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人數暴跌36萬,背後真相曝光: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

3月、4月,正是考研人群複試、調劑的重要時間。

據教育部公布:2023年的研究生報考人數為438萬,10年來頭次下降。

要知道,就在2015年,報名人數才165萬人,到去年翻了将近3倍。

今年卻一反常态,而且出現了更為吊詭的一幕:考研“大降”,乍看之下,這确實是個令人費解的轉折:難道考研人真的“卷”不動了?

其實不然,事實上,這屆年輕人隻不過變得更清醒,更理性,不是隻抓着考研這麼一條路,


有人去做自媒體、有人考公、有人創業不變的是,他們都在努力尋找生命的出路。

就像今年很火的一句話:“人生不是軌道。而是曠野。”


人生在世,哪有沒有什麼固定的路要走。

隻不過我們活着活着就容易忘了,生命其實是一場曆程,也忽略了,什麼才是真正的上岸,


01


“每天醒來時我都會有一種感覺,我相信大家都有:一種活着的喜悅感。你就是活生生的,睜開眼,又是新的一天,這令人激動不已的旅程就是你的生活。" --《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

...


生活中,你是不是也曾想過:

“如果當初選那個工作就好了。"“如果那時候不分手就好了。”

“如果那時候不來大城市留在家裡就好了。”


似乎,沒有被選擇的那條路看起來總是更好。

就拿考研考公來說,很多人不惜二戰三戰,放棄工作和社交,不上岸誓不罷休。

仔細想想,這種所謂的上岸,究竟上的是什麼岸?


總能聽到"等到考上研究生就好了。”等到考上公務員就好了。”

可後來呢?

又會聽到"等到成了家就好了。"等到娃長大了就好了。"……

從一個水坑跳躍至另一個水坑,我們真的會上岸嗎?

人生在世,其實哪條路都不是坦途,無論怎麼選都會有遺憾。

就像《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中的阿加莎自己。

從熱愛閱讀與奇思妙想的童年,到佳作一部接一部的中年;

從青年時黯淡收場的第一段婚姻,到相濡以沫、執手偕老的第二段婚姻:

從以文學為愛好的主婦,到名滿天下的專職作家。

人活一世,哪有什麼“正确”可言。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錯過的,也不過隻是上天正在保護你。


曾看過一個報道。

四川一女孩被父母強制考公,畢業後沒有找工作,可連續考了五年都沒能上岸。

在接連打擊之下,女孩行為開始變得異常,經常對外揚言自己是局長,和家人對話也答非所問。

在醫生檢查後,被确診患了精神分裂症,令人扼腕,悲劇本可以不發生的,隻是他們忘了:

考研考公也好,選擇哪份工作也罷,隻是人生中的一項選擇,而不是必選。

...


沒走的那條路也不一定就會開滿鮮花。

就像村上春樹說:“這個世界上根本沒有正确的選擇,我們隻不過是要努力奮鬥,使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确。”

路的盡頭還會有另外一條路,上岸也隻是從這片海跳進了另一片海。

我們,也不過是海裡的一顆顆小水滴,無力改變太多。

唯有試着放過自己,才會發現:人生處處都是岸。


02


“假如你所追求的是不可企及的,那就最好不要讓自己糾纏在懊喪和妄想的羁絆之中,而應該認識自己,繼續自己的人生之路。” --《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


看到一篇去年考研人走心的分享:

作為過來人,他想跟今年考研人說的,并非"你一定會上岸。"而是,*考不上也沒關系。”

簡單一句話,溫暖了無數人。

是啊,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是從“上岸"的那一刻才開始的。更沒有任何人的人生,是毫無遺憾的。

...


就像每一個我們在經曆的:

好像很交心的朋友,一點小事說散就散

明明學習工作很努力了,生活依舊不見起色;

不滿意當下生活,想要改變賽道卻毫無頭緒。

于是整天焦慮,卻忘了停下來問問自己:

渴望自己成為的是他人眼中的成功,還是感恩當下,勇敢做自己。


阿加莎·克裡斯蒂在自傳裡回憶起自己的童年:

阿加莎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媽媽把哥哥和姐姐送去學校讀書,但是阿加莎直到九歲的時候,媽媽也不送她去學校,所以阿加莎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

但她酷愛閱讀,充滿想象力,喜歡研究各種知識。阿加莎說,她想要寫一本偵探小說。

但姐姐瑪吉說,偵探小說非常不好寫。然後她就勸妹妹放棄吧。但是阿加莎說,我想試試看。

這句話特别重要,對任何建議和任何讓你心動的東西,其實我們不太能夠預測結局。

“我想試試看“就是非常重要的行動密碼,它會打開另外一個局面。

最終阿加莎從普通的女兒,成為推理小說女王。

我們無法選擇是否要降生在這個世界,也無法選擇什麼時間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去嘗試,去體驗這場由不得我們選擇的“生命之旅”。

成功了,體驗而已;失敗了,體驗而已;

飛機晚點了,體驗而已;感情栽跟頭了,體驗而已_

你能做的就是,不斷嘗試、感受、收獲,然後放下。

說錯了話,不要緊,多學習溝通的藝術:

做錯了事,别那麼在意,下次避免就好;

錯過了人,不要遺憾,相信冥冥之中早有安排。

正如阿加莎回憶說:

“身為一個未成年女孩子,最令人激動的就是,你會覺得人生是一場很奇妙的賭局。你無從預料将要降臨到你頭上的是什麼,這使得成為一個女人的過程是如此激動人心。不必擔心未來應該怎麼做,不必擔心未來會如何。”

對膽大的人來說,這世界就像個遊樂場,一切都是體驗;

對膽小的人來說,這世界就像個地獄,随時随地都有危險。

要學會允許自己跌入生命的河流,順應一切的發生。


畢竟,人生不過三萬天,時間一到,該老的老,該走的走。


也許,壞的沒有想象中那麼壞;好的,或許比想象中更美好。


03


“人的生命中,沒有什麼比擁有時間更奇妙了。我相信如今的人們都沒有足夠的時間,而我小時候和年輕的時候極其幸運,就因為我有那麼多時間。” --《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


在網上看到一段博主的文字:


小時候信誓旦旦,初生牛犢不怕虎,想着上清華還是北大;

後來,上了普通的一本,談着普通的戀愛,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

總說,等存夠錢,一定要擁有一家屬于自己的書咖。

可到頭來,還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人,過着一眼望到頭的日子。

...


簡單樸素,卻直擊人心。

我們又何嘗不是一樣,日漸“平庸”,雖不甘于“平庸”,或将繼續“平庸”。

人生的道路,更是五花八門,各有所長。

有人一心隻想賺錢存錢,樂此不疲地和别人無限制對比;

有人搞到錢就各地旅行,發誓看遍全世界,對物質無欲無求;

有人不缺錢但很卷,兩年連升三級,熱烈地追求世俗的成績..

一個人的生命軌迹足夠精彩,才算成功嗎?


其實,選擇怎樣的生活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極度坦誠地面對自己,跟随自己的心意選擇,不言從,不糊弄。

總在向往和認同别人的生命體系,最後也隻是在遺憾中匆匆了卻一生。


這才是真正的無意義,真正的荒廢。

30+未婚未育又怎麼樣,沒人可以定義自己,就像玫瑰根本不會在乎别人怪她帶刺:


沒有300平的房子又怎麼樣,一個家的溫度根本不在于房子的大小,小房子一樣可以布置得很溫馨。

在這沒有彩排的一生裡,你就是唯一的導演,也是唯一的主演。

生而悅己,而非為他人所困。

1928年,阿加莎剛剛離了婚。

她為了擺脫那種沮喪的壞情緒,就踏上了東方快車,來到了終點站伊斯坦布爾,入住在佩拉宮酒店411号套房。就在這個酒店房間裡,阿加莎完成了《東方快車謀殺案》的初稿。

在1974年電影版《東方快車謀殺案》上映,獲得了六項奧斯卡提名。

這次勇敢的婚姻抉擇,讓阿加莎迎來新的生活。

不喜歡的人,你就遠離;不想做的事,你就拒絕:你熱愛的,就繼續堅持。

世界很吵,你要主動屏蔽掉那些影響你心情的聲音。

走得慢一點也沒關系,花的時間多一點也沒關系,不滿足别人的期待也沒關系。

隻要你是在成為你的路上,過自己想過的人生,才是不會後悔的人生。


04


“人生空虛,有點愛,有點仇,還有互道早安;人生苦短,有點希望,有些夢想,還有互道晚安。”
--《阿加莎·克裡斯蒂自傳》

曾聽過一段話:

岸在哪?

你餓了饅頭是岸,你渴了水是岸,你病了唐複是岸,你放下了,處處是岸。

深以為然,人生隻有一條路,那就是自己的路

學會去體驗、去感受,去經曆。

在自己選擇的路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更希望你,無論人生是曠野還是軌道,無論昨日站在何種高度,總能找到向前的道路。

祝我們都能上岸,上心靈的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