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思維的躍動與深度反思

思維的躍動與深度反思           

——讀史鐵生《記憶與印象》有感

每當談論到一個人思想能有多廣闊,我們時常能想到困于輪椅,思想飛馳天外,遨遊太空的霍金。無疑,思維的躍動是一個人富有張力和想象力的重要标志。記憶與印象,是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但對于普通人而言,這些零散的記憶與印象猶如深淵中的碎片,模糊不清甚至意義不大,時常被人抛諸腦後。

但是,于史鐵生而言,記憶與印象,這些殘缺而令人困頓之物 ,恰能激起心田的跳動,思維的勃發。從他的散文裡,我們能感受到他的思維在自由的飛馳,運用豐富而多彩的想象構築全篇。他的文章或許就如他一樣,他也試圖講自己融入文字。這一本《記憶與印象》,就如同雖身體殘損但散發着蓬勃的生命力的史鐵生本人。

這些記憶與印象,勾連了年少的時光和沉澱多年後的人生體悟,混合了對人性的感悟和對文革的反思。能以鐘聲寄鄉情,亦借海棠抒親情,更借人叙寫自己朦胧而無果的愛情。曆來,研究者們常從魯迅的文章中品讀出出對國民劣根性的批判。而在史鐵生的散文裡,人的劣根性顯露在孩子的身上,從小孩子中的拉幫結派、阿谀奉承,文革時樂于捕風捉影,舉報反動派。孩子們本是純潔無暇的象征,卻早有一些世故的表現,當然,在作者的眼裡,孩子的種種跟風行為,是沾染了世俗污垢,也是心智不成熟的的結果。就如那批鬥别人的小孩吃了一點甜食,便忘了那茬事。

想起文革那段歲月,人的心情總是沉甸甸的。一次政治化的錯誤,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那麼,新時期到來後對冤案的平反,真的能徹底消散人們心底的陰霾嗎?

《記憶與印象》告訴我們,恐怕道阻且長。文章中最典型的,莫過于我的奶奶,經曆了文革的時光,認為自己一個地主的女兒,成分極其低劣,一生活在自責中,最渴望自己和子女能得一份正經職業,常年拿着一本掃盲書翻閱。文革裡一些孩子去舉報他人,不谙世事的孩子,有着神奇的想象力,他們能從記憶角落裡扣出字眼,便開始自說自話,恣意猜想,認識的不認識的都被他們懷疑一遍,大人們不再值得他們尊重,隻是他們考量的對象,從陌生人,到鄰居甚至到朋友和同學,無幾幸免。如此荒誕而可笑的事,竟真實地發生在那一時期,我們慣于從大人的視角審視問題,但是,哪一個大人曾經不是孩子呢?這一場文革,影響的不隻是一代人,而是很多代。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