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國醫說:中醫是怎樣的醫學

  聽國醫說:中醫是怎樣的醫學

                  黃岐之

      近年,“中醫”又成為媒體中熱度非常高的詞彙。各種人通過不同媒體形式大談“中醫”,其中對中醫的認識理性的不多,糊塗的也不少。國醫大師張伯禮在《這就是中國》第238期“中醫藥現代化”專題節目中,談及中醫的認識問題,讓人耳目一新,給人們清晰的回答。

      “中醫藥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

        “那中醫藥學是什麼?定義就是中醫藥學以整體觀念為指導,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諧共生,從整體上系統地把握人體的健康,重視患病的人,而不僅僅是人的病。”

      “中醫學有幾千年的曆史,而西醫學傳到中國來一百多年,加在一塊兒也不過二百年。所以這兩者之間我們比一比,從文化背景、思維方式、理論基礎,以及研究的對象、幹預的方法、評價的方法,應該說都不一樣。這兩套醫學哪個更好?我們說各自有各自的優勢,而這兩種優勢可以互補,但是不能互相取代。所以現在如何把這兩者的優勢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我們這代中醫人的一個任務。”

      “未來的醫學是要建立融中西醫學于一體的現代醫學,這種醫學既高于現在的中醫,也高于現在的西醫;而這兩種醫學結合起來以後,既立足于曆史,又着眼于未來,必将為人類的健康提供一種新的模式。”

      “我們強調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要和諧,而恰恰現代醫學也強調人要尊重自然,要和自然和諧相處;我們講整體觀念,西醫現在講的是系統科學;我們講辨證論治,一人一張方子,而現在講精準醫療;我們講養生保健,現在講預防醫學;我們講複方治療,現在講組合藥物。你看中醫主要的一些特點和現代醫學的前沿歧途同歸,用字不一樣,但很多東西都是可以趨同的。”

      “有人說,你們學生現在還在學《黃帝内經》這兩千年前的東西,還不落後嗎?可能他沒學過中醫,我們中醫的理論包括兩塊。第一,它的基礎理論,特别是它的哲學思維是相對穩定的,而它的診療技術、它的方藥,确實每天都在變化。所以我們說中醫不變的是哲學思維基礎、變化的是理法方藥——這個也是我們中醫的傳承發展。為什麼中醫到現在将近三千年了,曆久彌新,學術常青,依然有活力,依然能治病?因為它有内生的學術動力,而内生的動力就是自己的理論在不斷發展。”

      “中醫的思維特點,雖然古老,有幾千年的曆史,但它的理念并不落後。”

      “其實中醫藥也是一種文化,他們(外國人)不反對中醫藥,因為它能治病,同時它接受起來也不困難。”

        張伯禮國醫大師談到了很多内容,其中涉及到中醫認識的問題主要有:(1)人類的醫學認識中,中醫不同于西醫。(2)中醫的觀念與西醫的觀念相合,表達不同。(3)未來的醫學是中醫與西醫結合的醫學。(4)中醫是古老的醫術,但醫學認識深刻,中醫術仍在不斷發展。(5)中醫是人類醫學認識的一種視角,西醫是人類醫學認識的另一種視角。各有所長,各有所短,共同構成現代人類醫學大廈。

      我們對中醫應該有什麼樣的态度?近年,一部《中醫藥法》國法告訴了大家,二百多年的中西醫之争結束了,中醫是有效的醫學,應該得到保護與發展。凡是懷疑或否定中醫的,都是不正确、不妥當的違法行為,缺乏理性思維的表現。中醫應該去正确認識,得到發展,走向世界,走向現代化。中醫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也是世界的醫學智慧,中醫不僅屬于中國的,也是屬于世界的。

      我們對中醫應該有什麼樣的理解?人類的現代文明是以西方文化為主流。我們無論談過去、談現在,還是談未來,都不可避免帶有西方現代思維。西方現代思維并沒有錯,這種思維是建立在結構觀念基礎之上的,認為事物的結果是“0”和“1”。人體生命除了微觀的分子和細胞外,還有不斷變化的“氣”。中醫認為人體中的“氣”是整體的變化,氣是微觀粒子集合的表現,包括粒子變化、能量變化、信息變化等,氣是描述人體生命活動的抽象概念,如物理學中的“力”概念。力無處不在,有誰見過“力”?人體生理中的“氣”是多樣的,氣中有氣,氣的變化相互聯系,相互生克,形成生命的周期性,天人合一。也就是說,中醫的生命整體觀是建立“氣”概念基礎之上,生命運動的結果不是“0”和“1”,而是“過”與“不及”,這種觀念形成了中醫思維,是用現代西醫思維無法理解的。面對中醫的有效性,現代人用西醫觀念去解釋和分析,都是背離中醫思想的“西化”中醫。

      古老的中醫是腐朽的、不變的,數千年沒有發展嗎?清民時期後,中醫出現一種“火神派”門派,學術界稱為“中醫第八大流派”,這是中醫在發展的事實。火神派能診治西醫無法醫治的疑難病症,而聞名于世,并走向世界,讓世人了解到中醫的神奇,使中醫的其它古老門派都感到驚歎!從春秋戰國時期,中醫以《黃帝内經》為起始,發展到清民時期,有傷寒、寒涼、攻邪、脾胃、滋陰、溫補、溫病、火神等流派。中醫并沒有停留在古代,中醫自身在人類醫治疾病實際中不斷發展。

      對國醫張伯禮的看法,作者曾有《張伯禮,現代中醫的縮影》文章,稱贊張伯禮有遇國難勇于救民的精神,守正創新,繼承發展中醫,是現時代的“張仲景”,是國家之幸,是民衆之幸,是人類醫學之幸。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