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因為一句詩而讀完整首詩?

遇見是緣。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了今生的擦肩而過。當我們與好的詩歌相遇時,也許會産生某些情感共鳴,因為詩句背後站着有血有肉的靈魂,我們與之對話的,是詩人及他背後的整個世界。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世界,有趣的靈魂總會相遇!今天來聊聊關于因為被部分詩句所吸引,進而對整首詩或詩人産生濃厚興趣的閱讀體驗!

1、

初識《詩經》之美,

始于《蒹葭》

《蒹葭》最适合秋天讀,熟透的草木趨于澄明,秋天是适合抒情的。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

被後世所贊揚的“賦、比、興”手法在這首詩已被純熟使用。表達思念之情以前,先借蒼茫蘆葦渲染感情基調,避免了直露,對情感的抒發起到很好的緩沖作用。第一句的描寫就引人入勝,讓人忍不住往下讀!

相同的描述手法被重複使用,但主題也不僅僅限于男女之情。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碩鼠碩鼠,勿食我黍。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人物對象有貴族也有平民,也涉及農事和諷喻。所以,一部《詩經》讀下來,不僅僅可以多識草木蟲魚之名,還可以遍覽西周至春秋時代社會各層面的風貌人情。

2、

一朵菊花,

是我喜歡陶淵明的開始!

自從菊花出現在陶淵明的詩中,菊花的品味和身價便被驟然提高。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

我喜歡這朵出現在陶詩中的“菊花”。陶淵明和菊花對視時,有着來自靈魂的默契。簡單美好,悠然自得!

南山不在遠處,而在陶淵明的心裡。就如眼前這觸手可及的菊花,

心裡有詩,所見之景皆為詩。

要把簡單的事物寫得不簡單,依賴于陶淵明洗淨鉛華之後的質樸純真!

玄言詩淡乎寡味,而陶詩将視角對準田園生活的日常事物,詩意流淌,境界高妙。

他的人格和詩風,受到後世敬仰,卻難以被模仿,更别提超越!

3、

倉央嘉措的秘密太多,

雪山也藏不住他的傳說。

這是我最喜歡的倉央嘉措的一句詩,似乎概括了他傳奇的一生。

一個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過一生。


...

他是雪域之王,擁有着看似至高無上的權利和榮耀。也是被囚禁在布達拉宮的文藝青年,寫透徹世事的詩歌。他研究學習佛法,卻掙脫不了權利的枷鎖。而世間都在傳說他的爛漫不羁,半夜會溜出布達拉宮喝酒飲樂。

倉央嘉措的一生都是迷,像山頂終年不化的積雪。他最後的歸宿是被蓄意殺害還是雲遊四方,無法考證,各種傳說至今仍然流淌在雪域高原。

4、

因一首《遠和近》,

而注意到顧城這個人!

遠和近,既是物理的空間距離,也是心理的情感距離。我喜歡這首小詩,它把人與人之間複雜微妙的關系,借助雲朵進行闡釋,試圖讓抽象事物變得具體可感。

你,

一會兒看我,

一會兒看雲。

我覺得,

你看我時很遠,

你看雲時很近。


...

顧城被同期的舒婷譽為“童話詩人”,他心裡似乎總是住着一個長不大的小孩。總是對稀松平常的事物充滿着好奇心,以詩心觸碰萬物的真谛。

在謝烨的精心保護下,顧城一直漫遊于自己的詩歌王國之中。甚至想要按照自己的想象複刻“女兒國”,然而這是瘋狂的,是違悖人性的,“童話詩人”的形象也在我心裡瞬間坍塌。

5、

木心的金句很多,

但最愛這一句!

木心剛結束牢獄之災,卻得知母親在兩年前已經去世的噩耗。于是他寫下這句詩:

不知原諒什麼,

誠覺世事盡可原諒。


...

木心的金句很多,但我唯愛這一句。

在他的文字裡,時間和空間被放得無窮大,卻盡可能和苦難保持距離,也拒絕控訴。

而他颠沛流離的一生才是一句句金句的注腳。

錦衣玉食的他,到了十來歲,還沒有獨自上街的經驗。他是烏鎮的翩翩貴族公子,在莫幹山沉浸讀書寫作,深雪相伴,夜虎來訪。後來卻淪為階下囚,在獄中折斷了三根手指。

五十歲後漂流到海外,白天出門給人修鐘表,晚上重啟寫作,還開了畫展。漫遊歐洲時,白發也擋不住他的精神矍铄,信步遊走于有故事感的街頭。

暮年受邀回到烏鎮安度晚年,病榻上虛弱不堪的木心,驚恐地呼喊:叫他們不要來捉我!

6、

辛絲波卡奉行的哲理,

不确定才是常态!

這句詩來自于諾貝爾獲獎詩人辛絲波卡:

我們何其幸運,

無法确知自己生活在怎樣的世界。


...

當我們都急于得到答案、熱衷定義世界時。這首詩也許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視角。

不确定才是常态,不以偏概全,也不妄下定論,尊重每一朵花的成長。

洞察世事是一種睿智,但是與世界保持距離又何嘗不是一種選擇?

保持謙遜、保持求知欲,但絕不喪失對世界的好奇。能夠發自内心感到平和的喜悅,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幸運!

全知全能并不一定能讓我們收獲幸福,對世界充滿好奇、不喪失熱情,才是與世界相處的最好模式吧!

所以說是否感到快樂,不在于世界是否美好。而是我自己是否願意以快樂的心境看待萬事萬物!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