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小段并不漫長
“寫作”對我來講是很神聖、崇高的事,雖已堅持了近三年,現還隻配用“碼字”“日更”來說她。一來還是作文思維,二一用力又帶着滿滿的矯揉,三卻沒有體會到像我跑步樣明顯的階段性提高,依然是混混沌沌、忽明忽暗。
前輩大師總說閱讀到一定時間就自然然的出口成章了,可讀到啥程度呢?難免有點焦躁,人生苦短,餘生珍貴。可有什麼好辦法呢?當每一次次偶然的邂逅出現時确有“隻有一欣然”的快慰。
高考時,語文成績是最壞的,一度懷疑作文是不是打了零分甚至動了去查卷的想法。“否則也是985、211了。”雖過去近三十年了,現還隐隐作恨。之所以最終沒去查卷,回想那一年關于語文學習确實底氣不足,因為唯一對語文的投入就是讀《雜文報》之類的青年文摘,已記不得這決斷是從哪來的?後來雖總會做些高考偏科的夢驚出一身冷汗,距離遠了也慢慢彌散了,上周母校90年校慶,也是準一本大學了,似乎也陡增了些自豪。
“知恥而後勇。”這精神在性格裡有。雖因熙熙攘攘的生活耽擱許久,随着時間的流逝終歸還是撿起來了。十年前開始堅持跑步,現已參加過幾次半馬了,對一曾經千米都要補考的文弱書生已是巨大的成就了;2020初因衆所周知的原因停頓下來,我的“寫作”念頭也燃起來了,日更榜單上已是935天了……
之所以想寫“寫作”的話題,一來給自己再鼓鼓氣;二如停在半山腰的休憩;當然還有埋藏在心底“我的寫作生涯”躍躍欲試,正是這野心在不斷膨脹…(哈哈哈~)審視一下,這一小段并不漫長,可是“生涯”初始時的懵懂心境啊……………
既然開始了,去放大漸漸的每一個點。
- 上一篇 發呆
- 下一篇 "教養:源自内心的溫柔,禮儀成就外在的光輝"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