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楊維桢、薩都剌
王冕是繼張養浩之後元末最為著名的現實主義詩風代表。他的詩大多為同情人民苦難、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隐逸生活之作。雖然有模仿李、杜的痕迹,但語言質樸自然,感情率直真摯,興寄深遠孤潔。元代詩歌發展到王冕可以說已經達到了高峰,代表作有《白梅·其五十六》、《江南婦》、《梅花屋》、《題王有恒山房》等名篇。
楊維桢是元末最具藝術個性的詩人,他的詩論和創作都明顯地表現出排斥律詩而提倡古樂府的傾向,他雖然追蹤晚唐諸家,但不隻是在模聲拟調,而是強烈主張藝術創作個性化,追求超乎尋常的構思和奇特不凡的意象,力圖打破元代缺乏生氣的詩風,創造出了元代詩壇上獨一無二的“鐵崖體”。從《廬山瀑布謠》、《花遊曲》、《鐵城謠》等詩篇來看,“鐵崖體”受李白影響,與李賀詩風一脈相承,以氣勢雄健的奇思幻想使人耳目一新,與元代中期平穩雅正的詩風背道而馳,這在當時特别引人注目,楊維桢也藉此成為了元末詩壇領袖之一。他的詩歌理論和創作,對明代詩歌有比較深遠的影響。
回回人薩都剌才情富健,與貫雲石并列,詩、詞、曲各種體裁都能運用自如,内容廣泛,反映現實、諷刺權貴、遊山玩水、歸隐賦閑、慕仙禮佛、酬酢應答等各種題材均有涉獵。元詞在藝術上承襲南宋詞的餘緒,在元代文學中始終處于從屬地位,隻有耶律楚材、劉秉忠、白樸、劉因、張可久、薩都剌等少數騷人墨客堪稱詞壇大家。薩都剌最著名的還是懷古詩詞,如《念奴嬌·登石頭城次東坡韻》、《滿江紅·金陵懷古》、《越台懷古》等作品,用典貼切,情景交融,氣象高遠,在憑吊古今中糅合了磊落曠達的情思,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可列為有元一代詞人之冠。
- 上一篇 2025-02-18(下)我的禅修日記 · 深定
- 下一篇 備課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