謂的事情糾結,也不會被别人的看法左右。

  這個世界上,并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多觀衆。

  忽略外界的目光,大膽活出自我,才是對自己真正的滋養。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