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對話

今天,孩子在路上和我聊到說:媽媽現在的同齡人比起您那時候,思想獨立複雜,眼界開闊,這是進步,但是實踐能力普遍不好,對自我的關注更多,甚至自私,很少關注親人朋友,更少關注國家和社會,讀書也都是為了考高分上名校,來證明自己聰明優秀,或者回報父母,剩下的也沒什麼更長遠的想法。

很多人喜歡吃西餐、日料和韓國菜,信奉獨身主義,佛系心态,不房不車,不婚不生。問到考大學選專業和未來,他們更多的是想做老師和體制内穩定職業,選擇城市他們很多喜歡家門口的城市,或者成都重慶相對舒适的地方,并不願去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甚至有的直接想去雲南麗江、大理養生。

我理解他們從小養尊處優,不喜歡艱苦的生活,而且現在物質生活優越,他們更注重内心追求和未來精神世界沒有錯,但是我無法理解考六百多分的同學裡面有家國情懷的人太少了,是我不現實太理想化了,還是他們更務實?

我随即回孩子說:現代文化入侵很嚴重。從文化文藝到節日美食,從理想信仰到工作心态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我們應該與世界接軌融為一體,但是必須以中華傳統文化和美食,理想和信仰為基石。

現在孩子的确見多識廣很聰明,體力活動少,所以思慮過度,看似深刻實則内耗,因為真正的深刻和開悟,是自己去讀書去行路,去做事去閱人,去經曆去感悟,否則都是紙上談兵,為賦新詞強說愁。

當然,這也是物質文明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現在孩子容易抑郁的根源。見多識廣卻不能知行合一,見過最好的卻過着芸芸衆生的普通生活,内心的落差,與大自然的隔絕,體力勞動的集體喪失,導緻他們抑郁。未來世界最大的隐患不是戰争,而是地球隐患和人心理健康隐患。

人一旦喪失了體力勞動,隻靠娛樂麻痹精神,或者人雲亦雲不能獨立思考,人民會陷入群體性的迷失,獨立思考不從衆者将成為大多數人的眼中釘。就像他們根本不知道大企業家退市不是騙局,而是有人在做局,他們和戰士一樣為這個時代犧牲自我,最後還要被無知愚昧的民衆痛罵,科學家軍人可以流芳百世,他們卻要被過河拆橋遺臭萬年!

孩子,任何時候我們可以保留話語權保持沉默,但是我們要保持獨立思考能力,明辨是非客觀公正,切勿颠倒是非,人雲亦雲。因為愚昧的人是不會善良的,他們連對錯都分不清。而且媽媽非常欣賞你的一句話:我覺得人如果隻剩下善良這一個優點時是悲哀的,說明這個人本身做不到善良。

物質優渥人容易喪失鬥志,這和崇尚佛系、追求内心平和是兩回事。鬥志是一種年輕旺盛的生命力,是一個國家的脊梁和國運。而後者是曆經世事滄桑後的豁達平和,達觀知命,這不一樣。

所以年輕人可以有豐富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享受,但是更要有遠大的抱負。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季草木都為我們帶來了色彩斑斓的世界和不同享受,我們人更不要過多的貪圖享樂。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誰也躲不過塵世紛擾。我們要有信仰有追求,一個人一生不必過多地為物質生活和一日三餐耗盡心血,起初食以裹腹,居有定所亦可。

物欲橫流無窮無盡,傾其一生隻不過是到頭來還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總覺得比上不足不盡人意。其實,當你為理想而奮鬥的時候,你所在的圈層,你的物質生活是自然而然配套的。一個文明的時代,當你為國家社會做事情時,自然有人為你生活的埋單,縱使為了理想奉獻,清貧也欣然。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孩子若有所悟,仿佛沒有了任何煩惱……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