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期》|從“超限效應”分析,如何應對孩子青春期的叛逆

對于中國的每一個家庭來說,教育好孩子絕對是頭等的大事。我們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理及殷切期望,所以自孩子呱呱墜地就開始各種培養,報名興趣班、特長班、學習班等等,甚至在娘胎裡都開始了胎教,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

尤其是孩子在童年到青少年的這個階段,正處于小學最後沖刺和中學階段,家長們更是開足馬力,為了能考上好大學,而“快馬加鞭”逼迫孩子好好學習。但是處在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叛逆”,從言聽計從配合家長到與處處頂嘴跟家長對抗,于是家裡就會有“不看孩子寫作業,母慈子孝;一看孩子寫作業,雞飛狗跳,嗷嗷喊叫”、“一碰到做作業,親媽都要變後媽了。”等等各種情況。

殊不知這是“超限效應”在作怪,《我的青春期》一書是從孩子成長中的心靈關懷和心理自助的角度,講述孩子青春期的變化,受書中的啟發,讓我對青春期孩子的各方面變化有了一些思考。将從“超限效應”來分析,如何讓青少年健康成長,高質量度過青春期,為未來成年奠定好基礎。

...

01 “超限效應”是什麼?了解超限效應能讓我們更懂得青春期的孩子

兩位同事在辦公室内互相談起自己的孩子,其中一個同事說:大家都說我的孩子很聰明,上小學四年級,我也希望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所以每每按照自己的期望來要求孩子,開始的時候孩子還很配合,效果也很明顯,可是後來,孩子就不耐煩了,似乎對很多目标都喪失了興趣,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她感到很困惑,不知道該怎麼辦。

另外一個同事的孩子大一些,讀五年級,她說:孩子放學後,也不回家,開始的時候她很不高興,就去把孩子揪回來,孩子很不耐煩,這樣一來,那些孩子就不跟他玩了,後來,再去找他,他就偷偷躲起來,小夥伴們共同騙她說,你孩子已經回家了,等她走了,孩子再出來玩。

這兩位同事遇到的管教孩子的麻煩,根本原因就是“超限效應”。當人體受到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心理學将這種效應稱為“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來源于美國著名幽默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時,最初感覺牧師講得好,打算捐款;10分鐘後,牧師還沒講完,他不耐煩了,決定隻捐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決定不捐了。在牧師終于結束演講開始募捐時,過于氣憤的馬克.吐溫不僅分文未捐,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

...

超限效應是一種純粹的心理反應,隻要觸及超限點,就會引發超限反應,輕則表現為不耐煩,重則産生逆反心理,青少年由于心理機能不成熟,更容易産生這種反應。當孩子不耐煩的時候,即使父母出發點再好,孩子也不會買賬。

再比如,一位啞巴在汽車上以倡導他人幫助殘疾人的名義,高價出售一本僅有幾頁的娛樂小冊,定價是5元,有一個乘客翻遍了包包,隻剩下4.5元,他非常不好意思地遞給那個啞巴3.5元,因為他下了車還要坐公交,啞巴搖了搖頭,指了指定價,那位乘客沒辦法,把最後1元錢遞了過去,滿懷抱歉地說:“不好意思,就這些了。”

結果啞巴還是搖頭,又指了指定價,該乘客終于發怒了,奪回了錢,大聲說:我不買了,行了吧?”這個啞巴多次的拒絕,引起了乘客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索性不買了。

從以上案例中,我們發現“兩位同事”和“啞巴”都有共同的現象:1.以自我為中心; 2.沒有注意方式、方法;3.沒能注意“度”的把握;4.沒有換位思考。這就是“超限效應”反應的問題,隻有更好的了解“超限效應”,才能讓我們更懂得與青春期的孩子、與他人相處。

每個人都有一定的承受限度,何況是青少年。即使是脾氣再好的成年人,也總會因為承受着某樣自己難以承受的事情而抓狂。所以不管孩子做了什麼事情,隻要不是很嚴重的情況下,請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他、惹惱他,這樣隻會讓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僵,也不會讓他在短暫的知錯中得到悔改。上述兩位同事都是犯了同樣的錯誤,最終導緻的效果适得其反。

...

02 為什麼大多數父母都會犯“超限效應”?避免“超限效應”,能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了解了“超限效應”這個概念以後,你會發現我們自己,包括身邊的很多人,都可能犯過“超限效應”。尤其是身為孩子父母的家長更是普遍,那麼接下來,我從兩個方面來分析為什麼大多數的父母都會犯“超限效應”的問題。

1.對孩子過高的期望,讓父母不自覺地“多唠叨”幾句

作為家長,自古就有“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殷切期望,在孩子青少年讀書的重要時期,更不敢有一絲的懈怠。總是在孩子上學前叮囑再三上課要認真、在孩子放學後又反複詢問學習效果,難免不引起孩子的反抗和抵觸。

我的鄰居,他女兒佳佳讀六年級,在班上學習成績一直不錯,每次考試基本都是前十名,但是她父母對此并不太滿意,他們希望佳佳能夠進入前三名,因為隻有這樣才能有把握上重點中學。所以隻要有機會,他們就會不斷的督促佳佳學習,在她耳邊唠叨着考上重點中學的重要性,讓她要更加努力,一定不要辜負父母的期望。

在父母的高要求下,佳佳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可是她父母對此卻視而不見,他們隻關心孩子的考試成績,一旦孩子無法達到他們的要求,就會自動開啟“唠叨”模式。久而久之,佳佳産生了逆反心理,不但不認真學習,還在她父母檢查時佯裝學習,成績不僅沒有進步,還倒退了兩名。

古語有雲:“大抵天下事,進退貴審量。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善人忽急合,善事有當防。輕浮非君子,躁急最不祥。”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本身沒有錯誤,愛孩子、給孩子壓力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運用适當的方法加以引導,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要講究個“度”。不能僅僅一味地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加重孩子的壓力。高要求下的孩子,神經要麼處在極度的緊張下,要麼處在極度的逆反下。

合理施壓也是一門藝術,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疏可走馬”說的就是留白,有了空白,才能産生美感,施壓也同此理,适當的留白可以給孩子留足空間和餘地。家長在平常的管教中要點到為止,适時的留白,少些“唠叨”,這樣孩子就會向你敞開心扉,與你為友,更益健康成長。

...

2.未意識到,自己的過度關愛,和孩子的生長速度不匹配

現代家庭,每家隻有一到兩個孩子,都将孩子視若珍寶,從出生開始,就一直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心和照顧,過着小王子、小公主般的生活。然而當他一天天長大,有了自己的意識和空間需求之後,便想要脫離父母的掌控,隻是此時的父母并未意識到,依然會按照之前的方式去對待,不斷的對他們進行說教,這樣會使孩子們越發的難以接受。

父母關愛孩子是對的,但是如果過度關愛,不考慮孩子的生長速度,那麼隻會讓孩子越來越反感,甚至産生不好的後果。

《我的青春期》書中講到11歲德文的故事:

德文對怎樣布置自己的房間有一個很棒的主意,但是他的父母和姐姐隻是在談論着他們的想法,而沒有時間聽德文的主意,并且對德文講,父母和姐姐都是為你好,你還沒有長大,所以要按照我們的想法來布置房間,德文聽後開始大怒,“你們都不聽,你們從來都不聽我說話!不尊重我的意見!”然後他跺着腳跑了出去。

就是由于父母和姐姐未關注德文的需求,隻認為他還是孩子,沒有自主決定的能力,讓德文感覺被忽略,不被尊重,甩頭而跑。

在我們身邊常有這樣的例子,為了絕對安全,父母不讓孩子走出家門,也不許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至,有的孩子成了“小尾巴”,時刻不能離開父母或老人一步,含在嘴裡怕化了,吐出來怕飛了,讓孩子産生依賴心理,缺乏自信,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當孩子進入到青少年時期,有了身體和心理上的變化,在與父母、兄弟姐妹、同學等之間的相處方式,随即也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想法和需求,而不是完全按照家長的意願來生長。他們希望被尊重、被傾聽,他們正在長大,變得需要獨立,家長們要适當減少關愛,尊重孩子的意見,适當讓孩子自己做主。

...

03 孩子成長中,家長如何避免“超限效應”,三個方法給你啟示

我們懂得“超限效應”後,并不是說因為有了超限效應我們就不能提任何要求了,或是不能重複叮囑任何事情了。事實上,青春期的孩子确實存在自律能力普遍不強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家長加強刺激、加強督促,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既能規避超限效應,又能達到加強孩子刺激的作用呢?三個方法給你啟示。

1.學會“拆屋效應”,逐步提出目标,緩解叛逆心理

魯迅先生曾于1927 年發表了一篇名為《無聲的中國》的演講中寫道:"中國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求來,接着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 拆屋效應"。

我們拿兩種情況做一下對比,第一種是先提出一個不合理要求,再提出一個相對較小的要求,第二種是直接提出這個較小的要求,比較哪種情況下的要求更易被接受。很顯然,在前一種情況下提出的要求更容易被人所接受,而直接提出要求反而不容易被接受。

通常人們不太願意兩次連續地拒絕同一個人,當你對第一個無理要求拒絕後,你會對被拒絕的人有一種歉疚,所以當他馬上提出一個相對較易接受的要求時,你會盡量地滿足他,而不太願意連續兩次擺出拒絕的姿态,畢竟我們并不想因為自己的行為而讓人覺得我們想拒絕這個人。

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也要學會運用“拆屋效應”,對于孩子的成績,要逐步提出提升的目标,而不是一下要求達到頂點。如前文所講的佳佳,她的父母應該先提出前進一兩名,從前十名到前八名,當達到前八名時,再進一步的往上提,而不是一下子要求一定努力考入前三名。這樣逐步提出目标,就能緩解叛逆心理,也讓孩子有個心理預期,畢竟前進一兩名比前進七八名容易得多。

從以上說明中,我們可以感知到:在面臨不希望發生的事,同時有兩種心理機制啟動,一是設法采取一些措施避免事情的發生,二是開始調整内在的心理矛盾,準備接納要會發生的事實。如果在調整進入平衡狀态時,出現的一個新的選擇與内心平衡狀态相近時,就很容易被内心接納,緩解内心逆反。學會“拆屋效應”,就能避免“超限效應”帶來的逆反和不接受。

...

2.采取“焦點效應”,及時關注孩子,解決孩子需求

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希望被關注,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随着身體和外貌的發育,改變他們自身的感覺,他們更希望被吸引、被關注,這就類似心理學中所講的“焦點效應”。“焦點效應”是指人們總是高估周圍人對自己外表和行為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美國心理學家基洛維奇做了一個實驗,他們讓康奈爾大學的學生穿上某名牌T恤,然後進入教室,穿T恤的學生事先估計會有大約一半的同學注意到他的T恤。但是,最後的結果卻讓人意想不到,隻有23%的人注意到了這一點。

這個實驗說明,我們總認為别人對我們會倍加注意,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由此可見,我們對自我的感覺的确占據了我們世界的重要位置,我們往往會不自覺地放大了别人對我們的關注程度,而且通過自我的專注,我們會高估自己的突出程度。

家長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一心理需求,及時關注孩子需求,在孩子的學業成長及與同學的相處過程中,多觀察他們的行為舉止。青春期的孩子處在萌動期,他們渴望成為“焦點”,而又沒有足夠能力讓自己成為“焦點”,想表達訴求,而又不足以表達清楚。所以,有的孩子會在家長的嚴格管教下和不斷地“唠叨”中回避問題,而家長們又毫無察覺,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縮在一個角落,不再讓自己成為“焦點”,在内心默默的抗議。

家長們如若能運用好這個心理訴求, 适當的對孩子關注的“焦點”進行重複叮囑,多給孩子一點鼓勵,有效疏導孩子的訴求,讓他們表達出來,幫助孩子及時解決。這更容易使孩子有自信,使孩子更願意去表現自己,也更有勇氣去展現自己。

...

3.正确應用“貝勃定律”,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關愛與不易

孩子産生逆反心理,某種程度上,對家長的過度要求或關愛的抵抗,不理解家長的良苦用心。正确應用“貝勃定律”,能緩解這一現象。貝勃定律是指當人經曆強烈的刺激後,之後施予的刺激對他來說也就變得微不足道,即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

舉個例子:一個女孩和母親吵架賭氣離家。在外逛了一天,直到肚子很餓了,她才來到一個面攤,卻發現忘記帶錢了。好心的面攤老闆免費煮了一碗面給她。女孩感激地說:"我們又不認識,你就對我這麼好!可是我媽媽,竟然對我那麼絕情……"

攤位的老闆說:"我才煮一碗面給你吃,你就這麼感激我,你媽幫你煮了十幾年飯,你不是更應感激嗎?" 女孩一聽,整個人愣住了!是呀,媽媽辛苦地養育我,我非但沒有感激,反而為了小小的事,就和她大吵一架。女孩鼓起勇氣,往家的方向走,快到家門時,她看到疲憊、焦急的母親正在四處張望。媽媽看到女孩時,忙喊:"飯都已經做好,快回去吃,菜都涼了!"此時女孩的眼淚奪眶而出……

我們對親人朋友的關愛總是習以為常;而陌生人的一點幫助,卻我們就感激不已。這便是"貝勃定律"在操作我們的感覺。對于親人朋友,我們對他們的關愛習以為常,而且期望值很高。有時他們少了一絲關愛,我們甚至會惡言相向。對于陌生人,我們沒有抱着多大的期望,因此,他們的一點點幫助,我們都感動不已。

孩子與父母朝夕相處,已經把父母的關愛變成理所當然,父母多說一句就會引起反抗和逆反。家長要學會正确應用“貝勃定律”,引導孩子體會自己的不易,規避超限效應的同時,起到應有的刺激作用。

...

寫在最後:

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乎着成年以後的茁壯發展,作為家長一定要正面、積極引導,切不可操之過急。注意孩子在成長中的變化及訴求,及時的給予合适的關愛和鞭策。更要學會對孩子的選擇和努力給予最大的支持和認同,當他們取得成績時,更要不吝美好的詞語去鼓勵稱贊,這樣對于孩子的激勵遠比唠叨有效。

好菜連吃三天惹人厭,好戲連演三天惹人煩,世界萬事萬物都有合理的尺度,超出這個尺度,事情就會往相反的方向發展,正如希臘哲學家德谟克利特所言:當過度的時候,最适宜的東西就會變成最不适宜的東西。教育孩子也是同樣的道理,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正确的教育孩子,不要成為孩子身上的第二張嘴。适當的給予他們尊重和空間,才能讓孩子塑造更好的自己,才能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