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窮人會更窮,富人會更富?
很可能你已經陷入“稀缺陷阱”而不自知,想象一下現在正值暑假,你中午吃完飯剛要休息,收到了家長群消息明天孩子開學,大腦突然閃現新學期的學習用具還沒有買 ,于是趕緊去市場購買;吃過晚飯剛要刷刷視頻,突然想起明天給老闆彙報的材料還沒有準備好,于是你打開電腦一直忙到淩晨1點,終于把老闆要的材料趕工完成了。
然而,這些事情你有很多時間去處理,但是缺拖到了最後一刻,拖延症的患者永遠沒時間。
工作上陷入稀缺陷阱,你會整天忙于瑣事不能脫身,一直處理緊急的事情,騰不出時間進行思考和規劃,更沒有時間去做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同樣時間的付出産出大打折扣,時間上陷入了惡性循環,從此晉升、加薪與你漸行漸遠…
而富人有一定的餘閑,可以擺脫瑣事的困擾,把時間投入到最重要的事情上,産出自然天壤之别…
如果你也有相似的困惑,你應該好好讀讀“稀缺”這本書,經濟學家穆來納森和心理學家沙菲爾用心理學的實證研究重新解讀了經濟學的核心概念“資源稀缺”,發現貧窮和忙碌并不是簡單地因為缺少金錢和時間,而是一種心态和能力的匮乏。看過此書相信你也可以逐步擺脫“稀缺”,掌控自己的“餘閑”。
“稀缺”是一個心理問題而不是資源問題,這是一個奇妙且深刻的視角。稀缺會俘獲一個人的大腦,使他過于關注稀缺的對象從而失去正常的判斷力,這恰恰會導緻稀缺狀态進一步惡化而不是使它得到改善。因此,真正可怕的不是資源的稀缺,而是俘獲我們大腦的稀缺心态。
為什麼稀缺的心态讓我們無法擺脫稀缺?因為處于稀缺中的人們,其心智容量和認知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從而導緻其行為習慣于應付匮乏。
個人如何擺脫财務困境,組織如何重獲時間,社會如何幫助窮人?《稀缺》以獨特的行為經濟學視角,不僅從理論上開創性地分析,而且提供了大量心理與社會實驗小案例,有力地支撐了擺脫稀缺之道。
個人非常希望此書,其中的理論可以指導我們的日常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希望此書也能幫助你開啟新的人生大門!重新掌控自己的人生!
- 上一篇 憂傷
- 下一篇 你所擁有的隻是你的靈魂
添加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