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5 百病皆生于氣
《黃帝内經》:“餘知百病生于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
以上九種氣機失調幾乎全面概括了人體氣機緻病的全部形式,被統稱為“九氣緻病”,旨在說明許多疾病的發生都是由于髒腑經脈氣機失調所緻,對後世臨床病因病機分析及病證治療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九氣緻病”該如何理解呢?
1、怒氣則上
大怒則使肝氣上逆,“怒發沖冠”,血随氣逆,甚則嘔血,或肝氣乘脾發生飧洩,所以說是氣逆。
臨床主要表現為頭脹頭痛,面紅目赤,嘔血,甚至昏厥卒倒。如果兼發肝氣橫逆,還會有腹痛、腹瀉等症。
2、喜氣則緩
喜則氣和順而志暢達,營衛之氣通利,若是喜太過則可導緻正氣渙散,心神不藏,“範進中舉”就是典型案例,所以說是氣緩。
臨床主要表現為精神不能集中,甚則神志失常,狂亂,或見心氣暴脫的大汗淋漓、氣息微弱、脈微欲絕等症。
3、悲則氣消
悲哀過度則心系急迫,悲為肺志,則肺葉張舉,上焦随之閉塞不通,營衛之氣得不到布散,熱氣郁閉于中而損耗肺氣,做事情沒有幹勁,所以說是氣消。
臨床常見意志消沉、精神不振、氣短胸悶、乏力懶言等症。
4、恐則氣下
恐懼傷腎就會使精氣下卻,精氣下卻則升降不交,故上焦閉塞,上焦閉塞則氣歸還于下焦,氣郁下焦,就會脹滿,甚至“吓尿了”,所以說是氣下。
臨床可見二便失禁、性功能下降等問題。
5、驚則氣亂
受驚則心悸動無所依附,神氣無所歸宿,心中疑慮不定,俗話說“人吓人吓死人”并非空穴來風,所以說是氣亂。
臨床常見心悸不安、頭暈、手腳發冷,甚則神志錯亂等問題。
6、思則氣結
思慮過多則心有所存,神歸一處,以緻正氣留結而不能運行,所以說是氣結。
臨床可見精神萎靡、反應遲鈍、不思飲食、腹脹納呆、便溏等症狀。
7、寒則氣收
寒為陰邪,其性凝滞收引。寒冷之氣侵襲人體,則使腠理閉塞,營衛之氣不得暢行而收斂于内,所以說是氣收。
臨床表現為惡寒無汗、頭痛身疼、鼻塞身重、噴嚏清涕等風寒束表,衛陽被郁的風寒表實證。
8、炅則氣洩
炅為陽邪,陽熱之邪侵襲人體,導緻火熱蒸迫、汗出過多而緻氣洩脫失外,亦可緻陽氣洩脫。
臨床上常表現為氣虛大汗,亦常伴有因津液或血液過度亡失而緻的津虧或血虛見證。
9、勞則氣耗
過勞則氣動喘息,汗出過多,裡外氣都越發消耗,所以說是氣耗。
臨床可見短氣乏力,四肢倦怠,動辄喘息汗出,甚則自汗、遺精滑脫等。
- 上一篇 讀書留感——《愛的教育》
- 下一篇 蘭花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