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7堂課,讓你的寫作能力快速進化

有人問,登山家為什麼要登山?英國登山家喬治.馬洛裡回答說:因為那座山峰在那裡。作家王小波曾談到他為什麼寫作時候,回答說:我相信我自己有文學才能,我應該做這件事。西班牙作家博爾赫斯也說過:我寫作,是為了讓光陰的流逝使我心安。

寫作,即是用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創造性的腦力活動,是寫作者的知識、感情等多種素質條件的綜合體現。卡夫卡在《地洞》中的一段重要自白:“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帶着紙筆和一盞燈停在一個寬敞的閉門杜戶的地窖裡面的一間裡……然後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細嚼慢咽,緊接着又開始寫作,那樣我将寫出什麼樣的作品啊!我将會從怎樣的深處把它挖掘出來啊!”對于卡夫卡來說,寫作更象征着一種與世俗化的外部世界的生活相對抗的理想化生活方式。

很多人都喜歡寫作,對于寫作,通常我們的做法都是拿到題目就寫,總想着一蹴而就,但寫着就寫不下去了,或者是想法太多不知道從而說起,導緻最後文章難以讓自己滿意,更不要提通過寫作賺錢了。

杜拉斯在《外面的世界》當中提到說法國人人都在寫小說,可是隻有百分之一的作品可見天日。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不知道區分什麼是具有普遍意義的寫作,什麼是家庭回憶的談資。他們無法使自己的作品具有一種普遍的意義”。

《寫作7堂課》以7堂課的形式,系統總結了寫作常用的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複盤式寫作。内容可操作性強,從如何搭建文章框架,到如何搜集與整理素材,都用實例展示了大量的操作細節,能切實引導讀者通過提升寫作能力打造自身的職場核心競争力,在人才競争的環境中脫穎而出。

...

碎片化寫作,寫出好文章

在日本文壇,村上春樹可謂是個别具一格的作家。其文風異于他人,行事也是如此:很少與外界往來,不愛抛頭露面。生活非常有規律:早上5點起床,晚上10點就寝。每天寫作4個小時,長跑10公裡。如此這般,堅持了三十年左右。而曾經創作過上百部作品的約翰·克雷西,也是堅持每天不間斷創作,在早餐之前就要完成大約兩千字。

在現代職場,想做的事情太多,時間又太有限,總的趨勢就是時間越來越碎片化。我們沒辦法如同職業作家那般去創作,我們更多隻能利用的是生活當中的碎片化時間。

一天當中也有很多碎片化時間,比如說上班路上、下班路上、等開會、排隊吃飯、午睡前甚至上洗手間。其實,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片段的碎片時間,去積累一些素材,記錄一句金句,找到一個寫作的主題,完成一個寫作的大綱。

秋葉大叔分享了他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的一些小技巧,以及在碎片化中需要注意的地方:及時記錄,給碎片化場景制定目标,如何在碎片化時間專注等等。

...

秋葉大叔給出的具體辦法就是:

1、一有靈感馬上記錄

2、抽時間把靈感變成提綱

3、平時注意積累寫作框架

 “碎片時間管理的重點不是管理時間,而是管理單位時間内的目标産出。”養成良好的碎片時間利用習慣,加上碎片化時間寫作的刻意訓練,一旦寫作靈感出現,我們就可以快速選用其中某個框架列提綱、添素材、修改成文。這些都可以利用碎片時間來逐步完成。

觀察與閱讀,讓你的寫作靈感源源不斷

魯迅先生說過這樣一句話:“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練習,此外并無心得或方法的。”魯迅先生說的“多看”,我想就是對生活中的事物要仔細觀察,多看看;同時,還要多讀書,多看報。魯迅先生講的“練習”,指的是勤動筆,經常進行寫作訓練。這個多觀察、多讀書、勤動筆,就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辦法。

比方想寫雜文,那麼魯迅的文章你就一定要看;比如你想寫育兒方面,那麼年糕媽媽的公号文、六媽羅羅的公号文就可以多浏覽一些;比如想寫勵志文章,那手邊一定不能少了大冰、劉同等人的作品。無論是知名作家還是互聯網上的優秀作者,你都可以把他們當成自己的模仿教練,從中學習到精華,使自己變得更好。

靈感源于生活,多留心周邊的平常的東西和事物,打破思維定視和局限,比如散步或者花點時間去公園觀察,看看你能發現什麼。也許你會看到溝渠旁邊盛開着一束玫瑰,或者公園的長椅上有一雙全新的運動鞋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你故事的良好開端。

...

還可以在與寫作鄰近的藝術領域尋找靈感來源,比如音樂與繪畫,不要局限于他人的解讀,而是全憑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從你的朋友或家人的口中聽到的故事,你把這些故事放到不同的年代背景中去印證。

《寫作7堂課》中推薦了一種叫“排版運營工具”運營導航,其中有一個導航欄叫“熱點探索”,裡面今日發生的很多熱點新聞。

好的靈感通常不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出現,而是會在你工作時、娛樂時、吃飯時、約會時,或者讀書時随機地閃現。遇到好的點子,你應該立刻記錄下來,用于儲備。隻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不斷去思考去感知,你會發現有很多事情都可以成為寫作的來源。

通過寫作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

《寫作7堂課》系統總結了寫作常用的方法——框架式寫作、複利式寫作、碎片化寫作、聯機式寫作、結構化寫作、清單式寫作和複盤式寫作。

比如框架式寫作,是可以解決你輸出積累的問題,擁有某個領域知識框架,你就可以用這個領域的知識探讨和這個領域相關的所有話題,你在一個領域内的知識點越多,你可以寫的深度話題也越多;同時也讓你的寫作成為你在某個領域持續積累的武器。

還比如說結構式寫作,可以解決你有話題,有素材,但不知道怎樣組織的問題,用提綱帶着你填空,一步步寫下去。先完成再完美。

還比如說複盤式寫作,更能良好的解決你看到好文章,如何去學習别人寫法的問題,這些複盤往往形成到你的寫作知識框架裡面;當然也包括你寫出爛文章,如何檢讨改進方案的問題,這些教訓往往形成到你的寫作檢查清單裡面。

...

“知識體系”并不神秘,簡單來說,它隻是通過一定的方式,将我們腦海裡的知識,連點成線、組成一種網狀結構。搭框架的過程也是梳理寫作思路的過程,思路順了,寫起來才會“下筆有神”。一條魚,魚骨有了,魚肉填充上了,才是一條鮮活的魚,吃起來才會有滋有味。

《寫作7堂課》适合希望提升自身軟實力、培養核心競争力的人士閱讀。希望大家閱讀的同時,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适合自己的寫作模式和方法,創造精彩的文章吧。

添加新評論

暱稱
郵箱
網站