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拿破侖傳》—偉大英豪拿破侖一生的軍事奮鬥史,法國人專屬的自豪
一将功成萬骨枯,風沙掠過,枯骨中有一方無字墓碑,那就是偉大英豪拿破侖的長眠之處。它安詳的躺在英屬聖赫勒拿島上,縱有雷鳴般的金戈鐵馬之聲,也掩蓋不了來自大地深處的哀歎惋惜。曾經馳騁沙場的英豪,如今已悄然淡漠,陪伴他的是那些枯朽的部下。
是非功過,任由後世人評說。這本書少量使用雙引号,直接引用了一些史料,大部分内容應該來自“野史”,那些曾經圍繞在拿破侖身邊的日記遺囑。在具體事件方面,惜字如金,比如那場将拿破侖英明毀于一旦的滑鐵盧戰役,也隻是隻字帶過,雖然是傳記不是曆史,但我覺得重大事件應該記錄更清晰點會更好。所以本書内容上有兩方面,一是波拿巴将軍輾轉騰挪的沙場,另一部分是拿破侖在政治領域的抗争。
最初還不是拿破侖皇帝的波拿巴将軍,生活在意大利西面名叫科西嘉的小島上。在法國上學期間,他的求知若渴、宏圖偉略就已經可見一斑。成年後,一心想要重回故裡,統治科西嘉。起初也領導過一些失敗的科西嘉保衛戰,随着知識儲備增長和年齡經驗的提升,野心也在一步步擴大,最終當上了法國的皇帝,改名拿破侖。或許這是他最輝煌的時候,但并不打算止步于此,他的夢想是統一歐洲,入主東方,最後在東戰俄羅斯中連連失利,勢力一去不再,後被流放。但此時的拿破侖仍不放棄,意氣風發。後又帶領幾百近衛隊返回法國,做了百日皇帝,滑鐵盧戰役失敗後,被英國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了卻餘生。
地中海沿海乃至歐洲相互交融的地形,就決定了歐洲沒有長久的和平,戰争才是永恒的旋律。拿破侖一心想把法國從斷頭台解放,實現民主自由的新時代。回顧拿破侖的一生,有兩個熠熠生輝的人格魅力,政治家般的冷靜和詩人般的火熱激情。他足夠的睿智,博覽群書,過目不忘,記憶力超群,過度自信,精力旺盛,這一切造就了他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成就。在感情方面,他念念不忘的就是約瑟芬,放蕩不羁的女人,卻讓拿破侖念念不忘,占據了他的一生。拿破侖是個重感情知感恩的人,把榮譽和家庭看的無比重要,縱使親人背叛也不改初衷。很遺憾,中年以後得拿破侖,猜忌、遲疑和胃病的折磨耽誤了他。如果身體健碩,或許他的腳步不至于此,一統歐洲、腳踏亞洲,重現亞曆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的風光,也猶未未可。
本書的翻譯還是不錯的,但是内容上有欠缺。正如前面提到的,重大曆史時刻和事件,鋪展的文字太少,對于拿破侖何其偉大,沒有感同身受,雖然作者不厭其煩地歌頌拿破侖,但這隻是沒有過程的結果,隻會讓人覺得盲目,而缺少依據。從傳記角度來說,曾經的将軍、曾經的皇帝,隻存在于被人眼中,作者個人情緒摻雜太多,不夠客觀。換個人著書,或許會看到不一樣的拿破侖。所以整的來說,對于這本記錄拿破侖戰鬥史的小書,我的評價不太高。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