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墨子》每天一篇之一六一(節用3-16)
是故子墨子曰:“鄉者……為人謀者,不可不勸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謀,若人厚葬久喪,實不可以富貧、衆寡、定危、治亂乎?則非仁也,非義也,非孝子之事也!為人謀者,不可不沮也。是故求以富國家,甚得貧焉……欲以幹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禍焉。上稽之堯、舜、禹、湯、文、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纣、幽、厲之事,猶合節也。若以此觀,則厚葬久喪其非聖王之道也。”
周末晴天心情喜悅,有空了索性就繼續讀書學習翻譯古文段落,并在鍵盤上敲敲打打完成心得體會打卡任務。
因此墨子先生說:“從前遇到家鄉的人,我就曾經說過:若是我們效法這種觀點,踐行這種方法,歸納計算一下厚葬久喪的數據,要是真的可以使貧窮的人變得富有了、讓人口的數量從少變的多起來了、讓危急的形勢得以穩定、讓混亂的局面得到治理,那它就是仁愛的、正義的,也就真的是孝子們應該做的事,那麼那些願意替别人打算的人,也不能不鼓勵他們這樣做了。
都是若是效法這種觀點,踐行這種辦法,确實不能使貧窮的人變得富有了、讓人口的數量從少變的多起來了、讓危急的形勢得以穩定、讓混亂的局面得到治理,那就是不仁愛的、不正義的、更不是孝子應做的事,因而那些替他人打算的,就不可不阻止他悶這樣取做了。
所以,實行厚葬久喪的方式制度,本來是想使國家變得日益富足,沒想到卻更加貧困;本來希望增加人口,而現在卻人口減少;原本想用它能夠使政治清明,沒想到卻更加混亂;原本想用強大國家阻擋大國攻打小國,現在也是已經不可能了;原本想用它求取上天鬼神的賜福,後來反而是導緻禍端了(真是意想不到啊)。
但是我們若是上推從堯、舜、禹、湯、周、周武王治國之道來考察它,卻是正好與之相反的;若是下推從桀、纣、周幽王、周厲王禍國之事來考察它,卻倒是有非常符合了。照這樣看來,那麼厚葬久喪的制度就确實不是聖賢君王的治國理政之道啊。”
曆史就是鏡子,效果才是王道,仍是證明一切從實際出來,實事求是才是真的王道。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