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人”馬齊
看過影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一定會被這部全程無尿點的男人劇所吸引,波雲詭谲的朝廷,諱莫如深的帝王心術……然而真實的曆史遠比電視劇還“熱鬧”,特别是這部電視劇被“邊緣化”的人物——馬齊,更是有一段驚心動魄,被後世啧啧稱奇的“英雄事迹”。
馬齊,非漢人,姓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内大臣哈什屯孫,戶部尚書米思翰次子,孝賢純皇後的伯父,是根正苗紅的皇親國戚。相較于影視劇中被着重刻畫的漢臣張廷玉,馬齊的身份應該是更為尊貴,其獲得信任的力度理論上說是應該有過之無不及。
康熙四十七年,自诩“自古有四十年太子乎?”的皇太子胤礽時常在康熙的帳篷外窺測老皇帝的身體狀況,以及種種蠢蠢欲動的表現,徹底激怒了這個一心一意要輔佐不成器的兒子上位的康熙帝。
胤礽被廢,幽禁不得自由,諸位皇阿哥心懷各異,誰不眼紅那至高無上的權力寶座呢?!
時八阿哥胤禩被朝野内外稱之為“八賢王”,又有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依附,史稱“八爺黨”,風頭正勁,可謂一時無兩。其次皇長子胤禔,有大學士明珠為後台,且懷揣着“廢嫡自然立長”的心思,積極參與這場奪嫡之争。
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争進行的白熱化階段,利令智昏的皇長子胤禔居然提出要為老皇帝行“萬難之事”——殺廢太子胤礽!康熙震驚之餘,怒不可遏,怒斥胤禔毫無兄弟手足之情,妄想圖謀大位,就在康熙幾乎失去理智的時候,伺機而動想要搬倒胤禔的三阿哥胤祉突然站出來告發大阿哥胤禔曾在宮内搞“魇鎮之術”,謀害前太子胤礽。
康熙立馬警覺,派兵查抄胤禔住所,果然找到“魇鎮”,一個小草人兒上針紮皇太子胤礽的生辰八字,震怒傷心之餘的康熙下令廢除皇長子胤禔的一切爵位,永遠圈進,并責罵告發的三阿哥胤祉,早不說晚不說,偏偏太子被廢,大阿哥智謀昏聩的時候才說,其心可誅。
這個時候康熙對胤礽又産生了無比愛憐的感情,胤礽不同于其他所有皇阿哥,是由康熙親自撫養長大。胤礽的母親是康熙第一任皇後赫舍裡的骨肉,康熙沖齡踐祚,與赫舍裡結為婚姻可謂“患難夫妻”,時内有權臣,外有三番之患,赫舍裡以及赫舍裡家族給予了康熙極其關鍵的支持和幫助。
康熙對赫舍裡算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丈夫,赫舍裡在剩下胤礽不久後就死了,為了悼念自己的愛妻,康熙不顧孝莊太皇太後的反對,決意親自撫養胤礽,并在他兩歲的時候就冊封為皇太子,可以說拳拳愛子之心,人神共鑒。要知道清朝的皇子撫養制度等級森嚴,一般妃嫔生了孩子都沒有資格自己撫養,都要把自己生養的孩子與其他妃嫔交換,以免“教養偏私”,等級尊貴的皇後和皇貴妃有權利自己撫養自己的孩子,但有皇後在的後宮一般不可能同時出現皇貴妃,通常中宮出現空位,皇帝一般會另立皇後,但如果不想立皇後的情況下,後宮又需要一個管事兒的,就會冊立皇貴妃以示與其他妃嫔有别。
可以說胤礽是整個清朝曆史上,乃至整個封建王朝史上,唯一一個被皇帝老子親自教養長大的皇太子。
康熙不僅僅出于對胤礽的感情,在廢除胤礽後諸皇子阿哥的種種表現,讓他不斷反思這樣的後果,日夜苦索後終于讓他下定決心複立胤礽。但胤礽是他前不久親自廢除的,他如果又直接下一道旨意複立,面子上君威上又有些過意不去。于是開始玩起了帝王心術。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康熙召集在京以上三品以上官員,論述了“太子”為國家之根本,讓大臣們積極推選,看看諸皇子哪位人品最适合繼承太子之位,并言明“衆議誰屬,朕即從之!”
為了讓下屬明白自己的心意,為了給廢太子制造複出的輿論條件,康熙無比動情編造了自己夢見孝莊太皇太後以及皇後赫舍裡氏,夢見他們責怪自己廢除皇太子,沒有明察秋毫太子被“魇鎮”而妄行廢立。話裡話外都是在給大臣們提個醒兒,選胤礽。
我要講的主人公馬齊,由于祖、父都是朝廷重臣,自己也屬于外戚,加之旗人性格粗犷倔強,容易“頭暈腦脹”被人利用,康熙與他相識相知近半個世紀,非常知道他的這些缺點,于是特意好心提醒馬齊不要參加這次選太子的事宜。
馬齊這個“鐵腦袋”不知是沒有聽明白頂頭上司的敲打、好心,還是被佟國維等人燒熱了腦袋,阿靈阿串聯上書房的大臣,書“八”字密示諸大臣選舉八阿哥胤禩,一時之間朝廷内選舉八阿哥的薦章占絕大部分,康熙震驚之餘深感皇權被威脅,并竭力斥責八阿哥身份卑賤,母親是辛者庫的奴婦,且八阿哥本身人品奸惡,豈可觊觎大位。
一時之間,諸位保舉八阿哥的大臣無不兩股戰戰,恐懼龍顔,其他大臣無不噤若寒蟬,不敢出一言奏對,康熙怒斥這些薦章作假,“此事明系馬齊暗中喻衆。”唯有馬齊,昂首而立,言:“八阿哥是皇上兒子,怎麼就沒有資格參加競選了呢?且八阿哥為人一向賢明寬厚,素有‘八賢王‘之稱,大家選舉八阿哥為太子是出自真心,且是老成謀國的舉動,況且您不是前兩天才在朝廷說過‘衆議誰屬,朕即從之‘,怎麼今天就變了呢?!”
康熙聽到一半已經怒不可遏,之前的瘋狂暗示,嘤嘤叮咛,諄諄告誡,看來馬齊你這個老小子全然不放在心裡,敢情一個字兒沒有聽進去,且當着文武百官、諸皇子貝勒出言頂撞,一向注重君臣涵養的康熙帝,竟然完全不顧帝王威儀,從禦座是跳将下來,“啪”的一記耳光重重打在馬齊的臉上,馬齊顯然是懵了,不光馬齊,在場所有人都懵了,康熙仍然不解氣,撩袍抓帶,一邊掄拳揮掌,一邊破口大罵,據一些外國使臣記錄的史料,康熙責罵的語言全然不顧君王氣度,粗俗刻薄,不堪入耳,罵到酣處直接用滿語問候祖宗十八代。
馬齊本也是旗人,身上的粗魯蠻勁兒發作,最後的君臣理智讓他雖然不敢動手回擊,但那股子倔強憤怒已經讓他無法再任由康熙打罵,竟然雙手緊緊握住康熙打他的手臂,然後用力掙脫皇帝抓他的是“龍爪”,神情肅穆,眉宇之間尚存視死如歸的怒意和慷慨,然後竟然不顧“君臣之禮”扭頭直接離開了議事大廳,“拂袖而去”。
時年康熙五十六歲,馬齊五十八歲!
所有人都被剛才這一幕吓得不知所措,所有人幾乎一齊齊刷刷跪在打上等待皇帝的龍威處置。有人當即異議處死馬齊,康熙默不作聲,死一般沉寂,自己也徐徐離開了上書房。
終于在第二天,有旨意:“馬齊效用久,朕意欲保全之。昨乃拂袖而出,人臣作威福如此,罪不可赦!”遂執馬齊及其弟馬武、李榮保下獄。王大臣議馬齊斬,馬武、李榮保坐罪有差,盡奪其族人官,上不忍誅,命以馬齊付允禩嚴锢,李榮保、馬武并奪官。
然而,盡管馬齊讓康熙如此大動肝火,康熙終究是一代聖君,四十九年,俄羅斯來互市,上念馬齊習邊事,令董其事,李榮保、馬武皆複起。尋命馬齊署内務府總管。五十五年,複授武英殿大學士。
僅僅不到兩年,馬齊仍然被複用,且馬齊在康熙死後,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清算的“八爺黨”,甚至活到了乾隆朝,享年八十八歲。
不論馬齊的曆史功過,單論馬齊在維護人格尊嚴的堅定上,他身上有一種威猛的人格魅力,不卑不亢,堅持自我,比之張廷玉的老謀深算,一個袖子裡幾份奏折,看情形而揣聖意,領導中意誰我就選誰的為官之道,我更願意我們的國家多一些馬齊這樣的人……
- 上一篇 梁山伯與祝英台(新)
- 下一篇 向未知的海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