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不被定義的年齡
《不被定義的年齡》颠覆了很多曾經的錯誤認知。就是一種典型的錯誤的年齡觀念,也可以被稱作年齡歧視。實際上,它隻是一種腦神經現象,但是我們很容易把它歸咎于“年紀大了”。
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們應該建立更健康更快樂更容易讓我們長壽的年齡觀念。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畢業于哈佛大學的教授,她經過很多年的研究,通過實驗和數據統計得出了書中的結論,而且這個結論被大量的研究機構引用和證明。
有一次,作者要去日本出差,因為她知道日本是一個很尊重老年人的國度,所以她想去日本調研一下日本人對待老年人的态度。臨行之前她去探望她的祖母,她的祖母跟她一塊兒在超市裡邊買東西的時候,突然撞到過道中間的一個櫃子,撞傷了腿,老太太都流血了。
她的祖母就跟店主講:“你們那個櫃子不能亂放,放在過道中間撞到了我的腿。”但是那個店主非常不以為然地說:“這麼大年紀就不要出來亂走了嘛。”這件事情讓她特别生氣,她覺得美國普遍存在着忽視老年人的現象,甚至是排斥老年人的現象,這都屬于年齡歧視。
年齡歧視基于一種刻闆印象。刻闆印象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影響呢?在我們每天所做的事情、所有的行為裡,至少有80%是在無意識中進行的。也就是說,你能夠有意識地決定一件事情,或者認真地思考一件事情,這種情況所占的比例很低,絕大部分的動作都是在無意識中實現的。
而刻闆印象就是一個典型的無意識的結果。你對于老年人的直覺反應,會決定你怎麼對待眼前的老年人,以及怎麼對待未來的自己。因為你會潛在地受到這些意識的影響。
很多人從幼兒園時期就受到社會對于老年人的刻闆印象的影響,從這時候就開始同情或者是排斥老年人,并且認為老年人就是一類符合某些特征的人。這個想法會被我們無意識地接納,一直到我們六七十歲才突然發現,自己變成了那個老年人。這就是這種刻闆印象難以被發現的原因。
作者也有這樣的經曆。她說有一次,她答應朋友參加一個5公裡跑的慈善比賽,結果她早上起晚了,她趕緊吃了口飯,就趕去跑步。到那兒的時候就開槍了,槍聲一響她就跑,結果跑着跑着,肌肉突然啪地響了一聲。她知道肌肉拉傷了,然後她一瘸一拐地走完了5公裡。
比賽回來之後她就感慨:“年齡不饒人哪,現在真是跑不動了。”這時候她女兒在旁邊講了一句話:“你跑步之前拉伸了嗎?”她說:“我能趕去就不錯了,哪有時間拉伸。”然後她女兒講:“不拉伸很容易拉傷,所有跑步的人,無論是年輕還是年老,隻要跑步之前不熱身、不拉伸,都很容易拉傷,這跟年齡無關。”
她突然意識到,她這一句對于年齡的感慨就是一種典型的刻闆印象,也是一種歧視。她一開始甚至覺得自己以後不能再跑步了,但實際上,經過了一段時間的恢複之後,就沒有問題了,可以接着跑,這次肌肉拉傷隻是沒有拉伸帶來的小問題。
那這個刻闆印象是如何影響我們整個人生的呢?有四個機制:
第一,“自童年期開始從社會中内化,并持續到生命全程”。也就是說,對于老年人印象的“催眠”是從幼兒園開始的,我們從小就被灌輸老年人應該是什麼樣子。
第二,“無意識地運作”。我們不會思考對老年人的刻闆印象這件事,而且老年人也沒有什麼反抗的聲音。
第三,“随着它們變得更加自我相關而影響更大”。也就是說,等你六七十歲以後,你會發現你的性格、身體健康狀況,比如肌肉的力量、大腦的狀況,都跟你之前的意識有關,而這個意識是你在很年輕的時候建立的。
很多年輕人,你們如果從今天開始改變對于老年人的看法,那麼你們在年老的時候就會更健康,思維更敏捷,動作更快。
第四,“通過心理、生物和行為三個途徑影響健康”。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生理問題,年齡刻闆印象真的能夠在我們的生理層面産生重大的影響。
我們認為老年人年紀大了,記憶力衰退很正常,“沒關系,就是老了”,這麼一說就過去了。但實際上,作者做了一個實驗,她找來了三種人,分别是聽力健全的中國人、美國聾人和聽力健全的美國人,其中既有老年人,也有年輕人。
為什麼找中國人做對照呢?因為中國文化是一種尊老的文化,所以在很多情況下,中國的老人都比美國的老人受到更多的優待。中國的文化跟美國的文化是不一樣的。她在中國北京一家鉛筆廠,找了幾個老年職工,還找了一些青年人,做什麼實驗呢?首先讓這些參與實驗的人填寫他們對于老年人的看法,看看他們的意見、想法。填寫完了之後,讓他們參加考記憶力的答題比賽。
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她說中國的老太太們給出的答案,雖然有很多她不太能理解的地方,比如說“能夠組織群衆”“為社會發揮餘熱”。作為美國人,她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但是好在她的學生裡有中國人,給她做了很好的解釋。
在老年受試者中,美國健聽人組表達了最消極的年齡觀念,并在全部四個記憶任務中表現較差;而中國老年人組,這個擁有最積極的年齡觀念的群體,在所有方面都表現最好。
發現中國老年受試者的表現與中國年輕人一樣好。換句話說,如果你是一位中國老年人,你可以期望自己的記憶力大體上和你的孫輩一樣好。美國老年聾人受試者的年齡觀念比美國老年健聽人更積極,他們的表現也要好得多。與老年受試者相比,年輕受試者在所有三個文化群體中的表現都差不多。
也就是說,三個文化群體的年輕人的表現是差不多的。但是到了老年以後,因為他們長期的年齡觀念不同,所以表現也不同。有人不明白為什麼選聾人,聾人的年齡觀念有什麼不同?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聾人更少地受到主流文化的影響。因為在過去,很少有帶輔助字幕的節目給聾人看,再加上聾人有一個自己獨立的交流圈子,在這個圈子裡,他們跟着别的聾人學習手語,所以年紀越大的聾人越容易受到尊重。
關于記憶的真相是,随着年齡的增長,不同人的腦功能表現出巨大的差異。神經可塑性,即大腦保持靈活并長出新的神經連接的能力,長期以來被認為是年輕大腦的特性,而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實際上在整個老齡化過程中神經可塑性都在持續。
韓美林老師拿了一張他大腦的圖片給我們看,他說:“你們看,這個腦子長得怎麼樣?”我們說:“很漂亮!”圖片裡那個腦神經很漂亮。他說這是腦科學專家給他拍的,他們在研究他的腦子,為什麼90歲了記憶力還是沒有衰退。而且他還極富創造力,他甚至能夠在一個活動上現場作畫,畫出幾百種不同動物的造型。
作者還做了一個很重要的實驗,叫作内隐啟動實驗。就是讓你在潛意識中看到一些詞,激活你的刻闆印象。
作者給受試者一個屏幕,告訴所有受試的人:“眼睛緊盯着中間這個靶心,别挪開。”當受試者盯着中間這個光點的時候,屏幕的其他地方開始閃現很多字,但是那些字閃得很快,快到什麼程度呢?快到你不會看不見,但是也不會讓看得很清楚。
一組人看到的詞彙有“聰明”“警覺”“博學”(這是中國人常見的對于老年人的看法),這些詞彙都是比較積極的形容老年人的詞彙。另外一組人看到的是“阿爾茨海默”“老邁”“迷惑”“身體不好”這些消極的詞。然後實驗結果如何呢?
受試者在接受了僅僅10分鐘的積極年齡刻闆印象的啟動後,他們的記憶表現就得到了改善(是能夠很明顯地看出來的統計學上的改善)。10分鐘的消極年齡啟動則導緻了記憶表現同等幅度的下降。……無論受試者是男性還是女性,是60歲還是90歲,是高中肄業還是醫學院畢業,是住在鄉村還是城市……
多次實驗都證明這種暗示是有效的。也就是說,通過10分鐘的實驗讓你改變對于老年人的看法,都會對你的記憶産生正向的影響。
作者做完這些實驗後,特别希望能夠找到更長期的數據。現在的實驗隻能觀察用10分鐘影響一個人,但是假如這個人幾十年都是這樣的想法,那他會呈現什麼樣的結果呢?怎麼才能夠找到這樣的數據呢?
她想,幾十年前一定也有人做過關于年齡觀念的研究。于是她開始搜索,後來找到了巴爾的摩老齡化縱向研究。其中有項研究持續了30多年,負責人用了38年的時間做對于老年化觀念的研究,持續對受試者跟蹤調查。她找到這個巴爾的摩研究的負責人,然後問他:“能不能讓我看看38年前的數據?”對方說:“沒問題。”
有了這個數據,她就可以對照什麼呢?她就能夠對照38年前就持有消極年齡觀念的人和持有積極年齡觀念的人到現在的區别。因為有的受試者現在還活着,所以她就去對照他們的區别。
我們直接說結論:
将他們在研究開始時的年齡觀念與接下來38年的記憶分數進行匹配,發現從一開始就持有積極年齡觀念的人在老年時的記憶分數要比持有消極年齡觀念的同齡人高30%。受試者的積極年齡觀念對他們記憶力的正面影響比其他因素(如年齡、身體健康和受教育年限)對記憶力的影響都要大。
我們要了解老和快之間的關系,主要講了肌肉的變化。
有一個叫麥當娜的修女,已經91歲了,她每年都要參加鐵人三項比賽。而且她這一生中,已經參加過350多次鐵人三項比賽(鐵人三項就是騎自行車、跑步、遊泳組合在一塊兒的體育項目)。作者說:
我發現,在18年的時間裡,具有積極年齡觀念的受試者比那些具有消極年齡觀念的同齡人表現出更好的功能性健康。這是第一次有人證明年齡觀念是影響晚年身體表現的主要因素。但我還需要确定因果關系沒有颠倒。
如果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聽到我說這麼多案例的時候就會講:“你搞錯了,并不一定是因為他們具有這樣的觀念,所以才健康,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更健康,所以才具有這樣的觀念。”這很好,因為這種質疑是來自批判性思維的。作者是畢業于哈佛大學的教授,她是懂批判性思維的。所以她找來了統計學專家來解決這個質疑。
我們首先檢查了是否存在反向關聯(是不是一個人身體好,就能夠得到“他是一個具有積極年齡觀念的人”這一結論),也就是說,受試者加入研究時的功能性健康狀況是否能夠預測随時間推移的年齡觀念。
答案是否定的。然後我們觀察了所有在剛加入研究時具有相同功能性健康分數的受試者,并重複了同樣的分析。我們确定,是年齡觀念預測了功能性健康,而不是反過來。
也就是說,這個因果關系是清晰的,确實是因為長期持有不同的年齡觀念導緻這些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不一樣,甚至連他們的肌肉都會受到影響。
作者做了一個關于老年人鍛煉的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出現了一個非常明顯的滾雪球效應。作者在社區裡面發了很多通告,希望能有老年人來配合他們進行鍛煉。這個實驗就是讓老年人在鍛煉之前受到那些積極潛意識的影響,改變他們對于年齡的看法,然後再讓他們做一些基礎的肌肉鍛煉。
最後發現,這些受到積極潛意識影響的老年人鍛煉1個月的效果,相當于其他老年人鍛煉6個月的效果。而且他們很容易進入良性循環,也就是說随着他們年齡觀念的改變,鍛煉的效果會更好,肌肉會更有力量,進而他們也會更加相信這個積極健康的年齡觀念。
有一個99歲的老太太叫莫裡納,這個老太太從她90歲開始破世界遊泳記錄。年紀越大,越容易打破這個年紀年齡段的記錄。90歲到現在99歲,9年時間裡她打破了27個世界紀錄。
她每天都會在遊泳池裡遊泳。在疫情期間遊泳池關閉,莫裡納不能遊泳了,那怎麼辦呢?她不能讓自己的肌肉等待,于是她每天上台階、下台階、走路,還會舉起幾個罐頭鍛煉手臂肌肉力量。對于老年人來講,保持充足的肌肉量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所以她99歲依然在鍛煉自己的肌肉和身體。
還有一個偏見是關于老年人受傷的問題。
過去我們認為老年人千萬不能摔跤,老年人一摔跤就很難恢複。事實上,“81%的人在他們最初的傷殘事件發生後的一年内顯示出完全康複,這些康複的人中有57%在之後的至少六個月内保持了生活自理。也就是說,大多數在嚴重摔倒或受傷後不能自己洗澡或進食的老年人最終得以再次做這些事情”。
我們對于老年人受傷的刻闆印象是,老年人一旦摔倒,就不能自理了。但實際上,一半以上的老人是可以恢複的。這也是我們對于老年人的錯誤看法之一。“較之于那些堅持消極年齡刻闆印象的受試者,持有積極年齡刻闆印象的受試者從嚴重殘疾中完全康複的可能性要高出44%。”也就是說,你自己是怎麼看待年老這件事情,你是樂觀的,還是消極的?你的态度至關重要。
有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根·弗裡曼(《肖申克的救贖》裡的黑人演員)。這個人是好萊塢的傳奇,他這一生中被傳過很多次死亡的消息,總是有人過段時間就說他死了。
為什麼呢?因為他71歲的時候,發生了一次嚴重的車禍,他乘坐的整輛車都被擠成了一團,而且那輛汽車的氣囊并沒有彈出來,所以他受了比較嚴重的傷害,身體多處骨折。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他不行了,畢竟他已經71歲了。但是自他康複以來,他又演了37部電影和電視劇,還制作了一部紀錄片,專門講述他對于年老的看法。他認為他現在依然可以拍電影,隻是為了好玩而已,他很開心地在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拍自己喜歡拍的電影。所以,老年人的身體彈性和康複能力也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那接下來我們來看看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年邁和大腦的關系。
什麼叫阿爾茨海默病呢?這種疾病的名字來源于1901年,當時法蘭克福有一個醫生叫作阿爾茨海默,他的一個女鄰居生病了,一開始是出現了失憶的症狀,然後逐漸喪失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誰,經常胡言亂語,有時候還出現暴力行為,最後這個女鄰居去世了。
這個女鄰居去世了以後,阿爾茨海默醫生對她進行了屍檢,發現她的大腦中有澱粉樣斑塊和神經原纖維的纏結,而這也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重要特征。後來人們把這種疾病叫作阿爾茨海默病。
在美國,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率很高。近600萬美國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約占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的10%。這個數字真的太大了。我們認為美國的醫療條件比印度好,但是美國的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比率比印度的高5倍。
這很有可能跟飲食結構有關,我們知道美國人吃東西普遍是高碳水、高糖的,确實不健康。但是,這跟美國人的老年觀念也有着很大的關系,美國文化中存在着對于老年人的排斥和貶低。
“有消極年齡觀念的人比有積極年齡觀念的人更容易出現明顯的斑塊和纏結。事實上,前者海馬體的萎縮速度是後者的3倍。”
阿爾茨海默病跟一個基因有關,這個基因叫作APOE(載脂蛋白E)。我們生來就會帶有不同的APOE基因類别,有人是ε3,有人是ε2,有人是ε4。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生來就攜帶ε3變異,這并不影響我們對阿爾茨海默病的易感性。我們中有10%的人很幸運,生來就攜帶ε2變異,它可以防止癡呆并促進長壽。不幸的是,在阿爾茨海默病中起作用的是ε4變異。大約15%的人生來就攜帶這種變異。這些人中隻有一半會發展成阿爾茨海默病。
也就是說,就算你是攜帶ε4變異的人,就算你的頭腦中會出現澱粉樣斑塊,也不意味着你一定會得阿爾茨海默病。
對全美5000多名老年人進行了為期4年的跟蹤調查,發現(在攜帶APOE ε4風險基因的受試者中)那些有積極年齡觀念的人患上癡呆的可能性比有消極年齡觀念的人要低47%。
他們研究了一個案例,這個案例中的受試者是一個牙買加人。這個牙買加人到了美國以後,覺得美國人對待老年人的态度實在太差了。她在牙買加這個熱帶國家的時候,大家都把老年人當成是家裡的寶貝,都很尊重老年人,而且子女跟老年人生活在一起。但是美國的老年人經常是獨居的,很多子女在老年人生命裡最後那幾天才回來,有的甚至都不回來。這個牙買加人就不能理解。
這個受試者本身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神經标志,她的頭腦當中已經出現了澱粉樣斑塊,但是她始終沒有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其他症狀。
因為她一直在積極地工作,一直在按照一個沒有患病的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所以她沒有出現任何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所以,基因是一回事,基因的表達是另外一回事。
有一句話叫作“基因負責上膛,環境扣動扳機”。也就是說,就算你是ε4變異攜帶者,你可能是阿爾茨海默病的易感人群,但你未必會出現阿爾茨海默病的症狀。
書裡有一個案例,講的是一個叫喬納森的醫生(他是阿爾茨海默病高風險個體,但認知能力未受到影響)。喬納森醫生告訴作者,“随着時間的推移,他的年齡觀念有了極大的改善。‘當我剛參加工作還是一個年輕的兒科醫生時,我認為老人有些老态龍鐘、難以自立,但是當我接觸到那些在年老時意氣風發的年長導師和同事時,這些刻闆印象就消融了。’……幾乎在他做的每一件事中都能找到樂子。”
他在年老之前就發現,老年人不是他想象中的樣子,他們很能幹、很厲害,他們快步如風,做事幹淨利落。在他老了退休以後,他發現做每件事他都能找出樂子來。
他會參加大查房……他通過向附近一所醫學院的一年級新生講授醫學診斷課程來分享他幾十年積累的知識。他還醉心于法式烹饪,在補光燈下種植稀有的蘭花,整個下午都沉浸在他不斷擴充的家譜整理工作中。他癡迷于近距攝影。早晨他會在脖子上挂着相機進行長距離的散步。
同時,他還是一個業餘的飛行員。他經常駕駛飛機在天上飛行,還拯救過失事的飛行員。可見你是可以讓自己的晚年生活比年輕的時候更豐富多彩的,因為這時候工作上的要求減少了,大家認為你該退休了,但是你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強大了。而且,喬納森還要照顧自己97歲的媽媽,他的媽媽也一樣長壽。
接下來,我們說老年心理健康問題。
我們過去有一個非常糟糕的刻闆印象,就是認為人老了以後,患上精神疾病的概率會增加,并且老年人一旦患上了精神疾病就很難治療。
但事實上,經過作者的統計、研究、分析發現:老年人患精神疾病的比例比年輕人患精神疾病的比例更低,因為老年人更容易想得開。老年人如果患上了精神疾病,往往更容易恢複,更容易變好。這個結論跟我們過去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正如眼鏡和望遠鏡能改變進入我們眼睛的光量和細節(你想想看,你戴的眼鏡決定着你能看見的細節,你用的望遠鏡決定着你的眼睛能看到的光量),我們的年齡觀念決定了進入我們身心的應激源的種類和數量。
這些應激源反過來又會對我們的心理健康産生影響。……多次接觸積極的年齡刻闆印象可以幫助老年人降低長期應激并從挑戰性事件中恢複。……我們的年齡刻闆印象與我們的身心健康有相互依存性。
巴爾的摩研究的研究人員,每過3年就會去收集這些受試者的皮質醇水平的數據。皮質醇是一種壓力激素,可以表明受試者的壓力狀況。他們堅持了30年,最後研究出來的結果是什麼呢?
具有消極年齡觀念的老年受試者的皮質醇水平在30年間增加了44%,而具有積極年齡觀念的受試者則下降了10%。
受試者的皮質醇水平數據呈現出一條向下的曲線和一條向上的曲線。如果你相信老無所依,那麼到了晚年的時候,你的壓力會越來越大,還會覺得晚年階段極其難熬,皮質醇水平可能會升高44%。
但如果你是樂觀開朗的,認為夕陽無限好,那麼你的皮質醇水平是會下降的。你們有沒有見過很多老年人過得比年輕人還悠閑?因為他覺得最美好的時刻就是現在,他的皮質醇水平就會下降,也會過得很愉快。
但是為什麼很多人覺得老年人很固執,很難被糾正,認為他們的心理問題也不用再治療了。“他已經70多歲了,你還治療他幹嗎?”很多人有類似這樣的說法。
這種刻闆印象可以追溯到弗洛伊德。弗洛伊德說人到了晚年以後,人的大腦會變得僵化,所以老年得心理疾病的患者沒辦法被糾正、治療。讓一個老年人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這個是做不到的。弗洛伊德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影響到了很多的人。
但實際上,“研究表明,在晚年,我們的情緒智力增長,花更多的時間回顧人生,對朋友有更多的夢想,并更尊重自己的直覺感受”。
也就是說我們老了以後,我們的感覺更細膩、更豐富,也更容易看得開,因為我們見到的事更多了。所以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更容易治療。老年人更有經驗、更有感知力,而且更有彈性,他沒有什麼放不下的,所以他更容易得到治療。
那麼為什麼現在老年人的心理疾病治療會成為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得不到正确的應對?原因是“(在美國)在治療老年人的治療師中,隻有不到三分之一接受過老年心理學方面的研究生培訓,超過三分之二的治療師認為他們需要并希望在這個領域接受更多的培訓”。
也就是說,在過去,整個心理治療的體系都不是針對老年人的,忽視了老年人,所以才導緻老年人的心理疾病得不到救治。現在老年人變得越來越多,我們很快也會變成老年人,這個群體的數量在不斷地擴大,應該有更多的人重視老年人心理疾病的治療。
對老年患者的心理健康問題的診斷不足或誤診,部分源于醫務人員傾向于忽視老年患者的症狀。當醫生發現患者有自殺傾向或抑郁症狀時,較之于年輕患者,他們對老年患者進行治療的可能性更低,而覺得這些是衰老的必然特征。
如果一個年輕人跟你講他想死,你會認為他是得了抑郁症,需要治療。但如果一個老年人跟你講他想死,你可能會認為他有這個想法很正常,他已經到這個年紀了,不需要再去治療了。
而實際上,這個老年人得的也是抑郁症,抑郁症是可以得到治療的,隻要你重視他,跟他溝通,他就有可能得到緩解和治療。
在前面我們講了記憶力、肌肉、大腦、心理健康,你會發現老年人在這些方面表現得都不差。
書裡有一個很感人的案例。有一個叫作迪克森·奇班達的人,你聽這個名字不像典型的英語名字,他是津巴布韋的一名精神病醫生,他學了心理學這套東西回到祖國津巴布韋去看病。
津巴布韋擁有1400萬人口,卻隻有12名精神科醫生。精神科醫生太少了,懂心理學的人太少了。有一次,他得知有一個患者埃麗卡,因為付不起去300公裡外的一家醫院的車費而自殺了。因為醫生少,所以要看病的話要到300公裡以外看,而患者連車費都沒有,就沒辦法看病,所以這個患者就自殺了。他聽了這個消息以後非常難過,就開始想怎麼才能夠解決津巴布韋的人的心理健康問題。
在隻有12個精神科醫生的情況下,怎麼解決1400萬人的心理健康問題?他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棒的主意,他說:“我突然意識到,我們在非洲擁有的最可靠的資源之一是我們的祖母。是的,祖母。她們存在于每個社區。而且她們不會離開自己的社區去尋找更好的營生。”
他想出了一個主意,教祖母們在公園的長椅上為村民提供談話治療,這是社區中一個安全而隐蔽的戶外場所。……他招募了14名沒有接受過醫療或心理健康培訓的祖母。他教她們做問卷調查,以确定來訪者是否需要更高水平的護理,還教她們在一系列45分鐘的療程中進行談話治療。
有800名平均年齡為67歲的祖母為她們的村民提供談話治療。友誼長椅的模式已經擴展到馬拉維、博茨瓦納和桑給巴爾,治療了超過7萬名各種年齡的來訪者。
了不起吧!當我們能夠重新衡量老年人的價值,我們就知道有大量的工作是老年人可以幹的。
這本書的作者在美國聲名鵲起,是因為她得出了一個研究結論。她通過對比研究得出了一個結論:
年齡觀念和壽命之間有着一個非常清晰的關聯,對老齡化持最積極看法的受試者比持最消極看法的受試者平均多活了七年半。
這項研究得到了非常多媒體的報道,讓她的生活變得超現實。有很多媒體記者整天圍着她采訪,甚至有一天她被叫去參加國會的聽證會。國會的聽證會請來了很多人,一塊兒讨論美國是不是存在老年歧視的現象,應不應該出台一些保護老年人的措施。
和作者一起參加聽證會的人中,有一個演員叫多莉絲·羅伯茨。這個老太太演過一部系列輕喜劇叫作《人人都愛雷蒙德》,她在那部劇裡邊飾演雷蒙德的媽媽。
這個老太太在聽證會上說什麼呢?她說:“晚年可以是人生中最有生産力和創造力的時期之一。在過去的100年裡,諾貝爾獎得主獲獎時的平均年齡是65歲。建築師弗蘭克·蓋裡在70歲時為西雅圖設計了新潮的搖滾音樂博物館。藝術家喬治亞·歐姬芙在80多歲時還很高産。這份名單上還有希區柯克、狄更斯、伯恩斯坦、福西、賴特、馬蒂斯、畢加索和愛因斯坦,不勝枚舉,按照目前的标準,他們都是在被認為過了巅峰期之後,創作出了個人的一些最佳作品。”
多莉絲·羅伯茨吐槽的是什麼呢?就是她現在70多歲才達到演藝水平的高峰,但在這之前的很長時間裡都沒有人找她拍戲。
像遊本昌老師,他是90歲以後突然又“翻紅”,他的思維極其敏捷。所以,人的創造力并不一定受到年齡的影響。因此,她所呼籲的是,為什麼不能夠在銀幕上給中老年人更多的機會?女演員最難接戲的年齡階段是45歲到65歲,因為銀幕上經常會出現老人,但是很少會出現中年婦女,中年婦女的影視劇角色少之又少。
作者經過這場聽證會後,發現有很多人都在重視年老這件事情,重視改造社會環境,讓老年人更長壽、更加富有活力。
作者說:“我仔細研究了一種叫作C-反應蛋白(CRP)的應激生物标志物,這是一種在血漿中發現的環狀蛋白,其水平會随着應激的加劇而上升。較早死亡的人通常有較高的CRP水平。我們對4000多名50歲以上的美國人進行了6年的跟蹤調查,追蹤他們的年齡觀念和CRP水平。
結果發現,積極的年齡觀念預示着較低的CRP,從而帶來了更長的生存期。也就是說,積極的年齡觀念在生物層面上提高了抵抗和應對應激的能力,從而對長壽産生影響。”所以,樂觀積極地看待年老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在過去的120年裡,我們的預期壽命增加了30年。……在過去的160年裡,預期壽命每年穩步增加3個月。”而且我們今天的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所以你每多活1年,就有可能産生更多新的醫療技術,使得你再多活3年,然後你就能活得更長。
有一個老年醫學專家托馬斯·珀爾斯講過一句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他說,人不是越老越不健康,而是人越老就越健康。他說:“我們在百歲老人身上觀察到,要想活到更老的年紀,你就不能在一段時間内一直生病。你必須慢慢變老,或者避開與年齡相關的疾病。”也就是說,能夠活到100歲的人,都是非常健康的人。
90%的百歲老人在90多歲時還是功能性獨立的(他們是可以自己走路、買菜、做飯的)……大多數110歲以上的超級百歲老人,在100歲時還能獨立生活,很少有人患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
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好好保養自己,從現在開始不抽煙、不喝酒、不生氣、不熬夜,然後每天快快樂樂地從事創造性的活動,并且鍛煉身體,相信我們也能夠活到90歲,甚至100歲。
給大家看一組圖案:
這兩個圖案的中間都有一個淺藍色的圓,請問這兩個圓相比,哪一個圓更大?即便你知道答案,我相信你可能也會覺得右邊這個圓看起來更大,對嗎?
但事實上,如果你拿尺子量一下的話,你就會發現這兩個圓一樣大。這就叫作視錯覺。視錯覺說明什麼呢?就是人在判斷一件事的時候,會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
就像這兩個圓如此之明顯,但是告訴你答案你都不一定能看出來。于是作者就想,我們會不會受到年齡觀念的影響,進而改變我們的感覺?比如,我們的聽力會不會受到這樣的影響呢?
作者就想,這能不能延伸到關于年齡觀念對感官的影響這項研究上呢?于是他們開始在聽力方面做研究。這本書裡邊列舉了很多到了晚年階段才創作出偉大作品的音樂家。
音樂領域充滿了越老看着越優秀的表演者。比如82歲的唱作人梅維絲·斯特普爾斯,她在晚年發行了創銷售記錄的流行專輯,或者作曲家埃利奧特·卡特,他在90歲時重新煥發了創造力,一直持續到他103歲去世。……老年音樂家在嘈雜的環境中聽力比非音樂家好40%,平均年齡70歲的音樂家的聽力和平均年齡50歲的非音樂家一樣好。
也就是說,如果你願意保持良好的聽力,這個想法本身就可以幫助你的聽力變得更好。
變老的感覺如何呢?有人描繪說:“從未如此流光溢彩。”
變老依然可以讓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聽力是我們衆多感官中的一個,那麼與此相關的,人在晚年的創造力又如何呢?人到了晚年以後,是不是會變得更加保守、更加沒有創意、更加沒有創造力?
有時候,很多領導在招聘公司員工的時候就說:“哎呀,招點年輕人,年輕人更有活力。”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作者提到,有心理學家經過調查發現,“随着年齡的增長,射中靶心與總射擊次數的比率是保持不變的(這是一個比喻)。換句話說,創造性工作的質量在我們的一生中保持不變。”
米開朗琪羅做了兩次《聖母憐子》的雕塑,這中間隔了50年的時間。他年輕的時候做過一次,50年以後,也就是70多歲的時候又重新做了一次。
在第二尊《聖母憐子》中,馬利亞撐起耶稣時顯得心煩意亂;她無法獨自做到這一點。老人在幫助她。也不是隻有她一個人在受苦——他們的造型從身體上和情感上都交織在一起。這是對愛和悲傷的一種更溫柔、更人性化的表現方式。
米開朗基羅到了晚年依然能夠超越自己。還有很多藝術家、音樂家,都在晚年的時候發起對自己的超越。
許倬雲在93歲寫了《經緯華夏》;日野原重明在104歲寫了《活好》;常沙娜在93歲寫了《花開與敦煌》。這些作品都是他們在90歲以後,甚至100歲以後創作出來的,所以人在晚年階段也依然可以保持創造力。
接下來,我們要了解什麼叫作年齡歧視。
畢竟這本書的目的就是讓我們減少年齡歧視。我們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個著名的記者叫伯恩斯坦,他因為揭露“水門事件”而獲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但是我們不知道的事情是,伯恩斯坦在揭露“水門事件”之前還采訪了巴特勒。
巴特勒寫了一本書,叫作《為什麼生存?美國人的老齡化》,在書中巴特勒給年齡歧視做了一個界定:“由于老人的年齡而對其進行系統性刻闆印象或歧視的過程就是年齡歧視。”
作者通過對4億個經常在報紙和雜志上出現的單詞的統計(這是語義的統計方法),表明在過去200年間,人們對于老年人的歧視變得越來越嚴重。
随着物質條件的不斷提高,随着廣告、電影、電視、短視頻不斷侵入我們的生活,人們越來越容易傳播那些媚俗的形象,比如歧視老年人或者嘲笑老年人,這能夠帶來流量、廣告費,甚至是“大生意”,因為這符合人們對老年人的刻闆印象。
你要知道,如果你要在大衆面前講一些不符合大家刻闆印象的事情,這是需要冒風險的。我為什麼經常被罵?因為我講的很多東西跟很多人的共識不一樣,所以我就會被罵。
如果你想要在公衆面前讨喜,你最好是拿公衆樂于開玩笑的人開玩笑,最好是用公衆熟悉的方式開玩笑。所以在過去的200年中,年齡歧視這件事變得更嚴重了。
“這種距離感的表現形式有:避開老年人常去的地方,以及心理上通過刻闆印象将老年人非人化。”比如說,我們現在在網上經常看到的一個熱門話題,叫作“是老年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這就是一種非常典型的年齡歧視。
有很多人不理解,他就會說:“那我看到就是這個老人家在幹這樣的壞事,難道我還不能罵他嗎?”我想說:“有沒有年輕人也幹類似的事呢?有沒有年輕人幹更糟糕的事呢?”肯定是有的,但是我們沒有人說30歲的人怎麼樣,40歲的人怎麼樣,我們隻把老年人單獨提出來,然後說是老年人在幹這樣的事。這就是典型的年齡歧視。
正确的說法應該是“這個人在幹這樣的壞事”。你不能夠把“幹壞事”歸結為一種老年人的通病和現象,因為沒有數據能夠證明老年人犯罪的人數更多。“它(年齡歧視)經常在我們意識不到的情況下運作。因此,即使人們認為自己是不偏不倚的,他們實際上也可能在進行年齡歧視。”
那是什麼在推動年齡歧視呢?除了大衆的感覺之外,還有一個方面就是從中獲利的人的助力。有誰能夠從宣傳老年人的刻闆印象中獲利?“這些企業包括抗衰老産業、社交媒體、廣告公司,以及那些以制造對衰老的恐懼和老年人不可避免的衰老形象為生的公司。這些企業每年共産出超過1萬億美元。”
你想想看,假如年老不是那麼可怕的一件事,你還會花那麼多錢去抗衰老嗎?你還會花那麼多錢去美容、吃保健品嗎?我必須讓你害怕年老,這樣你才會花很多錢。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推動力。
現在的社會出現了年齡隔離現象,而這在過去是沒有的。以前都是跟老人住在一起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時候家裡都住着老年人。然而,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
在1850年,70%的美國老年人與成年子女一起生活,11%與配偶生活或獨居;到1990年,隻有16%的美國老年人與成年子女一起生活,70%與配偶生活或獨居。……1991年,一個英國兒童有15%的機會住在一個65歲以上的人附近;今天,這個比例已經下降到5%。
也就是說,老年人居住的地方跟子女越來越遠。
那我們該如何戰勝年齡歧視呢?
這本書的作者建議:
“第一,當我們遇到消極的年齡觀念時,在個人層面上與之對抗;第二,與在這些觀念基礎上運作的社會機構對抗。”那我們具體該怎麼做呢?我們來看看作者的号召,她提出了一個解放思想的方法——ABC方法。“ABC方法”是指什麼呢?
A:提高意識(Awareness),就是提高你對年齡歧視這件事的警覺性,因為我們不小心就會流露出關于年齡的歧視。
B:歸咎(Blame)于恰當的對象。就是說你要正确歸因,比如你的腳扭傷了,你不能把這件事歸咎于你年齡大,而是要歸咎于你沒有熱身。
C:挑戰(Challenging)消極的年齡觀念。
這就是ABC方法。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地講一下ABC方法。首先,意識始于内心。就是我們要樹立一種健康的年齡觀。我們需要從内心去調整,對老年人說話,不要叫寶寶,不要說“寶寶乖,你今天表現真好”這樣的話,這是對老年人的幼态化。實際上,你要尊重他。
然後,我們應該在内心當中建立一個形象組合,單一形象是不夠的。比如說你腦海中隻有一個人,你在腦海中隻想象這個人,說“我要向韓美林這個人學習”。一個人的形象隻代表一個側面,比如說創造力。你應該産生一組群像,比如說創造力很強的人,體力很強的人,社會公益能力很強的人,表演能力很強的人,仍在産出作品的人……多想一想我們剛剛講到的這些了不起的老人家。
你要把這些有各種優點的人組成一個形象組合,這有助于減少你對老年人的偏見。遇到這些偏見的時候,你要提醒自己這是偏見。
要相信年齡的多樣性,不要自欺欺人。什麼叫年齡的多樣性呢?就是65歲的人可以完全不一樣,75歲的人也可以完全不一樣,90歲的人也可以完全不一樣,因為人和人不會完全一樣。
但是當我們頭腦中沒有這種年齡多樣性的想法時,我們一想到90歲,就會覺得人到90歲都是一樣的,或者會覺得人過了80歲都是一回事,都是走下坡路。如果你有這樣的消極想法,那麼你的身體也會跟着一塊兒垮掉,因為我們的身心是一體的。所以我們不要自欺欺人,而是要相信未來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是跟别人不同的。
第二件事就是歸因要對。比如說,你在河裡邊發現有人落水了,你趕緊把他救起來,救了一個人上來之後,又發現有人落水了,又救一個人上來,然後發現這條河裡不停地有人落水,你一個勁兒地在河邊救人是救不完的。這時你要想想看,之所以有這麼多人掉進水裡邊,很可能是因為上遊有人在做壞事,可能上遊有一個壞蛋正在不停地把人往河裡推。
所以你最應該做的并不是從水裡撈人,而是去上遊把那個壞蛋解決掉,讓他不能再推人下河。所以,我們應該歸咎于30多年前的那個年齡觀念,應該去改善他們的年齡認知,這才是良好的歸因方法。
作者說:“大多數關于老年健康的書都建議把重點放在吃好、減少應激和鍛煉等方面。雖然這些行為對健康和長壽都有幫助,但從長遠來看,把這些行為作為目标往往是不成功的,有時甚至會适得其反。”
很多人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很多老年人的聊天群裡,能夠看到這些上了年紀的叔叔、伯伯、阿姨們整天在交流什麼。“老年人一定要注意防摔倒”“老年人要多吃什麼什麼”……他們經常說,我們現在别的啥都不考慮了,就考慮養生。這就是典型的隻考慮這幾件事,但事實上這是一個片面的年齡觀念。
那麼老年人到底需要什麼呢?老年人可能需要參與感,他需要做事,需要成就感,需要充實的生活,而不是一天到晚琢磨今天吃得怎麼樣。因為如果隻是想自己吃什麼,那麼他吃完了以後就沒事情幹了,每天就隻能等着下一頓飯。這反而不是正确的應對方法。
麥當娜講過一段話,她說:“人們總是拿這樣或那樣的理由試圖讓我消聲……現在的理由是我不夠年輕。現在我正在與年齡歧視做鬥争,現在我因為年滿60歲而受到懲罰。”
跟她說過類似的話的人,還有羅伯特·德尼羅。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不讓我們演出?為什麼不給我們更多的機會?”
香港歌星林子祥,他70多歲出來開演唱會,依然活力四射,唱得聽衆熱淚盈眶。人生就是應該這樣,不要相信自己成了一個在養老的人,我們永遠都具備屬于自己的創造力,我們永遠都可以被這個社會所需要。所以我們需要去做事,而不是單純地保養好自己。
第三步就是挑戰。如果你遇到了年齡歧視的問題,希望你能夠大聲地說出來,指出這些不對的地方。而且,不要拿年齡作為新聞的噱頭、作為标題。
因為對老年人發起的攻擊是很容易形成新聞熱點的,它符合人們對于老年人的刻闆印象。但是具有批判性思維的人不應該參與這樣的讨論。還比如對漂亮的女孩的攻擊,我們也不應該參與。
人類曆史上針對漂亮的女孩的言論攻擊非常多,這種言論攻擊符合很多人對漂亮女孩的刻闆印象,但是這是不公平的,這都是各種各樣的歧視。
作者說現在有一場社會運動正在席卷西方社會,她希望西方社會能夠向中國和日本學習,能夠更加尊敬老年人,能夠給老年人更多發揮餘熱的空間,即便他們不熟悉“發揮餘熱”這個詞。
最後,作者總結了一系列的對老年人的錯誤的刻闆印象,這些話作為對于全書的總結還是非常重要的。
1.“‘老狗學不會新把戲’這句俗語說明老年人沒有學習能力。”這是錯誤的,因為老年人的學習能力非常強。2.“所有的老年人都會癡呆。”這是錯誤的,絕大多數老年人不會癡呆。3.“老年人的健康完全由生物學決定。”這是錯誤的,其中75%是由行為決定的。4.“老年人弱不禁風,他們應該避免運動。”這是錯誤的,大多數老年人不會由于運動而受傷,反過來,老年人因為不運動才更容易受傷。5.“大多數老年人患有無法治療的精神疾病。”這是錯誤的,老年人更不容易患精神疾病,而且更容易被治療。6.“老年員工在工作場所沒有效率。”這是錯誤的。“老年員工因病請假的天數更少,受益于經驗,有很高的職業道德,而且常常有創新精神。”7.“老年人是自私的,對社會沒有貢獻。”事實是:“老年人經常在允許他們對社會做出有意義貢獻的崗位上工作或做志願者。他們是最有可能回收廢品和進行慈善捐贈的年齡組。在老年時期,利他主義的動機變得更強烈,而自戀價值觀的影響在減弱。老年人經常思考自己能給世界留下何種遺産,想要為後代創造一個更好的世界。”8.“認知能力在老年會不可避免地下降。”這是錯誤的,老年人的認知能力依然能夠保持,甚至可以被突破。9.“老年人是糟糕的司機。”事實是:“涉及老年司機車禍的絕對數量很少。他們更有可能使用安全帶并遵守速度限制。此外,他們不太可能在開車時發信息、酒駕或開夜車。”10.“老年人缺乏創造力。”事實是:“創造力通常在晚年延續甚至提升。”11.“老年人難以跟上新技術。”事實是:“老年人擁有适應、學習和發明新技術的能力。四分之三的50歲及以上的人經常使用社交媒體。”12.“老年人不會從健康行為中受益。”不對,事實是:“戒煙的老年人在幾個月内肺部健康就會得到改善。同樣地,克服了肥胖症的老年人的心血管健康也會得到改善。”13.“老年人不能從受傷中恢複。”錯了,事實是:“大多數受傷的老年人都顯示出恢複迹象,有積極年齡觀念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完全恢複。”
幾乎每一個人都對自己的老年生活有着各種各樣的擔心,而這些擔心從産生開始就在影響着我們的身心健康。
因此,希望大家能夠重塑對于晚年的印象,消除這個社會的年齡歧視,讓更多人能夠更加開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力釋放出來。
随筆/恒之馨(整理)
- 上一篇 清平樂
- 下一篇 萬曆帝幾十年不上朝的秘密?李成梁扶持努爾哈赤有什麼錯?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