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白說》随感
作者:白岩松
說起白老師,一開始是從電視上看見他,印象中做過新聞聯播,東方時空。直至今日,有幸拿到這本《白說》,從中或多或少又對白老師這樣“生趣”的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大概是相信這本書中的内容,能産生點共鳴,在一些方面有些許思考。面對從人性到生命。怎麼積極樂觀地去面對這樣一個實則消極的過程。
“天長地久,”天之所以長,地之所以久,是因為天地的包容。包容,生命中許許多多不夠公平的事。從生到死的過程,往往不是直通車,而是“過山車”。而生命中的挫折存在于學業,事業,情感等不如意的地方。而因為太年輕,面對種種“挫折”放大成為“人生困境”,像是天要塌下來一樣。如果我們不能夠從這些小小的困境中走出,未來的心态便會更加失衡,道路也隻會更加崎岖。凡事可大可小,完全取決于自我的判斷。學會包容他人,包容“挫折”。想要有一片新天地,往往需要一種“平和”的心态!
時常會被問道“你幸福嗎?”“幸福是什麼?”等諸如此類的問題。這種幸福在過去表現在填飽肚子就是幸福,人在餓急得時候所表現的心理狀态和行為方式,若是有人能把手裡充饑的食物分享給你,那就是最大的幸福!而現如今,吃飽了,穿暖了。欲望就多了,這樣使得我們無限靠近幸福,而永遠無法到達。慢慢懂得幸福需要物質基礎,情感的依托,精神的支柱,再到自我價值的實現!幸福也慢慢從個人轉換到集體,社會乃至國家!例如:祖國母親70華誕,全國上下的人民都與祖國同慶,那一刻我們大家都是幸福的!學會知足!為當前的生活狀态感到幸福,學會感恩!
人生很長,也很短暫。生老病死就如春夏秋冬,總是一次次不斷的輪回。“年輕時,總覺得時間很多,拼命去掙錢”,年老時,我們“用錢買命。”比起這些最重要的是心靈深處,我們面對自己,把自己當作朋友,和自己對話。如今在青年的我,享受着青春的美好!尚未感覺到中年後的危機,感覺不到死亡對内心隐約的“恐懼”。對于生命的敬畏,我們内心要陽光,身體要強壯!慢慢體會當下的風景,人生是一條單行線,倘若如此單一,那該是多麼無趣!
喜歡這本書,然而自身并不能達到如此高的高度,從普通的民衆到國家,甚至是世界!書中特别之處是沒有大口号,沒有商業秘籍,沒有功與利。
“慢慢來,讀書的本質是讀到自己!”
- 上一篇 讀書筆記:《養育男孩》,從理解男孩開始
- 下一篇 挪威的森林:哪裡會有人喜歡孤獨!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