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法錘揲工藝

千錘百煉,塑盛世燦爛金光。


...

黃銅錘紋闆

錘揲,執錘而揲,手工錘揲出造型,不斷的錘擊讓金器規整成形,細節更加飽滿、有緻,靈氣初現,用手工匠藝,賦予貴金屬人文的溫度。錘揲是最原始的金屬鍛造工藝,每一個錘紋都需要完美的力度控制和美學制造,每一個作品都體現原始而樸素的力量感,每一件都是獨立的個體,是無法複制的肌理。


...


錘紋,也叫做錘目紋,是一種間于肌理和紋飾之間的裝飾手法。可是說到錘紋,大家潛意識裡都知道它是在日本金屬器物上常見的紋理,而且都以為錘紋是日本獨有的傳統手工藝之一。是這樣的嗎?不是。

但事實上,錘紋最開始是源于中國金銀銅器的加工。

今天帶大家欣賞一件國寶級錘紋工藝代表之作-西漢金獸。它是南京博物院的國寶級文物之一,也是中國考古發現的金器中最重的一件,是古代金屬鑄造工藝和金器捶擊工藝這兩種技法完美結合的産物。其全身布滿的斑紋大小一緻,呈不規則的圓形,是整體鑄成之後,特意用工具捶擊上去的。

西漢金獸,是漢代金器制作工藝代表作品,于1982年出土于江蘇省盱眙縣南窯莊窖藏,現藏于南京博物院。

西漢金獸呈豹形,蜷伏狀,豹頭枕伏于前腿之上頸部戴三輪項圈,頭頂有一環紐,通體錘飾圓形斑紋,通高10.2厘米,身長16厘米,身寬17.8厘米,重達9100克,含金量達99%,空腹、厚壁,澆鑄成形。根據外形特征,推測金獸的鑄造時代大約在戰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

錘紋銅闆作為一種極具裝飾效果的肌理,深受高端設計師的喜愛“手落為一錘,四錘成一紋。” 每一道錘紋,都是匠人手工上萬次錘打過程的記錄。一錘一打之間,呈現出千變萬化的風格,如阡陌縱橫的田野,如風吹荷塘的漣漪,随意自然。


...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