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渡人》:沒有牽絆的情感,是表達是感性的吐露是披荊斬棘的勇氣;有了牽絆的情感,是克制是理性的...
看完《擺渡人》已是上個月的事情,寒假期間很忙基本上沒有自己空閑的時間段,上個月28日淩晨寫到一半突然腦中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罷!寫不下去就不強迫繼續,今日重拾略感矛盾。我到底是寫書評呢還是感想?随心所欲吧,何必自我設限,思考到哪寫到哪。
《擺渡人》故事的情節并不複雜,崔斯坦在送往迪倫的靈魂穿越荒原的過程中被這個勇敢的真誠的女孩吸引。可是崔斯坦知道他們是不可能有結果的,于是這一路他努力克制着自己的愛,即便情難自控也不會冒險挑戰規則。迪倫喜歡崔斯坦,因無法忍受思念的痛苦,在愛與希望的驅使下帶着勇氣的長矛,憑着堅定地信念最終克服了重重的困難與崔斯坦走到了一起。
當時看完這本書浮現在腦海中的第一感覺是,我們應該像迪倫一樣懷揣着愛與希望,再加上一點勇氣,去挑戰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重拾後的感覺仿佛總是比前一次來的深刻,我們欣賞迪倫的勇氣卻忽略了崔斯坦理性的愛,他的理性源自于對迪倫的保護,越愛越不能讓迪倫身處險境。
迪倫與崔斯坦,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表達一個克制,一個标新立異一個墨守成規。我想或許一個理性的男孩身邊是需要一個敢于打破常規的女孩來救贖自己禁锢的思想。愛把不同性格的兩個人緊緊地聯系到了一起,而愛先是包容後是融合。
聯想到網絡上那句喜歡是表達而愛是克制,我想或許進一步講,沒有牽絆的情感,是表達是感性的吐露是披荊斬棘的勇氣;有了牽絆的情感,是克制是理性的止步是無為而為的保護。
- 上一篇 《我在北京送快遞》讀書筆記
- 下一篇 分享情誼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