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百蝶圖》一位母親對兒子惡毒的感情

之前看《小芳》的時候就感慨,太多的家庭陷入一個怪圈,父母對子女的感情是一種畸形的愛。說不愛吧,還經常處處為孩子着想、操勞,說愛吧,愛的又有些固執,有些不正常,那些父母所謂的愛就是孩子必須事事都得聽父母的,但凡做兒女的有一點點抗争的言行,那就是不孝,是大逆不道。

在這種家庭裡面每個人都活的很累,當父母的累,掌控權太強,唯恐某天控制不了孩子,兒女累,要去做父母口中對的事情,無法很好的去做真實的自己,過屬于自己的生活。

這篇《百蝶圖》,一向用詞溫柔的汪曾祺先生用了”惡毒、怨恨“,這在他的作品裡面是很少提到的尖銳的詞語。

男主角小陳三子承父業,是個賣絨花的貨郎,人緣好,長得聰明清秀,一天,小陳挑了貨郎擔往南城去,到了王家亭子邊上,忽然下起雨來。真是瓢潑大雨!雨暴風狂,找地方避雨,因此結識王家的管家老王頭女兒王小玉。

小玉的母親死得早,她十四歲就支撐門戶,打裡打外,利利落落,凡事很有決斷。

母親是個繡花女工,小玉從小就學會繡花。手很巧,平針、"亂孱"、挑花、"納錦"都會。繡帳檐、門簾、枕頭頂,都成。她能出樣子、配顔色,在縣城裡有些名氣。

王小玉是個美人,長得就像王家亭子前才出水的一箭荷花骨朵,細皮嫩肉,一笑倆酒窩。但是你最好不要招惹她。她雙眼一瞪,夠你小子哆嗦一會子,她會拿繡花針給你身上留下一點記号。

都說王小玉和小陳三是天生的一對。

小玉對小陳三是喜歡的,認為他本小利薄,但是是一個有志氣、有出息的後生。

人海茫茫,這一輩子能遇到相互喜歡的人很不容易,小陳三喜歡王小玉,王小玉喜歡小陳三,兩個人都是同樣勤勞能過日子的人,這段感情所有人看來都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雖然沒有過多的描寫他們之間是如何如何的相處,如何如何的甜言蜜語,但是能感受的到是一段很美好真摯的情感。

王小玉給孫家四小姐繡了個幔帳。這孫四小姐是個很講究的,欣賞品味很高的才女,衣着都别出心裁,不落俗套。她曾經讓小玉繡過一"套"旗袍。一套三件。她一天三換衣,但是乍看看不出來,三件都繡的是白海棠,早起,海棠是骨朵,中午,海棠盛開了,晚上,海棠開敗了。

她要出嫁了,要小玉繡個幔帳。她讨厭鳳穿牡丹這樣大紅大綠的花樣,讓小玉給她繡一幅"百蝶圖",她收藏了一套《滕王蛱蝶》大冊頁,叫小玉照着繡。

小玉花了一個月,繡得了,張挂在王家,請孫四小姐來驗看。孫四小姐一進門,隻說了個字"好!"

王小玉繡的《百蝶圖》轟動一城,來看的人很多。

素來講究、欣賞品味很高的才女孫四小姐也佩服王小玉的手藝,可見王小玉是個很難得的心靈手巧的女子。她不但心靈手巧,對未來生活還相當的有遠見,

她叫小陳三在南市口租個門面,當中是店堂,兩邊設兩個玻璃磚面的小櫃台。一邊賣她的繡活,小陳幫她接活,記帳,一邊還可以由小陳賣絨花絲線。

小陳可以不必再挑貨郎擔——願意挑也可以,隻是一天磨鞋底子,太辛苦了。兢兢業業,做上幾年,小日子會紅火起來的。"鬥升之家"還能指望什麼呢?

對小玉的"藍圖",小陳表示完全同意,隻是:

"太委屈你了!"

"我願意!"

小陳三上輩子積了福,遇到王小玉這樣貼心的有情人。

可是這段感情遇到了滑鐵盧,誰不願意?小陳三的媽不願意。

小陳的父親死得早,媽年輕守寡。她是個非常要強的女人。

兒子愛王小玉,她知道,因為兒子早在她耳朵跟前誇小玉,怎麼好看,怎麼能幹,什麼事都拿得起,放得下。老太太隻是聽着,不言語,轉着灰白的眼珠子,好像想什麼心事。

小陳三的媽也來了。她湊近去細看了《百蝶圖》,越看越有氣。

小陳跟老太太提出要把小玉娶過來,他媽瞪着渾濁的眼睛喊叫起來:

"不行!"

小玉太好看,太聰明,太能幹,是個人尖子。她的家裡,絕對不能有個人尖子。她不能接受,不能容忍!

她甯可要個窩窩囊囊的平庸的兒媳。

來了一個人尖子,把她往哪兒擱?

"你要娶王小玉,除非等我死了!"

小陳三不明白母親為什麼生那麼大的氣。小陳三是個孝子。"順者為孝"。他隻好聽媽的,沒有在家裡吵嚷吼叫,日子過得還是平平靜靜的。但是小陳的媽知道,兒子和媽之間在感情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她知道兒子對她有一種刻骨的怨恨。他一天不說話。他們的關系已經不是母親和兒子,而是仇敵。

小陳的媽有時也覺得做了一件錯事。她也想求兒子原諒她,但是,決不!她沒有錯!

她為什麼有如此惡毒的感情,連她自己也莫名其妙。

王小玉的聰明、心靈手巧、有遠見能幹讓小陳的媽倍感壓力和不滿。一個早早死了丈夫自己含辛茹苦把孩子拉扯大的母親,對孩子的期盼不是希望他能得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而是甯願娶一個窩窩囊囊平庸的媳婦,也不能要一個長的漂亮、做事麻利、聰明能幹的人尖子。

照文中老太太自己的觀點,來了一個人尖子,把她往哪兒擱? 是啊,自己好不容易在家庭中占得一席地位,兒子又是十分孝順聽自己的,這人精似的王小玉一娶進門,這個家豈不是要易主了?自己掌了多年的大權轉交給别人手裡,自己從此以後就要看别人眼色過日子,那怎麼可能?那不行,絕對不行,她不甘心。

窩囊的兒媳婦自己能控制,不會動搖自己在這個家庭裡的地位。王小玉這麼一個人精,來了兒子不得都聽她的,不行,這門親事絕對不能成,除非等她死了。

這麼惡毒的母親,她滿腦子裡都是自己絕對的地位和話語權,絲毫不顧慮孩子的幸福與否,不顧及家庭的發展,這樣自私的母親,簡直就是慈禧老佛爺的做派。

要說不容易,小陳的母親肯定不容易,自己一個人把小陳拉扯大,要強的性子也是被苦難的生活磨出來的,生活上要強不要緊,可是在對待兒子的終身幸福上面,這種心态未免太變态陰暗了。

我原來一直不理解,一個家庭裡面娶新媳婦,不就是為着兒子的幸福着想,娶進門就是一家人,家人心齊,關系和睦,日子才會越過越好,可是現實中為什麼這麼多婆媳關系不和,有的确實是當兒媳婦的不懂事不知足,還有的是當婆婆的生生攪散了兒女的婚事。

要不說汪曾祺先生的小說就是從人性出發去描寫社會現場,這種社會現象放在哪朝哪代都不過時,老先生看的很透徹。

就從小陳的媽來說,她年輕守寡,兒子是自己唯一的依靠,現在兒子長大了出息了,有本事自己賺到錢了,還對自己百依百順,自己好日子沒過幾天呢,突然冒出來個王小玉,偏偏兒子愛她愛的很,兒子愛王小玉,自然就會把所有的關心都放在王小玉那裡,自己這個當媽的會有一種突然失去了兒子的錯覺。就好像自己辛辛苦苦拉扯大的兒子再也不是自己的兒子,去孝順别人了。我覺得這是小陳的媽抵觸王小玉的一方面原因。

另一方面就是她太過強勢的性格,不允許家裡面有人比她厲害,比她有本事,處處比她強,這個家的女主人不就成了王小玉了,自己一個孤寡老婆子,豈不是要受兒媳婦的氣?那不行,絕對不允許。

唉,可惜小陳是個孝子,可能是多年聽從母親的話讓他養成了很聽話的性子,不抗争,不争取,縱使心裡百般不好的情緒,百般不舍得這段感情,他也不對母親使性子。他從小跟着母親長大,看到過母親的不容易。

他嘴裡不說,但是心裡和母親的感情已經變了,就連小陳媽自己都感覺的出來,她知道兒子對她有一種刻骨的怨恨。他一天不說話。他們的關系已經不是母親和兒子,而是仇敵。

可能有時候看到兒子變得消沉,話也不說一句,小陳媽心裡似乎覺得自己做錯了,但是過于強勢和絕對的控制欲讓她就算知道自己是錯的,也要強硬的堅持下去。她要捍衛自己家庭女主人的地位,這就像守衛國土一樣,她沒有錯。

可憐小陳,遇到自己真心真意喜歡,并且真心真意喜歡自己的姑娘,卻不能夠在一起,王小玉這麼優秀的女孩子,肯定少不了很多人喜歡,錯過了便是一輩子。在他那裡,他無能為力,他不能去争取自己的幸福,不能娶一個自己喜歡的姑娘,将來和誰成親會是母親說了算。

小陳的行為是不是媽寶男?王小玉也許會怨恨小陳這般的懦弱,連自己的幸福都不敢去争取,可是常年被強勢的母親管束着,小陳聽話慣了,這是一種性格的養成,他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所以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這也是命運的安排吧。

曾經有一段時間去搜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傷害,我發現竟然有那麼多的原生家庭對子女有很大的傷害,很多人說自己唯有逃避,遠遠的逃離開,才能夠做自己,才能夠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算逢年過節不得不回去,也是坐一坐就趕緊走,多呆一會,情感就會發生變化,家庭裡面就會有很大的怨氣。

他們還是勇敢的,勇敢的選擇逃離,逃離那個令人壓抑的環境,什麼親情、家産都不能成為道德綁架的理由,他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獨立關系,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家人也隻能給自己建議和意見,不能強硬的決定自己的走向,因為路在自己腳下,沒有人能夠替自己去前行。

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明白,你隻是給了孩子一個生命,他人生的路是要靠自己去走的,做父母的可以把控着法律底線,道德底線,不能讓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其他的,試着放手讓他自己去闖、去決定吧,畢竟将來總有永遠分開的那一天,誰也不能最終控制着誰的人生。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