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三)

聽完母親這麼一說,小弟媳就不高興地嚷着:“不叫去,回家就是。”見是這樣,我就說道:“要不,中午都到我家去吧!”

二弟和小弟一聽我這麼一說,就想買點菜都到我家裡去了。見是這樣,我就又說道:“要買菜的話,還不如幹脆都到我媽那兒去了!”

幾人一商量,覺得這個辦法不錯,就準備回去順道買點菜,然後再到母親的家裡。這時,我就又想先跟母親打個電話了,小弟叫我不用打,打了不好,還不如直接去就是了。想想也是,我打消了這個念頭。

以前的年節假日裡,一直都是母親買好了菜,做好了,喊我們過去吃。我們要伸手幫忙,可要強的母親溺愛着我們,總是會說:“我能動,絕對不會叫你們伸手的。”聽到母親這麼一說,我們就常常地在客廳的沙發上邊看着電視邊聊着天。而廚房裡,隻有她一個人在忙碌着。

每次來去,我們是常常到了她那裡,吃過了,嘴一抹,走人了,仿佛是到飯店一般的随意。可是,随着時間的消逝,母親的年齡越來越大了,常常為了一桌菜,還要洗碗,以至需要忙乎好幾個鐘頭。最後,累得實在不能動了,才會由我們動動手。所以,一聽我們要去,就會條件反射似地不叫我們去,怕自己動不了,招待不好我們。特别是現在,腿腳又不方便,去個菜場,還要歇上好幾歇呢!

路過菜場,小弟買了條5斤重的大頭鲢子,11元一斤。小弟媳又買了袋酸菜。準備一條魚燒兩個菜:魚頭炖豆腐和酸菜魚。小弟喜歡燒菜,酸菜魚可是小弟的拿手菜。

二弟買了豬肉和一些蔬菜,我要付錢,二弟勸阻着,他付。他付就讓他付呗。

幾人買好了菜,小弟倆口兒先去母親那兒了,我和二弟到我家,把車充上電後也趕了來。

母親見了我們,說道:“你們來,我也沒買菜。”“沒買,沒買就是了,這不是有菜嘛!不用你忙,我們自己能燒。”小弟道。

買菜,我沒花錢,那就動動手呗。我卷了袖子來到廚房,把菜洗了洗,正要切時,小弟穿好了圍裙走了進來:“我來切,我來燒。”見是這樣,我隻好放下手裡的活走了出來。

來到了客廳,母親叫我喊孩子他媽過來吃飯。我就給她發了信息。她問:“誰燒飯?”我就逗她說:“你來燒!”一見這樣,她回道:“我不去了,在家吃。”

母親聽我這麼一說,責怪道:“好好講不好嗎?難怪你們鬧的(不快活)。”小弟媳一旁聞聽不由地哈哈笑了起來。

二弟仍是那般叫别人先給他的媳婦打個電話,這樣,好面子的二弟媳就會說:“你們先吃,不用等我。”而她常常是最後一個到,雖是殘湯剩菜,她也不在乎,反而吃得滿口生香。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