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條軍規》讀後感
一、作者簡介
約瑟夫·海勒,美國當代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美國黑色幽默派代表作家,1923年5月出生于紐約市布魯克林一個俄國猶太移民家庭。生長于猶太移民家庭的海勒,幼年的生活相當暗淡。5歲喪父,由于家境貧窮,13歲時辍學開始獨立謀生。從10歲到19歲,海勒參加了一個被當地人譽為“布魯克林科尼島文藝複興”的民間組織——“互忠社”,這為他日後的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素材,也為成為美國出色的作家奠定了基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海勒應征入伍,在地中海科西嘉島的美國空軍基地擔任轟炸手,入伍三年内完成了多次任務,并被授予空軍中尉軍銜。二戰後進大學學習,1948年畢業于紐約大學。1949年在哥倫比亞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後,曾任《時代》和《展望》等雜志編輯。1961年,超現實主義反戰實驗長篇小說《第二十二條軍規》問世,讓海勒一舉成名,随即放棄曾經的職務,開啟專業寫作步伐。1999年12月12日,約瑟夫.海勒在紐約東漢普敦的家中不幸逝世,享年76歲。他的逝世給美國乃至世界文壇留下了不易填補的一個空缺。縱觀海勒一生,不難發現,其作品并不算太豐厚。除了《第二十二條軍規》,作品還包括《轟炸紐黑文》、《克萊文傑的審判》、《出了毛病》、《像戈爾德一樣好》、《上帝知道》、《不是玩笑》、《描寫這個吧》、《最後時光》等作品。《第二十二條軍規》被譽為60年代以來享譽最盛的小說,被譯成幾十種文字,發行量高達1000萬冊。
二、内容概述
《第二十二條軍規》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通過對駐紮在地中海一個名叫皮亞諾紮島上的美國空軍飛行大隊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的描寫,揭示了一個非理性的、無秩序的、夢魇似的荒誕世界。小說中主人公約塞連上尉正是這支飛行大隊的一名普通飛行員,最初他是一個優秀的飛行員,讓人敬仰的戰鬥英雄,然而因為軍方一次次的失信,讓約塞連變成了一個裝瘋賣傻,甚至經常裝病、開小差的刺頭。約塞連之所以能發生如此重大的轉變,與軍隊中著名的“第二十二條軍規”有着不可分割的關系。因為根據“第二十二條軍規”的規定,隻有瘋子才能獲準免于飛行,但必須由本人提出申請。但你一旦提出申請,恰好證明申請人是一個正常人,而此時又恰恰是在劫難逃。第二十二條軍規還規定,飛行員必須飛滿25架次飛行任務,方能申請回國。但規定又強調,必須絕對服從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國。
正因此約塞連經常發現,每當他們的飛行任務完成或即将完成時,上級總會修改飛行架次,由25架變成30架,再由30架變成40架,後來又變成50架、60架、70架、80架。上級不斷給飛行員增加飛行次數,而飛行員卻不得違抗,如此反複,永無休止。漸漸的,主人公約塞連發現活人是很難正常回國,隻有死人才能回國,他們仿佛陷進了一個看不見的“圈套”之中。深陷其中的約塞連上尉猶如一隻驚弓之鳥,在一片混亂、荒謬與恐懼中,置一切權威、信條于不顧,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而進行一切努力。在這個島上,他生活的惟一目的就是逃避作戰飛行。于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裝病住進醫院,因為他發現惟有那裡才是最好的避難所。最後,他還是準備開小差逃到中立國瑞典,去那裡度過他的幸福生活。
二戰開始之前,美國政府鼓動大批青年人去參戰,宣稱這是為了自由和平、光榮、榮譽而戰。年輕的士兵懷着滿腔的熱情和對祖國的熱愛加入了這場所謂光榮戰争之中,作者約瑟夫.海勒正是在此背景下,毅然加入美國空軍,并在二戰期間成為一名投彈手,曾在意大利和法國上空執行過六十次戰鬥任務,這些豐富的軍旅生活都為他創作《第二十二條軍規》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這場戰争中受害的是那些無辜的平民百姓,而得利的卻是那些統治階級、投機倒把的商人們。20世紀50年代,美國人的生活從根本上受到了恐怖的麥凱錫主義的污染和破壞,美國國内民權運動以及越南戰争進一步加劇了國内形勢的動蕩,更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一切事情都産生了懷疑,失去了信念。
此外,由于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突破,雖然賦予人們一種力量增強的感覺,但是卻剝奪了生活本身的最後一絲神秘,而越發使人疏離人類的本性。所有這些都從根本上動搖了人們内心最初的堅定信念,甚至讓人們從基督教義裡,也很難尋覓到新的精神養料。正是基于此背景,1955年-1961年海勒以自身軍旅經曆為背景,創作了《第二十二條軍規》,揭示了美國社會對傳統道德的背棄,成為一種美國式的“黑色幽默”範本。正如小說當年發表時,宣傳語境所示“上帝與基督教日益喪失過去曾被廣泛承認并發揮道德和精神向導的基石作用”,引發人們的廣泛思考。1970年在美國公映了同名電影《第二十二條軍規》。
三、讀後感悟
《第二十二條軍規》作為美國“黑色幽默”文學的代表作,也是著名猶太小說家約瑟夫·海勒的成名作,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用放大鏡将這種荒謬和壓迫加以放大、扭曲、變形,使之更加荒誕不羁,滑稽可笑,同時也寄托了作者對現實的無可奈何的悲觀心情。叙事角度中,《第二十二條軍規》采用了很多獨特的語言技巧來融合小說的主題和結構,使之達到完美和諧,相輔相成,突出體現了後現代主義小說中常見的誇張變形的特點。海勒摒棄了現實主義的傳統模式,采用了“反小說”的叙事結構。作者不關注情節的時間順序,叙述支離破碎,情節松散淩亂,沒有中心故事或中心情節,大量情節互不關聯或颠來倒去;場面轉換突然,線索繁多且各自在混亂的時序中延伸、交錯、重合乃至重複。作者有意用外觀散亂的結構,來顯示他所描述的現實世界的荒謬和混亂,隻用叙述、談話、回憶來組接事件、情節和人物,另一方面,又用作者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使事件和人物極度變形,一件件,一個個都變得反常、荒誕、滑稽、可笑,描繪出一幅幅荒誕不經的圖像。作者還充分運用象征手段,傳達他自己對世界、對人生、對事物的看法,其中寓有深刻的哲理思考,顯示了黑色幽默文學的語言特點。
“黑色幽默”小說形成于20世紀60年代,是一種把痛苦和歡笑、荒謬的事實與平靜不相稱的反應、殘忍和柔情并列在一起的作品。作者在借用“喜劇性”創作手法抨擊包括統治階級在内的一切權威的同時,在該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采用荒誕的形式去表現荒誕的内容,場景奇異超常、情節散亂怪誕、人物滑稽可笑、語言睿智尖刻,以喜喻悲。主人公約塞連被作者塑造成一個“反英雄”人物,小說中既有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後的無奈,同時借“反英雄”人物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以無可奈何的嘲諷态度,表現環境和“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并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沉重和苦悶。
《第二十二條軍規》英文名字為“Catch-22”,為正因為小說的巨大影響,如今在英文中“軍規”與“圈套”已經成為了同一個詞的代表,即“難以逾越的障礙”或“無法擺脫的困境”的、自相矛盾、荒謬的、忽悠的、欺騙性的暗黑規則代名詞。主人公約塞連上尉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苟且偷生,無處可逃,處處都暗藏着荒唐的“圈套”。其實所謂“第二十二條軍規”,其實并不存在,無處不在的嘲弄、駁斥、控告、批評、攻擊、修正、憎恨、辱罵、唾棄、撕毀、踐踏或者燒掉等負能量。“第二十二條軍規”隻是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殘暴和專橫的象征,是滅絕人性的官僚體制、是捉弄人和摧殘人的乖戾力量。它雖然顯得滑稽可笑,但又令人絕望害怕。它總是有理,“你”總是無理。在現實世界裡,到處都有“第二十二條軍規”,到處都存在着讓人啼笑皆非的專橫和殘暴,以及捉弄人、折磨人、使人無法擺脫的荒謬。
《第二十二條軍規》前後閱讀多次,通過閱讀,不斷反觀自己,我簡單總結出以下幾點認知收獲:
一、向内求,反求諸己,反觀自我得失。《第二十二條軍規》作為著名“黑色幽默”小說的代表作品,用戲虐、嘲笑的口吻,給讀者揭示了一個無處不在的嘲弄、駁斥、控告、批評、攻擊、修正、憎恨、辱罵、唾棄、撕毀、踐踏或者燒掉等負能量現實世界,而我們隻有不斷向内求反思自我,将自我内心升華為幸福、積極、善良、正義、高興、快樂、愉悅等正能量,方能在污濁的世界中,留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愛心港灣。
二、探尋屬于自己的幸福密碼。小說盡管将背景放在二戰時期的美軍軍營,但“黑色幽默”式的荒唐現實色彩卻無處不在。反觀我們自己,經常會出現計劃做一件事,結果卻三分鐘熱度,最後一事無成。而我們自己也經常讓自己陷入了如“好高骛遠”、“怨天尤人”、“誇誇其談”、“半途而廢”、“情緒所困”等借口中。對于這些,我們隻有帶着全新的理解,帶着使命感、儀式感,逐步喚醒内心中昏睡多時的我們自己,關注注意力密度,将幅度與頻率得到供頻,做到給人方便、給人歡喜、給人力量、給人希望,慈悲喜舍,得到多助,傳遞價值,讓“信、受、想、行、識”成為企業甚至我們個人發展的指向标,助我們遠離“好高骛遠”、“怨天尤人”、“誇誇其談”、“半途而廢”、“情緒所困”等借口,找到屬于我們自己的幸福密碼。
三、跳出舒适區,走出内心“體制”,突破傳統,勇于挑戰,敢于創新,刻意練習。小說通過“黑色幽默”的技巧,向讀者揭示了荒誕的現實社會。小說中主人公約塞連是幸運的,最後認清了“圈套”的本質,并且自己成功逃離出來。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每人卻經常怨天尤人,盡管對現實存在諸多不滿,然而舒适優越的現實環境,還是讓我們每人對于跳出舒适區僅僅存留在口頭表達中。隻有不斷複盤,反觀自己,讓我們内心真正從舒适的環境中逃離出來,不斷突破傳統,不斷挑戰創新,内心“體制”方能離我們越來越遠。
四、多去發現事物背後的底層道理邏輯,跳出畫面看畫,不拘于現實,懂得思考。主人公約塞連成功逃離,取決于他認清了“圈套”的本質。對于現實生活中的我們自己,無論接觸任何人、事、物都要探究背後的底層邏輯,學會跳出現有模式去觀察、去思考、去反觀,慢慢的,能讓我們發現不一樣的邏輯,看到不一樣的畫面。
五、不斷學習重要學科的重要道理,讓學習成為思維方式的一種習慣。現實生活的我們,對于任何人、事、物都要保留一種敬畏之心,嘗試去接觸新思想、新思維、新理念,不斷去學習、去交流、去分享,讓學習貫穿于我們人生生活的每一個領域。
六、拓寬格局,放飛視野,合作共赢,想得透才能打得透。小說作為“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告訴了讀者荒唐、謬誤的諸多不合邏輯的淺層意識。人是場的産物,我們隻有拓寬自我格局,不斷高維打低維,将自我内心欲望、鄙視、傲慢、質疑、反感,轉變為溫柔、友好、大氣、從容,認知,并匹配平衡,隻有格局擴大,圈子增強,認知升級,才能跳出所謂的戰略陷阱、“黑色幽默”,讓自身認知不斷升級,找到自我内心不可替代性,想得透才能打得透。
四、推薦書籍
《身份的焦慮》、《逃離》、《窮查理寶典》、《規模》、《反脆弱》、《心流》、《學習的本質》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